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以党建促援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0383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9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港以党建促援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家港以党建促援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港以党建促援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社址: 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1 号 新闻监督电话: 5593275 发行中心: 5859769 广告处: 5850783 邮编: 830051 广告经营许可证: 新工商广字6500005000028 印刷: 新疆日报印务中心 月价: 26元全年订价: 312元 零售价: 1 元 昨日本报开印时间: 3时00分 印完时间: 7时00分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本版主编/张 英 责编/王晓平 通联电话: 09915593227监督电话: 099155932753天山南北本报记者/张昕宇 通讯员/邱广新眼看着正在动工新建和扩建的5 个社区阵 地, 巩留县巩留镇党委书记党菊莲心情特别舒 畅,“我们

2、借鉴了张家港 小区域, 大党建 工作经 验, 让党组织更好服务居民, 让社区阵地充分发 挥作用。 ”4月15日,党菊莲对记者说。 自与巩留县开展结对援建以来, 张家港市不 断深化与巩留县的合作交流, 特别是在资金、 实 物、 项目援助的基础上, 两地缔结为党建工作 “友 好合作单位” , 实施党建工作全面对接, 以党建促 进援疆工作全面推进。 党建经验共享4月15日, 巩留县委、 常委组织部长李永建接 受采访时说, 两地基层党组织共建为援疆工作注 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这一创举在当地干部群众 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这既是探索援疆工作思路的 突破和创新, 更是对援疆工作丰富内涵、 拓展外延 的一个

3、新的尝试。 据了解, 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后, 张家港市委 组织部提出 “党建促援建” 工作构想, 通过两地组 织部门对接, 嫁接移植张家港市党建和组织工作 先进经验和做法, 促进巩留县党建和组织工作。 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 年初张家港市委组织部派 员到巩留县考察, 通过摸底调研, 提出了两地同 布置、 同规划、 同促进, 采取 “巩留+ 援疆干部+ 张 家港” 的对接模式, 实现经验共享、 阵地共建、 人 才共育、 品牌共创。 巩留县委组织部结合实际, 积极对接, 派出干 部前往张家港市取经, 从张家港市学习考察归来的 巩留县委基层办主任陈昭宏深有感触, 他说, 张家 港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令人羡慕

4、, 更让人钦佩的是他 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业已形成的先进党建工 作理念、 经验, 巩留将积极学习借鉴张家港市党建 工作经验, 形成体现 “团结拼搏、 负重奋进、 创新突 破、 后发赶超” 巩留精神的党建文化。 在农村以 “三官 一体”(编外 “村官” 、 大学生 “村官” 、 本土 “村官” ) 为 着力点, 以 “六支队伍” 建设为抓手, 打造基层党建根 须工程示范点; 在社区全面推进以深化 “四知四清 四掌握” 为基础的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 以树立5 个高标准农牧业示范户为契机, 打造农村党员中心 户示范点5户; 以配套风光互补型能源供应系统为 基础, 打造牧区远程教育示范点1 个。

5、通过抓基层打 基础, 实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创新。 党建人才共育去年12月20日, 张家港选派20名优秀党员干 部到巩留县进行为期1 年至3年的援建, 其中, 文 教、 卫生、 农牧业、 城建等专业人才13名, 党政人才7 名。 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 传带帮扶, 有力推动了巩 留县干部更新发展理念, 强化发展意识, 提高发展 本领。 对于巩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 张家 港市和巩留县建立了两地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实 施 “菜单式” 培训。 同时, 探索两地干部共育机制, 通过互派干部 “双向挂职” , 加大两地干部互访力 度。 巩留县2011 年将选派113名党政人才、 10名 组工干部、

6、18名党组织负责人、 50名村组社区干 部、 10名大学生 “村官” 分期分批到张家港市学习 培训。 每年用于干部人才培训的费用达290万元。 此外, 在巩留县委党校设立 “张家港援教党 员干部培训基地” , 共享张家港市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党校办学水平; 通过在巩留县开通张家港市 党员流动服务车, 强化党员培训、 远程教育、 医疗 服务等工作, 稳步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党建阵地共建4月中旬, 由张家港援建巩留的17个村组社 区阵地正式启动, 其中5个是社区阵地, 平均建筑 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12个为村级阵地, 平均 建筑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 总投资1755万元。 据悉, 2

7、011 年至2012年, 张家港市将援建巩 留县村组社区阵地32个, 援建资金总额达2076 万元, 新援建的村组社区阵地实现科学规划, 功 能齐全, 设施配套, 能充分满足基层党建工作和 服务于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李永建说, 今年巩留县将全面启动社区服务 中心建设工程, 同时, 启动村组阵地新建和扩建项 目。 社区的小区域大党建工作由镇党委书记和组 织部一名负责人以及张家港市委组织部一名领导 等三人共同负责实施。 全面学习张家港先进的党 建工作经验, 积极推进 “党建促援建” , 用党建援疆 引领经济援疆、 干部援疆、 人才援疆和教育援疆。 在建设硬件设施的同时, 张家港和巩留两

8、地组织 部门还将积极探索建立两地党建共建定期会议、 视频联系会议、 互动考察、 党建工作研讨会议等制 度, 不断完善 “党建促援建” 工作长效机制。 服务品牌共创2月28日, 来自张家港市的6名援疆教师, 站 在巩留第二中学的讲台上, 开始了他们具有特殊 意义的教师历程。 他们的到来, 让课堂氛围变得 更加活跃, 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3 月4 日, 张家港市援疆工作组在巩留县第 一人民医院开设了专家 (专科) 门诊, 受到了百姓 的热烈欢迎。 4月11 日, 张家港支援巩留教育奖励资金和 医学奖励资金各15万元, 提升巩留第二中学教育 水平和巩留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水平。 两地还按 照党政、 医

9、疗、 教育、 农牧系统等不同类别, 开展 部门结对, 进行讲学培训、 学术交流等活动。 张家港市还探索开展 “援疆党员干部献爱心” “港城专家进巩留”“党员流动服务车”“党员先锋示 范岗” 等系列活动, 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服务品牌。 巩留县委书记李世民说,张家港与巩留党建 携手促援建实现了党务与业务的融合, 不仅是建 设服务型党组织和实现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 更 是拓宽援疆工作思路的一个探索, 也是加强两地 基层组织建设、 增进两地干部学习交流, 实现援疆 工作创新和突破的良好途径。对口援疆进行时经验共享人才共育阵地共建品牌共创 张家港以党建促援建本报伊宁4月16日讯 记者郭旭霞报 道: 4月的

10、伊犁河谷春意盎然, 2011 年江苏 省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首批 100 个民生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16 日同 时开工建设, 援助资金总额26.55亿元, 其 中无偿援助资金9.55亿元。 伊犁州党委副书记、 江苏省对口支援 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于青山介绍 说, 从3月28日首个项目开工到今天100 个援建项目同时开工, 江苏省委、 省政府本 着把好事办好、 把实事办实的原则, 期望通 过援疆资金的投入, 让更多的当地百姓切 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这批项目中, 涉 及民生类项目81 个、 产业发展类项目19 个。 这批项目集中开工, 标志着江苏省新一轮援疆工作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新阶

11、段。 据了解, 以城乡居民住房建设为重点, 加快改善伊犁州各族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是 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首要任务。 此次在安居富 民、 定居兴牧、 危房改造、 棚户区改造项目方 面, 共开工36个项目, 投入援疆资金4.07亿 元, 建成后将使26574 户城乡家庭直接受 益。 这批项目坚持高起点、 高水平规划建设, 把住房建设与城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统筹起来, 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与解决 生计结合起来, 采取集中连片、 整村 (乡) 推 进的方式, 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同时建设 水、 电、 路、 气等基础设施和基层阵地、 学校、 幼儿园、 医务室、 警务室等配套设施。 此次开工学校

12、、 医院等建设项目共计45个, 投入援疆资金3.69亿元。 这批项目 将进一步提升受援地教育现代化水平, 切 实改善百姓就医条件。 在产业发展方面, 江苏省将坚持输血 与造血相结合, 按照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用好政策、 双赢发展的原则, 推进两地产业 合作, 重点支持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建设, 优先发展核心区中哈霍尔果斯 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江苏省对口支援 伊犁前方指挥部和受援地将加强项目资金 管理, 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使有限的资金 发挥最大效益, 加强对各类援疆项目和资 金的审计检查, 确保资金安全、 项目安全、 干部安全。江苏首批100个援建项目在伊犁开工

13、4月16日, 同学们在搬运树苗。 当日, 乌鲁木齐市第六届 “百姓植树节” 在达坂城区开幕, 3000多名市民踊跃参 加植树活动, 用实际行动为首府增添绿色。本报记者韩 亮摄本报记者/任佩璐4 月16 日本是周末, 乌鲁木齐市第 七十八中学小学部二年级二班的李霄 洋却起了个大早, 原来, 这天是他期盼 已久的乌鲁木齐第六届百姓植树节开 幕的日子。 11 时半, 李霄洋一家乘坐活动主办 方提供的大巴准时来到乌鲁木齐市达坂 城区东沟乡。 虽说当天最高气温达27, 李霄洋却兴致丝毫不减, 扶树苗、 修整树 坑, 动作像模像样。 李霄洋的母亲肖江燕 告诉记者, 这已经是他们一家三口第3次 参加植树节了

14、, 初衷是想带孩子来感受 植树的快乐, 3年下来, 孩子不但喜欢上了这个活动, 在生活中也更加注重环保 了。 今年, 活动主办方给这家人颁发了 “绿化家园” 先进家庭奖, 拿着大红的奖 状, 李霄洋坚定地说:“为绿化地球作贡 献, 我明年还要来。 ” 招商银行、 甘肃民勤籍老乡联谊 会活动现场彩旗招展、 井然有序, 当天和李霄洋一家一起来到活动现场 的共有3000 多人。 他们中有普通市民, 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有驻乌官兵, 还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搬运树苗、 填 平树坑, 虽说天气炎热, 大伙儿却忙得 不亦乐乎。 68 岁的残疾老人萨依提阿 西木是独自一人来参加活动的, 虽说行 动有些不便

15、, 但他挥锹铲土、 修整树坑、为树苗浇水, 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记者采访时, 他头都顾不上抬地说:“我 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活动, 儿子工作 忙, 我就一个人来了。 也没什么特别的 想法, 就是想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一 点点贡献。 ” 人群中, 几个头戴印有青年志愿者 字样小红帽的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原来, 他们是新疆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 联合会的会员。 会长张强说:“春天到了, 组织同学们来参加植树活动, 一方面想 让大家接受环保教育, 另一方面也能增 强集体的凝聚力。 ” 一天的活动下来, 市民们共栽种了 15000余颗杨树、 榆树等树种。“我为地球添新绿”乌鲁木齐百姓植树节见闻4月1

16、4日, 轮台县哈尔巴格乡两位农民在小麦田里劳作。 去年, 巴 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冬麦播种面积24.49万亩, 目前, 已全面返青, 小麦 出苗整齐, 苗情长势普遍好于常年。确 胡热摄4月15日, 21团实验站上百人参加大田移栽辣椒苗会战。 今 年, 该团推广辣椒、 番茄育苗移栽4.5万亩, 采取人工移栽和机械移 栽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了移栽进度与质量的最优化。王建刚摄各地扫描草莓种植收益可观4月14日, 农户在收获草莓。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湾村设施农 业示范基地种植的10亩韩国 “代锐1号” 草莓已陆续进入首府各大市 场销售。 该示范基地每座大棚每年可产3吨左右草莓, 平均每棚纯收 入5万元以上。本报记者 姚 彤摄温泉4月16日讯 通讯员程琪报道: 13日19时许, 温泉 县查干屯格乡乌兰洪夏尔村文化室里热闹非凡, 该村 “农家夜 校” 正在举行开班仪式。 据了解, 今年查干屯格乡选择乌兰洪夏尔村作为试点, 开 办了 “农家夜校” 。“农家夜校” 每月至少开办一期, 校长由村党 支部书记兼任, 主要由1 名科技副乡长和1 名大学生 “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