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2632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吴承恩中学 09-1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政治试题 0910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2第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卷(选择题 共 7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 认为正确的选项(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哲学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中 2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认为:“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下列有关哲学说法正确的是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哲学哲学是具体科学 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B C D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4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心外无物 D天地合

3、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物是观念的集合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6恩格斯指出:“正像在 18 世纪的法国一样,在 19 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 溃的前导。 ”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黑格尔的唯物主义 B.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辩证法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8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 A如何

4、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B如何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社会制度的实践C如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D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 观实在”是A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B从社会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C从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D万事万物总和 11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主观能动性 D可知性 12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

5、,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3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特殊状态 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A B C D 14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荀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5 “巧妇难为无米之

6、炊”的哲学寓意是无米就不能做饭巧妇无米也可以做饭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客观存在,还需要人脑 1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是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7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 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18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

7、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9 易传中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 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 ”这句话主要说明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要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0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投入,科学家们加强对地震、飓风等特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 报的研究。这表明 A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科学技术发展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21北京时间 2009 年 3 月 1 日 16 时

8、 13 分 10 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 成功完成硬着陆。材料说明 A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具有主观性 22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 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

9、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24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25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A B C D 27 左传曹刿论

10、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作战是靠勇气 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从哲学上 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28右图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是五个可爱 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 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 由此产生吉祥物。这告诉我们,福 娃的观念 A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B是人们良好愿望的反映 C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D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

11、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律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力量相等,方向相反 B昼夜循环,四季更替 C能量守恒与转化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30甲说:“我在故我思。 ”乙则说:“我思故我在。 ”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 形而上学的 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两者的根本分歧在 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 B、 C、 D、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 ,错误的写填涂“B” 。 )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

12、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 4、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 ) 5、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 6、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 7、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 ) 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运动性。 ( ) 9、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 ) 1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 )第卷(主观题 共 30 分) 3简析题。 41、2009 年高考过后,一些考生收到同学发送的连环诅咒短信:“高考结束,送你咒语, 如想金榜题名,就请将此条短信转发 10 个人,如不转发或删除此信息,一定遭到了落榜的 厄运!“有些考生怕遭到“报应” ,不得不按照要求转发诅咒短信。有些考生就一删置之, 不加理睬。 (1)两种考生的不同做法分别反映了哲学的哪两个基本派别的观点?(2 分)(2)具体阐述上述题中两种哲学派别的根本内容。 (6 分)42材料一、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直接海运、空运、通邮于 2008 年 12 月 15 日启动。过 30 年的努力,两岸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 史上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