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脑的形态与功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61468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0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间脑的形态与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脑的形态与功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雷季良写在课前的话间脑分为五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其中最大的部分叫做背侧丘脑,具有特异性中继作用(向上传导信息)、控制大脑皮质兴奋水平、上行激动系统、参与感觉性质的精细辨别、情感活动。后丘脑包括内侧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和内分泌密切相关。一、间脑的位置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绝大部分为两大脑半球所遮盖,间脑的外侧与半球实质融合,所以在外形上难以辨认。二、间脑的分部间脑分为五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1.背侧丘脑:是间脑最大的部分。背侧丘脑是位于中脑上

2、方的一对大卵圆形灰质块。两侧背侧丘脑之间所夹的矢状位狭隙即第三脑室,背侧丘脑上面游离,后端膨大,位于顶盖外上方的部分叫枕,前端较狭窄的隆起部分叫丘脑前结节。在背侧丘脑上面的外侧有前部粗大后部渐细的隆起结构,是属于端脑的尾状1核。背侧丘脑内侧面游离构成第三脑室的外侧壁的一部分。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可见丘脑内侧面的中部有一连接两侧背侧丘脑的灰质块(丘脑间粘合)的切面。在丘脑间粘合前下方有一从前上斜向后下的浅沟称为下丘脑沟,是丘脑与下丘脑的分界,丘脑的外侧面邻接内囊后脚(见端脑),下方则与底丘脑相续,并以底丘脑与中脑相接。2.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前下方,在脑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可见二者以下丘脑

3、沟为界。从脑的底面观察时可见下丘脑包括视交叉,自视交叉向后外侧延伸绕大脑脚上份的视束,视交叉中部后方向前下突出并逐渐缩细的漏斗,漏斗前下方与之相连的圆形的垂体,漏斗根部后方略隆起的灰结节,以灰结节后方的一对半球形的隆起乳头体。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内侧面观察,可见视交叉前上方向上与一薄板状结构相连,称为终板(属端脑)构成第3脑室的前壁。3.上丘脑:包括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后上份周围的一些结构,多与嗅觉及内脏活动有关,其中较重要者为在上丘上方的一个锥形小体即松果体,它既是上丘脑的组成部分,也属内分泌器官。4.后丘脑:包括内、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位于丘脑枕的外下方,沿视束向后追踪在其

4、终端处略现膨大的部分即是。在丘脑枕下方,上丘外侧的界限比较清晰的卵圆形小隆起即内侧膝状体,借下丘臂同下丘相连,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25.底丘脑:位于背侧丘脑与中脑交界处,主要是由底丘脑核构成,表面不可见。间脑分为哪几部分?三、背侧丘脑(一)内部结构背侧丘脑又称丘脑,为一对椭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连接而成,之间为第三脑室,前端突出部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丘脑枕,第三脑室侧壁有一自室间孔走向中脑水管的浅沟,称下丘脑沟,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的分界线。背侧丘脑灰质表面是外髓板,内部有一自外上斜向内下的 “ Y ” 形白质板称内髓板, 将背侧丘脑分隔为3个部分。内髓板两分叉部之间的区域为前

5、核群;在内髓板内侧为内侧核群;内髓板的外侧为外侧核群。各群内含有多个核团。其中外侧核群分为背腹两层,这两层核团之间无天然界限,背侧核群由前向后分为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和丘脑枕;腹侧核群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外侧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ventral posteromedial nuclens和腹后外侧核ventralposterolateral nucleus ;此外,在内髓板内有若干板内核,第三脑室侧壁的薄层灰质称正中核。(二)功能1、 特异性中继核团,在进化上属较新的丘脑核群,包括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前核和腹中间核主要接受小脑齿状核、纹状体和黑质的纤维,发出纤维

6、到大脑皮质运动区。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感觉信息)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且纤维3的终止有严格的定位关系,即传导上肢,躯干和下肢感觉信息的纤维由内向外依次投射到腹后外侧核。2 、非特异性核团,包括正中核和板内核等,在进化上比较古老,主要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纤维,传出纤维主要至下丘脑和纹状体等结构,并与这些结构形成往返的纤维联系。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纤维,经这些核团中继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起到控制大脑皮质兴奋水平、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3、联络性核团,在进化上最新的丘脑核群。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群背层及前核群,接受广泛的传入纤维,

7、与大脑皮质联络区有往返的纤维联系。四、后丘脑声音传进内耳就可以通过神经纤维一直到蜗神经的腹侧核还有背侧核,再发出一些纤维通过很多的中继核团向上传导,到内侧膝状体接受双耳听觉,之后内侧膝状体再发纤维,一直到大脑皮质颞横回。即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再发出纤维到听觉的最高级的中枢-大脑皮质颞横回。视野内侧部分影像通过晶状体到了视网膜的外侧部分,通过视网膜感受器传到双极细胞,最后到达棘细胞,棘细胞就发出神经纤维,就组成了视神经,视神经进行视交叉,通过视交叉组成视束,上传到外侧膝状体之后再发出纤维,一直传到大脑皮质枕叶。视觉的皮质下中枢是()A. 外侧膝状体B. 内侧膝状体C. 室旁核D. 背侧丘脑4

8、正确答案:A解析:视野内侧部分影像通过晶状体到了视网膜的外侧部分,通过视网膜感受器传到双极细胞,最后到达棘细胞,棘细胞就发出神经纤维,就组成了视神经,视神经进行视交叉,通过视交叉组成视束,上传到外侧膝状体之后再发出纤维,一直传到大脑皮质枕叶。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再发出纤维到听觉的最高级的中枢-大脑皮质颞横回,与听觉传导相关。五、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包括哪些?(一)外形在矢状面上,下丘脑起自视交叉,终板以及前联合,向后逐渐延伸至大脑脚和脚间窝。冠状切面上,每一侧的下丘脑可以分为四个面:外侧面向上临近丘脑、丘脑下部以及内囊,后者将下丘脑与纹状体分开;内侧面延续为三脑室内面,表面被覆有室管膜细

9、胞;上表面与下丘脑沟相对应,分隔下丘脑与丘脑的中间块;下面延续为三脑室的底。下丘脑的底的外面延伸的过程中,在其中间部位逐渐隆起形成灰结节。灰结节的中间部分向前下延伸相续为一个漏斗样突起,称为漏斗或者中间隆起。漏斗向下通过由垂体后叶的漏斗柄和成对垂体前叶结节共同形成的垂体柄与脑垂体相连接。与下丘脑最外侧壁相对应的成对的外侧隆起,漏斗后隆起以及成对的乳头体共同构成大体观下下丘脑的底。(二)最主要核团室旁核为一狭长灰质带,紧贴第三脑室侧壁,分泌催产素;视上核位于间脑底部,靠近视束,分两部分,分泌加压素。5(三)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有两种联系方式。一个通过神经纤维来联系,叫做神经垂体,

10、主要是垂体的后叶;还一种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联系,叫做腺垂体。视上核 (加压素)视上垂体素 神经垂体室旁核 (催产素)室旁垂体素 神经垂体漏斗核 (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6(四)功能下丘脑的功能很广泛:它是神经内分泌的一个中心,因为它与脑垂体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相互作用对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下丘脑还参与体温的调节,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下丘脑以下横切脑干后,其体温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若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后,体温调节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现已肯定,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11、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下丘脑对摄食行为调节。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下丘脑与生殖调节相关。此外下丘脑还与水电解质平衡相当重要。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则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

12、完成的。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渗透压感受器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神经元均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内。一般认为,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下面主要介绍下丘脑在内分泌调节方面的作用。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是通过门脉流入垂体前叶的,有的激发垂体前叶的释放,称释放激素( RH );有的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称抑制激素( IH )。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抑制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和靶腺合成的激素,形成一个激素网,调节着集体的许多活动。7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是非常密切。下丘脑通过神经垂体来调节水盐的代谢和分娩之后对子宫、乳房进行调节。腺垂体调节骨骼的生长,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巨人症,分泌过少造成侏儒症。另外,腺垂体前叶还对甲状腺进行调节,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形成甲亢。此外腺垂体对肾上腺调节,对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男性的睾丸也有调节作用。甲亢 巨人症、侏儒症间脑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大的部分叫做背侧丘脑,具有特异性中继作用、非特异性中继作用、参与感觉性质的精细辨别、情感活动的作用。后丘脑包括内侧和外侧膝状体,分别与听觉纤维、视觉纤维相关。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和内分泌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间脑的分部、背侧丘脑和后丘脑的传导功能、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的功能。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