[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4529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识别(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 析一 学生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什么是心理健康?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 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 佳的状态 v心理健康的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心 理 异 常 判 别 标 准经 验 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 统计学标准 1,以经验作为标准v一 当事人自己的主观经验,他们感到忧郁,不 愉快,或自己不能自我控制某些行为,从而寻找 帮助。v但也有某些患者则由于坚决否认自己是“

2、不正常” 而正好作为其行为异常的标准。v二是指医生或咨询员根据自身的活动经验来判别 正常和异常2,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v正常或异常是与社会常态的比较而言的v人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人的行为必须 符合社会的准则,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v这一标准随社会环境改变而改变 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v出现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常态人身上是 不存在的v不少心理障碍并没有明显可查的生物学病因v心理异常现象常常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身机能 的障碍 4,统计学标准v 这一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v一般心理特征的人数频率多为常态分布,居中间 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确定一个 人

3、的行为为正常或异常就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 离平均值为依据v许多异常心理现象在常人身上也有多少表现,但 不象病人身上那样增强v总之,在心理异常的判别上,实难找出 一个十全十美的、客观而又一致的标准v所以判断心理异常需要参照多个不同的 标准学生心理问题判别时的注意事 项v1、中小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及发展变 化规律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 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 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认为 是多动症。v2、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 轻率下结论不可轻率判断学生是“弱智”、“变态”,或者断 定是某种心理异常心理正常与异常没有明确的界线v3、全

4、面了解学生状况才可做诊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情况,了解 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及性格 ,还要了解学生的过去经历、家庭情况及人际 交往情况运用观察、会谈、调查、心理测评、作品分析 、家访等多种方法去收集资料v4、在判别时要防止几种偏差错误诊断心理障碍把心理问题当成生理问题把个性品质不良当成心理问题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行为问题二 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类别1、品德问题行为 2、心理问题行为 3、学习问题与障碍1)一般适应性问题 2)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3)其他(一)品德问题行为v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 行为,主要表现有:v1、逃学v2、离家v3、偷窃v4、施暴v5

5、、恐吓、勒索v6、抽烟、吸毒v7、参加不良组织v品德不良和心理问题品行不良不一定完全由心理问题引起品行不良通常和心理状况有相关品行不良通常和人格结构、自尊水平互相影响上面三者通常和低成绩有相关v心理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情 绪或行为的异常(二)心理问题行为纯白浅灰深灰纯黑健康状态 一般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无需干预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1 一般适应性问题v主要指学生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 或在适应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 的暂时性的情绪和行为的紊乱或失调 。其主要表现包括:v(1)自我概念欠佳主要是低自尊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不能正确地认 识自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

6、、消沉、 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等。v案例:v马某,女,初一学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 生,班干部。体型较丰满,总担心自己的体 型不太好,曾私下反复问老师:“老师你说 我很肥吗?同学都叫我肥妹,我真的很难看 吗?我要减肥吗?”平时总感到自己这也不 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别人,情绪特 别低落,总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v(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的 紧张或敏感,导致情绪的孤独、压抑和无助, 并出现行为的离群、孤僻等。v案例1:vE,女,17岁,高一学生。因为与同学产生误 会,进而发生矛盾。后来主动想化解矛盾,但 遭拒绝,心里很苦闷。以后发展到怕别人议论

7、 ,怕别人说自己,有时总觉得别人都误解自己 ,在说自己的坏话,很敏感。刚开始还与人争 论,后来放弃了争论,变得很消沉、沉默寡言 ,上课也没有积极性。整个人由原来的开朗, 变成现在的消极被动、自我封闭。前后判若两 人。v案例2v某初二男生,在一大城市寄住祖父母家上学 。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 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 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 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 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 学业,回农村父母身边。v(3)性偏差行为广义的概念:学生不能很好地面对 自身的性生理的发展与成熟,导致性 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如性别角色

8、紊乱 、性意识困惑、过度手淫,以及其他 不良的性行为等。狭义的概念:性偏差行为又称性心理 障碍或者性变态,是以异常行为作为 满足个人性冲动,其共同特征是对常 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 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当已 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 。v常见的性心理障碍有:性行为对象选择异常的:恋物癖、恋 兽癖、恋童癖等性行为方式异常的:窥阴癖、露阴癖 、摩擦癖、电话秽语症等其他还有易性癖等v案例:v张某,男,二十一岁。上高中时有一次无意间闯入 女厕所并看到女生如厕的情景。当时他虽然连声抱 歉地退了出来,可一种兴奋感却始终在脑中挥之不 去。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克制不住自己,接二连 三

9、地重复起“误闯女厕所”的“误会”。但时间一长他 开始发现,这一次次的“误会”越来越难以满足自己 了,于是他开始了在女厕所内的“守株待兔”,这种 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大学。终于有一天,他的这种行 为被人发现了,学校给了他严厉的处分并且声明再 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要开除他。他本人也深知不应 该这样做,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v(4)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出现的性格缺陷 ,例如偏执、攻击、依赖、孤僻、胆 怯、嫉妒、多疑等;以及学生的某些 不良行为习惯,如刻板行为,吸吮手 指,习惯性抽动,遗尿等。v案例:v小金,男,11岁,父母离异,父再婚。目前 随父与祖父母,新妈妈同住。小金聪明,反 应快,领悟力

10、强。父母不和,老人娇纵,小 金爱偷懒,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幼儿园时 就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上小学后更加频繁。 常常找各种借口不去做操,留在教室里翻别 人的书包,找到钱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藏在 各种角落里,有时甚至拿老师的钱物。如果 老师同学找不到足够的证据他决不认帐。2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v主要指一些中度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官 能症、变态人格和心身疾病(1)神经官能症v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癔 病、神经衰弱等。v焦虑症的焦虑与一般性焦虑的区别:1、一般人的焦虑具有明显的原因,而且随着情景 的离开,焦虑体现也随之消失。焦虑症的焦虑体 验是弥散性的、持久的,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 具体而

11、固定内容。2、一般人的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焦虑情景或事 件的性质、强度相符合。焦虑症的焦虑程度与诱 发焦虑的事件极不相称。3、一般人的焦虑较少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而焦虑 症常有。v案例:考试焦虑v患者,女,16岁,中学生。患焦虑症两年。她父母 说,孩子常常感到疲劳、焦虑,进入重点中学后,变 得更加严重,甚至孤僻,并伴有记忆力下降的现象, 学习成绩也退步了。最怕考试,最怕将成绩给别人看 。大凡考前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内心慌 乱,不能集中注意,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 信心,智力活动效果下降。随着焦虑反应的持续往往 引起生理的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 ,恶心,食欲不振,手脚

12、发冷等症状。而生理上的症 状又可导致健忘,失去学习兴趣和生活情趣,进而更 加焦虑起来。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强迫表象强迫意向强迫恐惧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对立观念屈从性强迫动作对抗性强迫动作v抑郁症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 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 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 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 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 越很显著。其特征是悲伤自尊心低下、注意力

13、不集 中和其他相关的症状。v案例:v徐男,19岁,某中学高二学生。解放后的历次政 治运动中,亲人中大部分受过冲击,受迫害致死3人 ,父亲在“文革”中因受冲击患精神分裂症。自己从小 觉得受歧视,小学时听邻居说:“这孩子可怜,爸爸 是精神病”,即产生见不得人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 我这样不幸的人”。进入初中,认为父亲有病是“家丑 ”,不让他参加家长会,由于徐学习不好,一老师 经常罚他,并封他为班上“第2号呆子”,他非常恨该 老师,同时更感到自卑。初二时,他得了慢性肾炎, 休学一年;回校后成绩仍差身体一直不好,不能 像其他男生那样生龙活虎,渐渐觉得自己离班级、同 学越远。随着年龄增长,看到同学各有所

14、乐,更觉自 己无用,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又认为周围的同学、 老师等都是小市民,无法理解自己。身体状况也无改 善,腰酸、背痛、头晕、头痛及乏力,但不愿去医院 检查治疗。 v恐怖症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 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 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 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 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 以控制而反复出现。v社交恐怖症案例:v李吉从小就是乖孩子,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 的工作。他28岁的一天,一位老友受父母之托为 他约了一位条件不错的姑娘见面,他在百般推辞 后终于拗不过去赴了约。一见到姑娘,李吉突然 产生了

15、一种莫名的恐怖感,并且心慌,头晕,发 抖,他失去了往日风趣的谈吐,还没有说上几句 话就借口有事仓皇逃走了。事后,李吉对自己的 反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反思自己,他回忆起在 十几岁时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初中一年级,当一 位女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也是同样地感到心 慌气促而红着脸跑掉了,并且从那以后他总是有 意无意地和女性保持距离,避免单独接触 v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明显的 精神因素, 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 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 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 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 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

16、情感丰富、 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具有癔病性格 特点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v群体性癔病案例:v2005年4月14日,某中学发生疑似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首发病例于12日在学校食堂就餐后,自觉身体不适 ,于当日22:00左右,同宿舍有3名学生出现腹痛、腹 胀、恶心、头痛。次日上体育课时,上述学生请假。 体育老师向学校领导报告后,学校怀疑食物中毒,遂 对全校各班级进行调查统计,共有54名学生出现腹痛 、恶心、头痛症状(其中部分学生未在食堂进餐), 由教师带至卫生院就诊。经对可疑食物和水源进行检 验,无异常发现。病例经对症处理和心理疏导后,除 2名学生病情较重,需继续诊治外,其余学生当日已 全部恢复健康,无新发病例。v神经经衰弱由于某些长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脑 功能活动过动过 度紧张紧张 ,从而产产生了精神活 动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临床特点是易于 兴奋兴奋 又易于疲劳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 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 感素质质或不良个性。 v案例:v黄某,男,16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