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 (NXPowerLite)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2676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塘养鱼 (NXPowerLit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养鱼 (NXPowerLite)(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黄志秋毛泽东曾说过:“三山六水一分田,渔业大有可为。” w成鱼也称食用鱼,是指作为食品供应消费市场的 鱼类。w饲养要求是缩短生产周期、高产、均衡供应市场。w我国池塘养鱼主要技术措施:水、种、饵、密、 混、轮、防、管。 w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w1、明确地指出水、种、饵是养鱼生产的三要素。 2、选用食物链短或较短的植食性、杂食性鱼类为 主要养殖对象。w3、饲养上实施混养、密养,投饵施肥,轮捕 轮放等措施。w4、管理上强调科学管理,进行综合养鱼(以 渔为主,综合经营)。第一节 鱼种放养 一、成鱼池的条件与准备 1、成鱼池的条件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水源充足且注排水方 便;交通方便;有电源

2、,便于安装渔业机械。 按目前生产水平,食用鱼的池塘一般以10亩左右较 适宜,水深一般以2.53m较合适。 池塘池形整齐,池埂较高较宽,以长方形为好,长 宽比为2:1或5:3为宜。 土质最好为壤土,黏土次之,沙土最差。池底有 510cm厚的淤泥,便于肥水。 池底最好为龟背型,其次为倾斜型,锅底型最差。 要留出一定土地用于种植饲料作物。2、鱼池清整成鱼饲养之前,也要进行药物清塘,清塘的要求与鱼苗池清塘要求相同。3、施肥在投放鱼种以前,先施基肥。宜尽量选用有机肥料,同时基肥中增施无机磷肥。二、鱼种的规格与放养时间 用于成鱼生产的鱼种应该品种纯正,种类 齐,数量充足,规格全且合适,体健无伤(一)养殖周

3、期养殖周期(或称养鱼周期)是指饲养鱼类 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最佳养殖周期,主要是根据饲养鱼类在各 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气候条件、鱼类 的生活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密度、饵料 的丰歉与质量、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决定。即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最经济 地获得有价值的食用鱼。我国淡水养鱼业,养殖周期一般为13年。大水面养殖,饲养密度较稀,水体水质良好,养 殖周期往往为2年(即一年从池塘中养成大规格 鱼种,第二年在天然水域养成食用鱼)。长江流域的池塘养鱼业大多数采用2年或3年的养 殖周期,其中:鲢、鳙、鲤、鲫为2年,草鱼 、 鲂鱼为2年或3年,青鱼一般需要34年;珠江流 域年平均气温较高,

4、鱼类的生长期比长江流域长 ,在池塘养鱼中各种鱼类的养殖周期比长江流域 短0.51年;相反,东北地区则长0.51年。影响养殖周期的原因:一是温度。二是高密度精 养条件下,鱼类生长还受环境条件的严重制约。+缩短养殖周期的措施: +1、在湖泊、水库、海湾等大水体中发展网 箱养鱼,增加投饵量。 +2、发展工业化养殖。建立人工小气候,为 鱼类提供生长的最适温度和良好生活环境。+3、提早繁殖鱼苗,延长其生长期。+4、提供最佳适口饵料和应用配合饲料,促 进鱼类快速生长。+5、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的养殖鱼类。+6、加强病害防治,改革养殖旧工艺,推广 健康养殖新工艺。二、鱼种的规格与放养时间 用于成鱼生产的鱼种应

5、该品种纯正,种类齐,数 量充足,规格全且合适,体健无伤。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情况江浙一带普遍喜食1.53kg的草鱼和2.56kg的青 鱼,因此该地区的成鱼生产单位往往放养尾重 0.51kg的青鱼、草鱼2龄或3龄鱼种。根据轮捕轮放的安排,在青鱼、草鱼池中分别放 养尾重为250350g、50150g、1525g等三种规 格的鲢、鳙1龄鱼种。另外搭配混养一定比例的鲤、鲫、团头鲂1龄鱼 种,其规格分别为尾重1550g,825g,15g。(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一般是放养1龄鱼种。鳙在1年中养成几批成鱼上市销售,因而鳙 的放养规格是500g/尾,饲养4060天即能长 成1.251.5kg达到上市规格;

6、鲢的放养量不大,放养的规格仅50g/尾, 将其养成0.751.25kg上市;底层鱼主要是鲮鱼,一般放养的规格是 1225g/尾,饲养半年或一年达125250g/尾 后上市;草鱼的放养规格多为250g/尾左右,饲养结 束时可达到11.5kg,也能上市。(三)放养的时间为了延长鱼的生长周期应力争提早放养。 同时,在水温相对低的时候放养鱼种能减 少鱼种的损伤,降低饲养期间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长江以南地区最好在农历新年前后放养完 毕。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在解冻后,水温 稳定在56时放养。放养鱼种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操作。三、混养和密养 在我国成鱼生产中,往往将多达710种鱼 类混养在一起。有时也把同种

7、类不同年龄 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此称套养鱼种。(一)混养的基本原则1、注意混养种类的搭配混养在同一池塘中的鱼必须是能够和平共处的 不同种类,他们对环境因子(水质、水温等) 的适应性要相似,各种鱼的栖息水层和食 性各异,并互利,一般不混养凶猛的肉食 性鱼类。2根据池塘和饵肥条件决定混养水平 面积大、水深的池塘可多放,混养程度可以提高; 浅水池塘混养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可少放。根据饲养方式决定混养密养程度。3混养搭配数量必须主次分明混养的做法是养好“吃食鱼”青鱼、草鱼、鲤等 ,带动“肥水鱼”鲢、鳙、银鲫、罗非鱼等。生产实践中往往以一种或两种鱼为主养鱼,它们在 放养量上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配养鱼是利用残

8、饵和 天然饵料生长的。鲢、鳙是非常优良的配养品种,不论以哪种鱼作主 养鱼,都应该重视以鲢、鳙作配养鱼。(二)混养的优点1能合理地利用水体和饵料主食浮游生物的鲢、鳙以及白鲫等生活在 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多 活动于水体的中下层。青鱼、鲮鱼、鲤、 罗非鱼等则喜欢在底层活动。所有的人工配合饵料均能得到有效的直接 利用,很少浪费。“吃食鱼“的粪便能肥水,为鲢、鳙提供了 大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2混养能发挥各种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如草鱼、青鱼、团头鲂等因摄食量大,其残饵和粪 便是培育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又能提供大量的有 机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提供饵料条件。反 过来,鲢、鳙的滤食活

9、动,又减少了水体中的浮游 生物和有机碎屑,使水质不致过肥,为青鱼、草鱼 等维持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底层鱼类如鲤、非 鲫等,多是杂食性,它们的活动既清除了残饵,改 善了池塘的卫生条件,又能通过摄食活动翻动底泥 ,搅动池水,有助于上下水层的良性混合,使底层 溶氧条件得到改善,加速池塘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 营养盐的循环利用。3混养能获得食用鱼与鱼种的双丰收 (三)养殖鱼类之间的关系1、鲢鱼与鳙鱼均为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其主要的 饵料。生活习性上,鲢鱼较活泼、性急躁, 鳙鱼颇驯顺。鲢鱼争食能力远胜于鳙鱼。池塘中,浮游动物数量比浮游植物少。生产上,鲢、鳙的比例长江流域以35:1 较为合适。(浙江通常

10、5:1,少数67:1; 湖南一带多采用57:1)。珠江三角洲一带,在保证鳙鱼生长的前提 下,搭配鲢鱼。措施:以小规格(1317cm)的 鲢与大规格(0.40.5kg)的鳙混养;控制鲢的放 养密度和生长期密度。 2、白鲫、罗非鱼和鲢、鳙鱼白鲫、罗非鱼都是杂食性鱼类,以有机碎 屑、丝状藻类和高等之类茎叶为主食。但 因他们摄食器官 的结构特点,也可以摄取 浮游生物。为此,与鲢、鳙同池混养时,在 食性上有一定的矛盾。(1)交叉放养法 罗非鱼鱼种进入成鱼池 养殖时间一般在56月,上半年其个体小,未 大量繁殖,密度相对较稀、对鲢鳙影响小。 此时重点抓好鲢鳙饲养,使其能在68月份 就达到食用规格而轮捕上市。

11、(2)控制罗非鱼的密度和繁殖 (3)增加投饵、施肥量。缓和争食矛盾。3、草鱼和青鱼它们的食性并不存在矛盾。在水质方法存 在影响。为协调矛盾,应加大草鱼放养规格,在8月 份之前狠抓草鱼的摄食,促使它们长到上 市规格,用轮捕手段捕出大部分草鱼。8月份后狠抓青鱼的投喂,促青鱼的生长。无法利用时间差协调时,只能将青鱼、草 鱼的搭配比例由1:1调成24:1。4、青鱼和鲤鱼鲤鱼与青鱼同池饲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矛盾争食能力。青鱼性格斯文,鲤鱼贪食、且抢食又凶。常用的配比是每放养1kg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13cm左右的鲤鱼种24尾。5、青鱼和鲢鱼青鱼放养的个体大,食量也大,投喂的饵料质量 又好,培肥

12、水质的能力强。所以,混养无食性、 栖息习性等方面矛盾的鲢鱼,效果甚佳。通常按1:1的配比混放。6、草鱼和团头鲂二者均是草食性鱼类。团头鲂耐肥,对草质的要 求比草鱼嫩些,体小,抢食能力不及草鱼。一般放养1kg草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cm左右 的团头鲂 610尾。草鱼和团头鲂都可以放养多种规格,以草鱼放养 3种规格,团头鲂放养2种规格的情况较多。7、草鱼和鲤鱼鲤鱼与草鱼同池混养时,草鱼的残剩饵料 并不是鲤鱼的适口性饵料,所以要降低鲤 鱼的放养密度,否则鲤鱼生长较慢,达不 到上市规格。通常,每放养1kg草鱼鱼种, 只搭配体重50100克的鲤鱼1尾。8、草鱼与鲢鱼、鳙鱼互利。9、青鱼、草鱼和鲤鱼、鲫

13、鱼、鲂、罗非鱼以青鱼或青鱼加草鱼作为主养鱼时,常搭 配放养栖息水体中下层的鲤、鲫、鲂、罗 非鱼。10、青鱼、鲤、草鱼、鲂和鲢、鳙、白鲫等鱼以青鱼、鲤鱼或草鱼、鲂鱼作为主养鱼时 ,可搭配混养鲢、鳙、白鲫、罗非鱼。根据生产实际,在不施肥,很少投精饲料 的情况下,青鱼、鲤鱼、草鱼、鲂鱼与鲢 、鳙的产量比例大致为1:1。而在大量投喂精饲料和施肥的情况下,前 者生产1kg,后者仅生产300600克。这是 因为鱼池大量投饵施肥,而浮游生物量不 可能也按比例增长,部分肥料和残饵未参 与池塘物质循环。一般来说,产量越高,主养鱼可带出配养 鱼的数量比会下降。(四)主养鱼和配养鱼的确定主养鱼又称主体鱼,它们不仅在

14、放养量( 重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投饵施肥和 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配养鱼是处于配角 地位的养殖鱼类,它们可以充分利用主养 鱼的残饵、粪便形成的腐屑以及水中的天 然饵料很好地生长。确定主养鱼和配养鱼 ,应考虑以下因素:、市场要求根据当地市场对各种养殖鱼类的需求量、 价格和供应时间,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 鱼货。、饵料肥料来源如草类资源丰富地区可考虑以草食性鱼类 为主养鱼;螺、蚬青鱼尾主养鱼 ;精饲料以鲤鱼或鲫鱼或青鱼尾 主养鱼;肥料滤食性或食腐屑性( 罗非鱼、鲮鱼等)为主养鱼。、池塘条件面积大,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的,可 采用以鲢、鳙为主养鱼;新建池塘,水质 清瘦,可采用以草鱼、团头鲂为主养鱼

15、; 池水较深的,可以青鱼、鲤鱼为主养鱼。、鱼种来源(五)合理密养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保证达到食用规格 和鱼种预期规格与质量的情况下,能获得 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1池塘条件水源良好的池塘,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 ;较深的池塘放养密度应大于较浅的池塘 。2鱼种的种类和规格混养多种鱼类的池塘,放养量可以大于单 养或混养种类少的池塘。从放养规格来看, 食用规格要求较大的鱼的放养尾数应比小 型鱼放养尾数少而放养重量要大。3饲养管理措施在饲料、肥料充足;管理细致,养鱼经验 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养鱼的设备优良时, 可以增加放养量。4、历年来的养殖情况统计历年的产量、放养量。以成鱼产品规格作参考也很重要。如

16、果鱼 类生长良好,单位产量较高,饵料系数不 超过平均水平,鱼类浮头次数少,说明放 养量适中,否则表明放过密,应对放养密 度进行调整。(六)几种混养模式所谓混养模式或称混养类型,是经过多年的渔业实践和调整逐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水产养殖放养形式。混养模式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养鱼生产者可参考这些模式,本着“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的原则开展养鱼生产。 1以草鱼为主的成鱼混养模式目前该种模式有以下类型:(1)2:6:1:1放养20%的大规格草鱼,混养60%的鲢、鳙 鱼,搭配放养10%的鲤鱼、鲫鱼,10%的鳊 鲂类 。5月份以后加放7.5kg越冬罗非鱼鱼种 或当年罗非鱼夏花3000尾。(2)3:5:1:1放养30%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