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1148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道路新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简本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7 年 7 月 1一、建设项目背景 1.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奚家宅、沈家墙、南叶 家宅、北叶家宅、薛家宅和陆家宅等大小六个居民点,跨越唯一的规划河道 西中汾泾。 2. 区域现状 目前该地区仍为农村化地区,农田、宅基及零星工厂企业无序分布,人口密 集,并居住有大量外来人口,环境脏乱,总体来讲社会经济状况不甚发达,与中 心镇区有相当的差距。 3. 建设的必要性 杨南路的建设不仅能为三林中低价商品房基地B26 地块的开发、建设服 务,而且是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浦东”的

2、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迫 切的。 二、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杨南路(云台路经一北路)新建工程 新建杨南路西起云台路,东至经一北路,道路全长约907米,按24米规划红 线宽度实施,道路横断面布置为3米(人行道)+1.5米(绿化带)+15米(车行道)+1.5米 +3米。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雨污水排管工程、公用管线 排管工程、绿化、照明、交通标志标线等相关道路附属设施及部分前期动拆迁工 作等。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支路。本项目总投资约为5065万元。 建设单位:三林集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1. 项目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空气 工程沿线N

3、O2、PM10、CO等污染物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的要求。 (2) 地表水 项目地区川杨河杨思断面水质仅CODcr和石油类达到类水质标准,BOD5 和总磷仅达到类水质标准,氨氮劣于类水质标准 (3) 声环境 由于工程拟建地目前为农田和农村居住区, 拟建道路红线处环境现状声级良 好,达到 2 类区标准的要求。环境振动也达到居民、文教区的标准要求。 2.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 (1) 施工噪声与振动 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局部区域与两侧建筑物距离较近,因此,在施工各阶段场 界噪声可能会出现超标。 此外, 施工运输车对其经过的施工便道两侧均有所影响, 此影响的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建设区域。

4、 建议采取控制施工时间,规定施工车辆行驶路线等措施。 (2) 施工废水 施工期间废水污染物主要为建筑泥浆水、施工机械含油废水及生活污水。这 些污染物如随地排放,将会影响地表水系、周围居民出行及影响市容环境等。随2着施工结束,这部分污染将不复存在。 (3) 施工废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扬尘、沥青烟气、运输车辆尾气和各种施 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这部分污染将影响沿线居民日常生活,随着施工结束,这部 分污染将不复存在。 (4) 施工固废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建筑垃圾主要为个别房屋拆迁、地表开挖等产生的混凝土块、渣土等。施工 人员生活垃圾为普通生活垃圾,数

5、量较少。建设单位将及时进行清运,避免对沿 线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2.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 振动、 废气。 (1) 噪声 经预测,杨南路建成后,近期道路红线处昼间声级约为 65dB(A),夜间约为 58dB(A);红线外 30m 处昼间声级约为 57dB(A),夜间声级约为 50dB(A)。远期 在近期基础上约增加 3dB(A)。 (2) 振动 根据预测,拟建道路两侧红线处和敏感目标处近期和远期振级均满足城市 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混合区标准。 (3) 废气 根据预测,拟建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到国家环境空 气

6、质量标准二级的要求。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简介 1. 项目施工期对策措施 (1) 施工噪声与振动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声、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敏感目标较 集中的居民区路段。建议: a. 严格执行 GB12523-90 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夜间不得超标施工,如工艺需 要夜间连续施工作业,必须向施工场地所在区环保局提出申请,获准后 方可在指定日期内实施,并提前告示所在区域居民、单位等; b. 本工程拆迁时需要注意对邻近建筑的保护。 c. 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尽可能远离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如必须安排在 较近位置,应设立简易声屏障,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扰民。 d. 施工运输车辆等工程机械

7、是主要噪声和振动源之一。因此建设单位应合 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e. 在靠近居民区时限速行驶。 f. 加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方案,保持道路畅通,尽 量减少对周围居民、单位出行的影响,也是减缓施工期噪声影响的重要 手段。 (2) 施工废水 a. 道路开挖、管道铺设等施工过程会产生含大量悬浮物的泥浆水,尤其是下雨3天,这些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影响受纳水体的混浊度,或堵塞、淤积下 水道。因此建议施工时应避免雨天作业,管道开挖后及时排管,及时回填, 设置简易沉淀池,防止施工泥浆水因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导致的堵塞。 b. 施工场地沿线主要为居民、企业等,施工产生的废污水不得

8、随意排入邻近河 道。建设单位应要求承包商在施工前熟悉地形,在排水部门、环保部门指导 下排往城市下水道。 (3) 施工废气 a. 施工道路泥尘量一般较大,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在泥尘量大的路面上行驶会 加速路面起尘,故保持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同时应限 制行车速度。 b. 拆房、开挖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土方和建筑垃圾 须采取喷水或遮盖等措施以防止扬尘污染。5 级以上大风时,暂停拆房、开 挖扬尘大的施工作业。 c. 土方和建筑垃圾运输时,加遮盖处理,以防运输途中扬尘。 d.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强化文明施工与作业。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将施工期的 环境减缓措施写入合同文

9、本中,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施工期的环境减缓措 施落到实处。 e. 应用油布覆盖沥青,避免成品运输过程中避免逸散或泄漏;尽量集中铺设, 避免受影响范围过大;尽可能缩短作业时间。 (4) 施工固废 建设单位应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2 年第 10 号令上海市建设垃圾和工 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市区(县)分工意 见(试行)等法规要求,在工程开工前五日,向市渣土管理处申报工程弃土和建 筑垃圾排放防止计划,并与其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如果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工程弃土、 建筑垃圾的销纳场地应在申报 排放处置计划中,提交收纳场地管理单位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受纳的证明。

10、 建设或施工单位应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施工弃土、建 筑垃圾托运手续。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 的检查,运输线路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线路。 承运单位或个人应将工程固废卸载制定的受纳场地内, 并取得受纳场地管理 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处检验。 渣土运输车应加盖,避免撒落;坚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运输中保持 车辆平稳;夜间运输,或途经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应放慢速度。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及时停止施工并与地方环保、卫生 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施工工人产生生活垃圾应与建筑

11、固废分开堆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2. 项目运营期对策措施及效果分析 沿道路第一排建筑不宜新建噪声敏感建筑。 在道路两侧 4 类区范围内现有的居民住宅建议采取隔声窗措施, 使住宅住宅 室内允许声级可以满足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的要求。 3. 缓解居民拆迁影响措施 对于工程范围内的动拆迁工作,要求按照相关动拆迁政策进行补偿,做到公 开透明、公正公平,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动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合理安置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尤其是要4帮助解决困难人群的实际问题,能实际改善这部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五、环境评价结论要点 1. 本工程作为完善地区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之一,能促进地区开发和建设,推 动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地区投资环境,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2. 本项目的施工期噪声和扬尘环境影响较大,对沿线居民交通出行也带来一定 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以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为主。 3. 对于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及施工产生的固废以及出行影响,在采取一定的措 施后可以缓解,并且其影响是暂时的。 4. 近期对沿道路第一排建筑安装隔声窗措施。远期沿道路第一排不宜新建噪声 敏感建筑。 5. 在采取了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后,本工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建设可行。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