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1954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城镇体系规划(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区域城镇体系 规划 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第一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 内容和方法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1、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 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 有机整体。 2、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城镇体系由城镇、联系通 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 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当其中一个因素产 生变化时,整个系统也产生变化。 (2)等级层次性:系统由不同的等级层 次的子系统构成。 (3)动态性: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 化进程。城镇体系必然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因此,城镇体系规划也要阶段性

2、地修订 。 二、城镇体系的类型 1、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少的组合方式分 (1)单中心体系类型:大部分区域如此 (2)双中心体系类型: 山东:济南、青 岛;辽宁:沈阳、大连。 (3)多中心体系类型:如穗、 港、澳三 个中心 2、 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分 (1)矿区型 (2)农业区型 (3)流域型:长江中下游城镇体系 (4)铁路公路沿线型:如陇海兰新城镇 带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分 (1)全国 (2)省域 (3)市域 (4)县域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1、意义 通过区域人口、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 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 互联系,运用现

3、代系统理论和方法,努力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优 化,实现城镇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 2、任务 建设部1994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 法指出的任务是: 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 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 ;拟定各城镇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协调城 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 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 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 划的编制。 3、内容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条件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确定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确定城镇体系的

4、空间布局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 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 重要发展城镇的 建设。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四、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1、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2、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3、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4、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5、规划讨论、征求意见阶段 6、评审定案阶段 7、上报审批及实施反馈阶段第二节 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评 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1、中心城市吸引力范围 中心城市吸引力覆盖的范围才是一个完整 的城镇体系。 强中心:突破行政区,应做经济区的规划 弱中

5、心:强化中心或行政区划调整 2、区位与地理位置 区位是经济概念,一般解释为“空间位置” ,重点强调了和周边地区或城镇的相对位 置,和单纯地提地理位置有区别。 3、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1)自然要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2)运输要素:公路、铁路、航运等水 陆交通条件 (3)吸引辐射影响因素:主要指中心城 市、开发区,大型工矿基地,重要市场的 影响。 (4)边缘区位效应: 城市边缘城市 边界城市 地理单元边界 4、区位分析 (1)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 以及经济协作关系等调查,摸清区域内城 镇之间,及以相邻区域和中心城市之间的 经济联系,分析其对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 。 (2)调查掌握区域

6、内和周边地区规划期 内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 的情况,分析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可能带来 的影响。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丘陵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城镇体系不完整。 平原低丘区城镇体系容易发育。 2、水资源: 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制约条件 3、矿产和森林资源 工矿城市形成的前提 4、旅游资源: 旅游城镇建设的前提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1、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1)划分城镇体系发展的阶段 (2)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3)发现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规律性的东 西 2、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1)城镇体系的现状:数量与分布,城镇人口 、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城镇

7、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与作用,城镇之间 的相互联系等。 (2)城镇体系的结构特色:职能结构、规模等 级结构、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与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 (3)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主要从城镇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 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城镇生态环境,城镇结 构体系的合理性方面找出问题及其原因。 2、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近10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情况(国内 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 结构,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农业产值, 农业结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城乡人口 年

8、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年财政收入和财 政支出总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在上层次区 域中的排位。农业结构的分析,工业企业 ,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工业小区,主导 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情况。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4、教育和科技情况 5、生态环境条件 (1)区域生态环境 (2)城镇环境污染状况 五、城镇发展的综合评价 分层次,列指标,赋权重,打分后加权平 均 第三节 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 水平预测 一、城镇发展战略 1、指导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般都要依据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区域 国土规划以及新近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远景 规划等资料,研究提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 及其目标,并与当地计委,经济管理其他 部门协

9、商一致。 2、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1)城镇发展战略方针: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 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 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 合理布局。” 具体到一个区域则应有不同的,更加具体 的城市发展战略 (2)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城镇化水平目标; 城镇的经济发展目标;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 构变动的目标;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 城镇环境质量目标;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目标。 (3)城镇发展的战略阶段 近、中、远期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案例三门峡市的发展战略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边陲,晋、陕、豫

10、 三省交界处,是随着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诞生 的新兴城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 位,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的“21世纪城市 规划、管理与发展”援华项目试点城市为契机, 完成了三门峡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1. 城市战略定位 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 、能源产业基地和旅游服务中心;河南省西部 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冶 金建材基地;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 。 2. 空间发展战略 从三门峡城市定位出发,将三门峡的城市空间 战略可概括为“东西对接、北连运城、强化中心” 三大战略。 3. 城市形象战略 三门峡的城市形象定位为“黄河文化古邑,陇海 产业新城,滨

11、水宜居城市”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城镇化水平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城镇建设用地 范围之内的非农人口、农业人口、暂住人 口(居住一年以上) 2、区域总人口的增长预测 自然增长+机械增长,自然增长按计生委 控制指标 3、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通过典型调查可得到剩余劳动力入城的比 例,速度 4、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1)时间序列趋势预测; (2)经济指标相关分析; (3)剩余劳动力转移法。第四节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简单归纳为:三结构一网络 规模等级结构 职能分工结构 空间分布结构 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1、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三个层面: (

12、1)区域城镇体系总体职能 通过研究规划区域在大区域和全国的地位作 用,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作用这两方面来明确其职能。 (2)从较大区域内划分出次一级的分区进行分 析研究 即划出职能不同的城市经济区,而分区中的中 心城市职能决定了该分区城镇体系基本的职能 。 (3)具体研究每个城镇的职能类型与组合 2、城镇职能分类 (1)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凡是县城及县以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都属该类型。可分为全国的、大区域的 、省域、地市级、县域中心的城市 其综合职能和专门化职能可兼而有之 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主体 (2)某种或几种职能较突出的专业化城 镇 交通枢

13、纽型;工业型; 旅游型商 贸型;集贸型;农业服务型 3、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方法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职能类型组合 (2)对主要城镇要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 的地位作用。 (3)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还要分析其在高 一层次区域,以至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4)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 (5)针对城镇体系现状职能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根据区内外劳动地域分工的原理和区域发展 战略,建立起新的城镇职能分工体系,充分展 示各城镇的优势和特色。 中心城市的概念:是指在区域中处于重要 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经济活动枢纽 作用的城市。 中心城市的作用(P77): 组织作用 集聚作用 辐射扩散作用

14、传输作用 三、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 1、城镇规模等级分类 (1)特大城市100万人 (2)大城市50万人 (3)中等城市20万人 (4)小城市20万人 2、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规划思路 (1)自上而下的城镇总人口分配; (2)自下而上的城镇规划人口汇总; (3)数据调整平衡,确定等级规模规划 方案。 (4)分析论证,揭示规划实现后城镇体 系规模等级结构的新特点 四、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 (1)低水平均衡阶段 (2)极核发展阶段 (3)集聚扩散阶段 (4)高水平网络化阶段 2、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类型 (1)大城市地区圈层型 城镇主次分明,核心城市突出,起绝对主导地 位。首位度高,城镇联系密切,但以向心联系 为主,同级城镇间的横向联系弱。 (2)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点轴型 (3)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 结构类型分散型。 (4)行政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均衡 型。 3、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 思 (1)点极核发源 (2)圈大城市圈层发展(1小时通勤 交通) (3)区城镇密集区 (4)带(线、轴)沿主要的交通线 集中发展案例庆阳市城镇体系规划 1. 城镇化水平预测 (1)总人口预测 2010年(近期):268.56万人 2020年(远期):287.96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参照庆阳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