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58742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学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学 时:72 学时 学 分:4 学分理论学时:46 学时 实验学时:26 学时面向专业:生科、生技、农学、植物、 课程代码:2100600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专业 先开课程:无 课程性质:必修第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长发育与生殖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生科、生技、农学、植物、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近十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

2、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树木学、花卉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植物学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在学习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在讲授各大类群时,既要指出各类群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同时应注意有关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对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所认识,从而建立起植物界演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3、。在种子植物分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流行的种子植物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国内外植物学发展的新成就,同时,尽可能地多用模型、标本、实物、幻灯片、录像片、VCD、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和具有立体感的教具,增进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二、教学大纲内容二、教学大纲内容绪 论一、植物的多样性二、植物界三、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四、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一)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二)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五、学

4、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建议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思考题:1.自养植物与异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在地球上的作用如何?2.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第一章 植物细胞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二、细胞的化学组成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原生质体二、细胞壁三、后含物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一、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二、有丝分裂三、减数分裂四、无丝分裂五、生长与分化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难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思考题:1.植物细胞器有哪几种?简述其结构和功能。2.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有何意义?第二章

5、植物组织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一、 植物组织的概念二、 植物组织的形成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二、成熟组织及其功能第三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一、复合组织二、组织系统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讨论思考题:1.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导管和筛管各有何区别?2.根据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说明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一、种子的形态和结构二、种子的类型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一、种子的寿命和休眠二、种子萌发的条件三、幼苗的形成和类型重点:种子的基本构造;幼苗类型;明确营养体各部

6、分的来源。难点:种子的萌发。建议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讨论思考题:1.种子萌发后,种子各部分的命运如何?2.试分析种子萌发所需的内因和外部条件。第四章 根第一节 根的功能第二节 根的形态一、根的类型二、根系的类型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第三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一、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发育二、根的初生结构三、侧根的发生第四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三、根的次生结构第五节 根瘤和菌根一、根瘤二、菌根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

7、物根的区别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思考题:1.双子叶植物根是如何进行次生生长的?2.区别单子叶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第三章 茎第一节、茎的功能第二节、芽与枝条一、茎的功能二、茎的价值第二节 茎的形态一、茎的外形二、芽的结构及类型三、茎的生长习性四、茎的分枝方式五、禾本科植物的分蘖。第三节 苗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一、苗端分生组织二、叶原基和芽原基第四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一、茎尖各区与茎的初生生长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第五节 茎的次生生长与茎的次生结构的形成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三、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8、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难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思考题:1.双子叶植物茎是如何进行次生生长的?2.区别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第六章 叶第一节 叶的功能一、光合作用二、蒸腾作用第二节 叶的形态一、叶的组成: 二、叶的形状三、单叶与复叶四、叶序第三节 叶的发生与叶的生长一、叶的形态发生二、叶的生长第四节 叶的结构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三、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五节 叶的衰老与脱落一、叶的衰老二、叶的脱落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讨论思考

9、题:1.从叶的形态结构说明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2.区别禾本科植物叶与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第七章 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关系及其变态第一节 根茎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第二节 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第三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一、根的变态二、茎的变态三、叶的变态第四节 同功器官、同源器官及变态的调控一、同功器官二、同源器官三、变态的调控重点:营养器官的变态。难点:植物体各营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讨论思考题:1.土壤中的水分怎样由根部进入植物体,又从叶表面散失的?从内部结构说明根、茎、叶与此相适应的特点。2举例说明何谓同功器官?何谓同源器官?第八章 花第一节、花的组成与花序一

10、、花的概念二、花的组成和形态三、两性花与单性花四、禾本科植物的花五、花序 第二节 花的形成和发育一、花的形成二、花的发育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一、花药的发育和结构二、花粉粒的发育和结构三、花粉粒的形态和内含物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一、胚珠的发育和结构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一、开花与传粉二、受精作用重点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难点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思考题:1.说明花药壁和花粉的发育过程。2说明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第九章 种子与果实第一节 种子一、种子的形成和结构二、无融合

11、生殖与多胚现象三、胚状体第二节 果实一、果实的发育二、果实的类型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第三节 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第四节 模式植物拟南芥重点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难点难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建议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讨论思考题:1.双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说明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一、植物分类的意义二、植物分类的方法三、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四、植物的命名方法五、植物检索表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一、低等植物二、高等植物重点重点:高

12、等植物各类群的生活史及其特征。难点难点:各类群的生活史。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思考题:1.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说明高等植物各类群生活史的特点。第十一章 种子植物的分类第一节 裸子植物分类一、苏铁纲二、银杏纲三、松柏纲四、红豆杉纲五、买麻藤纲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一、分类原则二、形态学术语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科一、双子叶植物纲二、单子叶植物纲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一、恩格勒学派二、哈钦森系统三、塔赫他间系统四、克郎奎斯特系统重点重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被子植物主要科的识别特征及代表植物。难点难点:被子植物主要科的识别特征 建议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思考题:1.单

13、、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说明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本实验教学以基本技能训练和研究植物形态解剖方法、植物分类的方法为主线,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植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不仅使大学生掌握植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其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实验类型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必开选开验证基本操作综合设计应用创新内容提要

14、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2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2植物细胞(一)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三种质体的观察3植物细胞(二)2细胞的后含物及有丝分裂4 植物组织(一)2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及薄壁组织的观察5植物组织(二)2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及分泌结构的观察6根2根的形态及结构7茎2茎的形态及结构8叶与营养器官的变态2叶的形态结构及营养器官的变态9花2花药的结构、子房胚珠及胚囊的结构10果实和种子2各类果实和种子类型的观察11低等植物2藻类、菌类、地衣植物的观察12高等植物2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观察13被子植物分科2十字花科、唇形科、菊科、禾本科等科及代表植物的观察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实验一(2

15、学时):生物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实验主要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三、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思考题:如何正确的使用显微镜?实验二(2 学时):植物细胞(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三种质体的形态及分布。实验主要内容: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二、质体的观察思考题: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2 你如何识别有色体和花青素?实验三(2 学时):植物细胞(二)实验目的:了解三种后含物的形态分布及鉴定方法,掌握有丝分裂的特点。实验主要内容: 一、后含物的观察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思考题:1 如何鉴别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后含物?2 如

16、何区别有丝分裂的各时期?实验四(2 学时):植物组织(一)实验目的:掌握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实验主要内容:一、分生组织二、保护组织三、薄壁组织思考题:1 列表比较两种保护组织的异同。2 分生组织分为几种类型?实验五(2 学时):植物组织(二)实验目的:掌握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实验主要内容:一、机械组织二、输导组织三、分泌结构思考题:1 比较两种机械组织的异同。2 说明导管与筛管的主要区别。实验六(2 学时):根实验目的:掌握根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的特点实验主要内容:一、根尖的外形及结构二、根的初生结构三、根的次生结构四、侧根的产生思考题:1 根毛与侧根有何不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2 比较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有何异同?实验七(2 学时): 茎实验目的:掌握茎的形态结构。实验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