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58193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egfr_3和tfpi的作用及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 EGFR23和TFP I的作用及关系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兰州730000) 董 娟 王秀华摘 要 目的:观察V EGFR2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患者血浆TFP I抗原含量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V EGFR23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定量,用EL ISA法检测患者血浆TFP I抗原含量。结果:宫颈鳞癌V EGF2C表达阳性,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其V EGFR23灰度值显著降低、TFP I水平显著增加, 两者在鳞癌组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V EGFR23灰度值与TFP I水平在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方面呈负相关。结

2、论: V EGFR23与血浆TFP I共同作用增加宫颈癌淋巴道转移可能,它们是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有效诊断、 预测指标。主题词 宫颈肿瘤? 病理生理学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 糖蛋白类? 免 疫学 免疫组织化学V EGFR23作为V EGF受体家族的一员与肿瘤的生长、 浸润、 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1,其参与多种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研究结果不一。TFP I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血浆外源性调节糖蛋白,参与凝血调节,而新近发现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增殖、 浸润、 转移相关2。 但它们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目前鲜有报道。本试验探讨二者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 治疗及预测宫颈癌淋巴

3、道转移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1 标本的选择 19962003年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一、 第二医院病理科收集的妇产科手术切除或活检及血液标本共78例,其中包括宫颈鳞癌49例,腺癌9例,正常宫颈10例,慢性宫颈炎症1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经过任何治疗。组织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并行病理诊断,血液标本抽空腹静脉血,抗凝,分离血浆, - 20冻存。采用F IGO 1995年修订的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 按照第5版妇产科教材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2 方 法2. 1 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法:应用博士德公司提供的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每次染色都设阳、 阴性对照,V EGF2C、V EGF

4、R23多抗浓度均为1: 100。采用L euzx2F 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癌组织内阳性管腔、 上色癌组织及周围独立内皮细胞簇,每个标本随机取10个视野取平均灰度值。灰度值越小说明阳性反应程度越高,即V EGFR23表达量越高。2. 2 EL ISA法测血浆TFP I水平:应用EXL2800全 自 动 酶 标 仪,美 国AD I公 司 的EL ISA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TFP I抗 原含量。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8. 0软件,对所得各组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 方差分析、 2检验和相关分析。结 果1 免疫组化结果 V EGF2C在正常宫颈中阳性反应弱,在慢性炎症宫颈中阳性反应增加,在宫颈癌

5、组织中阳性反应显著增加。V EGFR23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浆内和细胞膜上。正常宫颈组织和慢性炎症宫颈组织中阳性反应较弱或无阳性反应。宫颈癌组织中V EGFR23阳性脉管数量增加,大部分肿瘤细胞呈明显阳性反应,部分基质也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2 不 同 临 床 病 理 指 标 的 宫 颈 组 织 中V EGFR23表达及血浆TFP I水平结果 宫颈鳞 癌V EGFR23阳性率在不同的年龄、 病理分级、 临床分期、 肿瘤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宫颈鳞癌组中V EGFR23阳性率比其它三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TFP I水平在鳞癌和腺癌

6、中高 于正常和慢性炎症宫颈(P 0. 05), TFP I水平在淋 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V EGF2C表达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94. 2247. 98 0. 05235. 3399. 12 0. 0540603363. 63 138. 5546. 70 199. 4761. 22 60977. 77 120. 8758. 48 264. 2863. 42 病理分级 高分化1952. 63 0. 05120. 4354. 59 0. 05260. 5393. 29 0. 05 中分化2373. 91 127. 8653. 71 192. 6472. 82 低分

7、化771. 42 150. 8521. 92 233. 33102. 61 病理类型 鳞癌4965. 31 0. 0590. 6739. 05 0. 05109. 9350. 14 0. 05122. 3155. 58 0. 05274. 66103. 23 0. 05 43070. 00 132. 6947. 66 251. 4174. 63 临床分期 Ia875. 00 0. 05148. 0454. 49 0. 05270. 32112. 67 0. 05Ib1770. 59 126. 6746. 84 194. 47100. 01 IIa1861. 11 118. 9756. 35 2

8、45. 58113. 32IIb650. 00 138. 5335. 91 209. 29111. 02 讨 论1 V EGFR2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淋 巴管系统在调节体液容积和免疫功能方面有着重 要的作用,淋巴管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也在其中3。目前的研究表明V EGF2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它是特异的 淋巴管生长因子,主要由瘤细胞产生及脉管内皮 细胞产生,刺激淋巴管增生从而促进肿瘤淋巴管 生发和淋巴道转移。V EGFR23是淋巴管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特异V EGF2C酪氨酸激酶受体,V EGF2C只有与之结合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它们共 同在淋巴管生发中起重要作

9、用。部分文献表明,V EGFR23是唯一的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志物,主 要分布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中,调控生理、 病理状态 下的淋巴管生长,是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重要 调控因素4。也有部分实验表明V EGFR23不仅 在淋巴管内皮中有表达,而且在血管内皮和癌细 胞甚至肿瘤基质中也有表达3, 4,并认为肿瘤诱导505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6月第33卷第6期肿瘤脉管表达V EGFR23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就使V EGFR23成为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的 共同标志物,这可能是由于淋巴管来源于先前存 在的特殊血管内皮细胞。少数人认为可溶性的V EGFR23是潜在的V EGF2C信号抑制剂,它阻 滞淋巴管的

10、生发并导致已形成的淋巴管退化5。 检测结果示V EGFR2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反 应显著增加,V EGFR23不仅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 胞,而且也表达于血管内皮和肿瘤细胞,且其表达 与年龄无关,与癌组织来源于鳞状细胞显著相关,即宫颈鳞癌组中的V EGFR23表达显著高于其他 组(P 0. 05)。从而证明随着肿瘤诱发产生的V EGFR23的升高,癌周脉管数量增加使宫颈癌淋 巴道转移的机率增加。故V EGFR23不仅可以作 为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诊断指标,也是预测其发生的良好参数。2 TFP I水平在宫颈癌中意义 恶性肿瘤细 胞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止凝血功能,而后者的改 变可导致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型

11、和活性改变,而 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 浸润与瘤细胞迁移2。TFP I是一种生理性的抗凝糖蛋白,与因子?a形 成复合物,并抑制?a活性, TFP I? ?a复合物与 a?TF复合物形成?a?TFP I? a?TF四聚体, 抑制a?TF活性。正常人血浆TFP I水平基本稳 定。文献提示癌细胞合成TFP I,其表达量与细胞种类及是否转移有关,恶性肿瘤引起TFP I抗凝 作用依赖物质TF过度表达和癌促凝物质(CP)激 活反馈性TFP I释放增加6。TFP I主要来自脉管 内皮细胞,肿瘤生长使脉管壁受损, TF升高促进TFP I作用发挥。通过测定血浆TFP I水平发现上 皮来源的鳞癌、 腺癌TFP I明

12、显升高,且在鳞癌组 中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V EGF2C 表达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值分别 0. 01、0.05、0. 05)。进一步提示血浆TFP I水平对宫颈癌 的发生、 发展有一定作用,对监测宫颈癌有实际意义,可以作为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3 V EGFR23与TFP I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淋 巴道转移中的意义 V EGFR23灰度值与血浆TFP I水平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呈负相关,说明 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中V EGFR23表达量与血浆TFP I水平一者随另一者升高。M eada K和M urray JC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二者都由脉管内 皮细胞产生,前者作用于癌细胞转移的

13、通道,即产 生新的淋巴管,而后者作用于癌细胞本身使其表 面抗原表型和活性改变而易于发生迁移1, 2,它们是作用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两个不同环节并相互 产生影响,而两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及机制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故两种检测手段联合应用可以更加 客观准确地诊断、 预测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发生, 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转移的有力指标,进一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1 M eada K, Chung Y, Ogawa Y,et al.Prognosticvalu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expressionin gastric carcinom

14、a. Cancer, 1996, ; 778582 M urray JC. Coagulation and cancerJ. Br J Cancer ,1998; 64(3)4223 Saaristo A ,Karkkaainen M J, A litalo K,et al.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targetedtreatment of lymphedema. A nn N Y Sci, 2002; 979944 Salven P, M ustjoki S, A litalo R,et al.V EGFR23and CD133

15、 identify a population of CD34+lymphatic?vascular endothelialprecursor cells . Blood , 2003; 101(1)1685 M akinen T, Jussila L , V eikkola T,et al.Inhibitionof lymphangiogenesis w ith resulting lymphedema intransgenicm ice expressing solubleV EGF receptor23.N atM ed , 2001 ; 7(2)1996 汉建忠,李俊成,贺石林.组织因子

16、途径抑制物J.国外医学 生理、 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5; 15(1)1(收稿: 2004202223)作者书写数字须知本刊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公历世纪、 年代、 月、 日、 时刻和计数、 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 “1, 329. 476, 5” 应写成 “1 329. 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 页数、 部队番号、 仪表型号、 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 5%95%不要写成595% , 50. 2%0. 6%不要写成50. 20. 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 4cm3cm5cm ,而不写成435cm3。本刊编辑部 605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6月第33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