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史前时代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58465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史前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人类的史前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人类的史前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人类的史前时代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人类的史前时代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的史前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史前时代(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1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主要问题人类的起源 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社会组织的变迁 原始人类的文化2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u 本章重点探讨现代人类的起源以及原始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组织。由于完全缺乏当代的文献资料,而考古资料稀少甚至阙如,有限的资料分布在跨度相当大的时间 和空间中,根据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对原始 人类状况所进行的类推,风险甚至更大。虽然近年来基 因研究成果给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资料,不过对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 限。因此,对于人类的起源以及原始人的生存状态,目 前的科学研究尚不足以作出特别令人信服的结论,很多 结论还是尝试性

2、的,有些还处在推测阶段。3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一、人类的起源(一)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神创论和进化论。 神创论中有中国的女娲创造人类、希腊人的 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和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 ,后两种看法影响犹大。4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进化论的发展:从古代希腊的阿拉克西曼德的人 起源于鱼的理论,古罗马卢克来修关于人类生产工具发展经历骨器、铜器、铁器时代的理论,到近代 林奈、拉马克等人关于动物分类和人类源于类人猿 的理论,再到达尔文进化论,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 类的理论,进化论逐渐臻于完备。但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因为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目前的资料和 理论还不能解释进化过程中的全部问题。5第一章 人类的史

3、前时代阿拉克西曼德关于人类进化的理论:1、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的原素里产生的。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实际上就是从鱼产生 的,人在最初的时候很像鱼。2、阿拉克西曼德说,人最初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他的理由是别的动物很快就能给自己寻找 食物,而只有人需要很长的一段吃奶时期;如果 人一起初就是像现在这个样子,那他是不会存留 下来的。6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二)人与猿的联系和区别人与猿的联系:从身体结构看:猿类躯干和人相 近,骨盆结构比猴子更与人相似,尾椎渐渐消失 ,锁骨发达,肋骨有1213对。人的胎儿最初也 有13对肋骨,后来最后一对消失,才成为12对。生理特征:母猿有月经,且一胎一只,胎儿发

4、育 期为89个月,和人十分接近。刚出生的猿幼子比成年的猿更像人。此外,猿类的寿命也超过一 般动物,可以达到几十年。7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血液:生物化学证明,血缘相距很远的动物,其血液性质也不同,血液性质相近的动物,血缘相对也会比较近。而猿类的血液和人一样, 血型相应地分成A, B, O, AB 等血型。猿类染色体的位置和形态也与人相近,它们像人一样会 得伤风感冒、霍乱、梅毒、伤寒等,症状也相似。在猿的消化道中,有和人类似的寄生虫。8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人与猿的区别:首先,猿手和人手不同,猿基 本上是臂行动物,前肢发达,比后肢也长得多。 猿类大拇指很短,不能和其他4指对握。其次,猿类脚趾长

5、,拇指可和其他4趾分开并拿东西。人类的脚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排,有脚弓,以便 于行走。复次,人的下肢长而上肢短,腿几乎占 了人体高度的2/3,大腿肌肉发达,便于行走。9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猿类正好相反,后肢短而前肢长。行走时需用 力摆动双臂以保持平衡,所以很难进行长距离的 跋涉。再次是语言。人的语言词汇非常丰富,可 以表达各种抽象与具体的概念,是人类相互交流 的基本工具。猿类则只能发出一些比较简单的声 音,目的也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情感。10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人脑和猿脑之间的差 别。人脑比猿脑的先进之处,不仅在于人的脑容量大大超过猿类,更在于人脑内部结构更加复杂,有高

6、度 发达的思考能力,可以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进行 加工,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再通过语言,把自己的 思考表达出来。此外,人类是所有现代生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更加合群,只能生活在社会或群体中。 11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猿类手足与人类手足12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考古学的证据: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猿类化石是 埃及的原上猿。生活在3000万年前埃及北部的热带森林里。到距今约1400万年以前,地球上 出现了最早的从猿到人的过渡型生物腊玛古猿。其生存年代在距今1400万年到距今800万年之间。腊玛古猿有使用工具的迹象,说明形成中的人类已经有了劳动意识。而劳动是人和一 般动物之间的最大差别之一。称腊玛古猿为正

7、 在形成中的人,并不为过。13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直立人: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南方古猿可能 是最早的人科动物,能够用两块石头相互碰撞以制造边缘锋利的工具。直立人大约出现于距 今250万年240万年。他们身高约为1.50米 ,脑容量达800-1200毫升;可以用两手劳动;也许已经有了语言。他们还发明了取火的技术,并利用火来烧、煮食物。14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智人:约距今25万年到10万年前,是考古学 上的早期智人阶段。早期智人的化石分布在欧 、亚、非3大洲。从体质形态看,智人颅顶的 穹隆明显升高,骨壁厚度减少,前额高于直立 人,眼眶不再平直,而约略呈弧形。这些都说 明智人的脑容量有了明显的增

8、大。但智人是否 由直立人进化而来,尚有一定争议。有些学者 认为,智人可能出现于距今20万年前,初与直 立人并存,到距今10万年时取代直立人成为地 球上的主要人种。15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所以,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智人由各地的直立人进化而来,另一种则认为,非洲的直立人进化为智人后,走出非洲并 扩散到世界各地,取代了当地的古人类。按照后者 的说法,则现代人类乃二度走出非洲的那些人的后 代。从距今约10万年到4万年前,为晚期智人阶段。从体形看,他们和现代人没有明显差别,脑容量 几乎一样,前额升高,面部后缩,下巴颏明显。此 时人类足迹遍布全球,并形成了人种。 16第一章

9、人类的史前时代(三)人种的形成和分类划分人种的主要标准是五官和皮肤颜色等外在的特征。在现代世界上,通常认为有三大主要人种: 即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17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蒙古人种:形成于中亚和东亚干燥的半荒漠和草 原地带,现主要分布在北亚、中亚、东亚、东南 亚和美洲,其中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大约5万年前通过今白令海峡的大陆桥到达那里的。蒙古人种 的皮肤棕色或淡棕色,黑色直型发,体毛胡须稀 少,鼻宽度中等。18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欧罗巴人种:大约形成于南欧、北非和西南 亚地区,皮肤呈白色或略白色,有的为棕色 。波型发,发色金黄或黑褐,鼻窄而高,体 毛胡须浓稠。现分布在欧洲、

10、美洲、北非、 西亚和印度等地。19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尼格罗人种:大约起源于非洲东北部,澳大利亚 人种则可能出现在南亚地区。皮肤为深棕色,体毛胡须少,卷曲发型,窄头型,宽鼻。现分布在 非洲的中南部、东部、大洋州、印度南部、斯里 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20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四)语言和语系如今世界上有2000多种语言,按照关系可分为若干语系,其中主要有塞姆哈姆语系、印欧语系 、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等。塞姆哈姆语系主要分布在非洲、阿拉伯半岛和西亚一带。印欧语系主 要分布在西亚、南亚、欧洲等地,后来扩展到非洲 、美洲和澳洲。阿尔泰语系分布在中国、蒙古、中 亚、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等地

11、。汉藏语系主要分 布在中国、越南、东南亚和南亚等地。21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四)语言和语系如今世界上有2000多种语言,按照关系可分为 若干语系。目前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七大 (或九大)语系: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阿尔泰 语系, 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 加索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 语系, 南亚语系)一、汉藏语系1 汉语族 2 藏缅语族 3 侗族 4 苗瑶语族(有争议)22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二、印欧语系1 日尔曼语族 2 罗曼语族 3 凯尔特语族 4 波罗的语族 5 斯拉夫语族 6 印度-伊朗语族 7 阿尔巴尼亚语 8 阿美尼亚语 9 安纳托利亚语支 1

12、0 吐火罗语三、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1闪语族,包括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2含语族,包括古埃及语、豪萨语, 日语(存疑,也有意见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或不属于任何语系 ) 23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二、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24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一)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的石块和棍棒。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把一些比较大的石头拿来,和另外的石 头相碰撞后,在一头产生相对锋利的刃口,而 另一头仍然是原来的样子,便于手握。25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狩猎和采集:人类不事生产,狩猎和采集是他们的 主要活动。狩猎颇不容易,为乞求狩猎成功,原始人常借助巫

13、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石窟中,人 们发现了原始人所画的150多头风格各异、颜色不同的野牛、野猪、野鹿等动物;在法国南部的拉斯 科洞窟中,有一个长达180米的大厅和隧道,洞壁和洞顶上也画满了各种颜色的鹿、牛和奔跑着的野 马。在这些洞窟中并没有发现生活的遗迹,所以它 们很可能只是原始人作法的场所。采集主要是妇女 的工作,包括各种可以食用的植物的果实。26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对旧石器时代 的人类具有重大影响。据推测,元谋猿人已经开始用火,北京人肯定已经会使用火而且会保存火 种了。欧洲猿人用火的历史也可以推到75万年前。火的使用,给人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取暖手段 ,扩大

14、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寒冷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减少;火还是人类保护自己、对付野兽 的重要手段。最后,火还给人提供了锻造武器的 重要手段,使人类制造工具的技术不断进步。27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骨针拉斯科洞窟壁画28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二)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延续约5000到6000年的时间。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变得更加小巧,复合工具大量 增加。29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畜牧业的产生:随着狩猎的发展,人类开始驯养 动物。考古资料证明,西亚地区是最早驯养动物的 地区,在公元前12000年的伊拉克帕勒高拉遗址中,狗是唯一被驯养的家畜。驯养绵羊最早的证据是

15、公元前9千纪的沙尼达遗址。山羊为公元前7千纪。 猪的驯养要到公元前6千纪。最早的家养牛出现在 土耳其的哈希拉尔,属公元前7千纪。至于马和骆 驼,则是在公元前3千纪即人类的相当一部分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才在小亚细亚和中亚以及非洲的沙 漠草原上驯养成功。30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农业的发明:农业最早的发源地可能是西亚地区。 公元前9千纪,人类开始人工种植原大麦,同时也培育出其他一些谷物以及果树,并驯养了牛、绵羊等 动物。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东南边缘地带的人驯养了 部分动物,西非的人类独立种植了甘薯等农作物。 印度、中国和中南美洲是另外几个独立的农业发源地。印度人培育出了棉花、水稻等重要农作物,中 国人培

16、养的有麦、粟、稷、水稻等。美洲的印地安 人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等,传入欧洲后,今天几乎 成了西方人的主食。31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农耕畜牧的意义:使人类有可能摆脱过去那种为 寻找食物而四处奔波的日子,转向定居。农业的 产生,还意味着男人逐步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 者。它保证了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使人口迅速 增长。32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原始畜牧业与原始农业(最初的放牧者似乎为男性,收 割谷物者为女性,因此,农业有可能是妇女发明的)33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原始群和血缘家族:人类在形成时期的社会组织 大概是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过着群居的生活 。在这种时候,性关系是紊乱的,也无所谓家庭, 孩子大概会跟随母亲。人类发展的下一阶段,大概 是血缘家族。在这个时期之初,人类可能已经禁止 了原始群时代杂乱的性关系,只允许同辈分的人之 间发生性关系。后来进一步禁止了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