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渠道流量推算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7451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渠道流量推算(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一、渠道流量概述 1、设计流量l 在灌溉设计标准下为满足灌溉要求而要求的最大流量 l 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 l 是确定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2、最小流量设计标准下,渠道发生的最小流量 出现最下灌水定额时发生; 用于水位校核和节制闸位置确定 发生最小流量时,如果下级渠道最小流量时水位低于 上级渠道水位,不需要节制闸,否则需要节制闸抬高 水位保证下游正常取水。 当最小流量过小时,可通过缩短灌水延续时间的方法 增加之。返回3、加大流量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出现的附加流量而将设计 流量适当扩大 灌溉面积扩大 种植结构调整 降雨径流 用于渠道堤定高程确定返回二、渠道水量损失

2、1、水量损失的原因l渠床渗漏 l闸门漏水 l渠道退水 l蒸发损失 l人为因素2、影响水量损失的因素工程质量 渠道土质 、衬砌材料 管理水平 我国0.5左右,每年渗漏水量约2 000亿m 3 。 节水规范: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 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井灌区采用渠 道防渗不应低于0.9,采用管道输水不应低于0.95 。 国外先进国家可达到0.70.8以上3、水量损失计算A土壤透水系数 m透水指数 Qn渠道净流量 渠道流量越大,损失比例越小 集中轮灌的依据。 若考虑地下水顶托或渠道防渗时,需乘修正系数或折 减系数。渠道毛流量计算Q毛Q净Q损Q损LQ净 渠道的设计流

3、量是渠道的毛流量。4、利用经验系数估算输水损失1)渠道水利用系数 c=Qn/Qg C-channal,g-gross, n-net 反映一条渠道的损失情况,或同一级渠道的平 均损失情况 2)渠系水利用系数 s=干支 反映灌溉渠系的损失情况3)田间水利用系数 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与末端固定渠道放水量之比。 与灌水方法和田间工程状况有关; 是反映灌水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f=A*m/W净 4)灌溉水利用系数 水fs三、渠道工作制度1、续灌 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渠道连续输水 干渠、支渠多采用续灌 优点: 可以使得用水单位受益均匀 避免水量过于集中,减少渠道规模,便于组织生产2、轮灌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

4、水延续时间内轮流供水 一般用于斗渠和农渠 在发生最小流量时(支渠流量较小时),支渠可能轮灌 优点 缩短渠道的输水时间,水量集中,减少水量损失 田间渠道流量大,利于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水效果n缺点 渠道流量大,工程量大 影响渠道的均衡受益四、渠道设计流量推算1.轮灌渠道;流量推算 1)根据轮灌组划分,自上而下确定末级续灌 渠道的田间净流量(不计水量损失需要的流 量) A:末级续灌渠道一般为支渠 Q支田净=A支q设B:确定支渠控制的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 轮灌中只有部分农渠同时供水 Q农田净Q支田净/(nK) C:自下而上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渠道的净流量等于其控制的同时灌溉的下级渠道的 毛流量之和

5、该渠道的设计流量净流量渠道损失水量 损失水量可用经验公式计算,亦可利用经验系数估 算,得到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D:对于支渠较多的灌区,可选 典型支渠进行计算其支渠水利用 系数,作为扩大指标,求其他支 渠的设计流量Q支渠Aq/n支水2、续灌渠道设计流量推算续灌渠道流量可由下级渠道毛流量自下而 上推算 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水量损失 续灌渠道由于各渠段流量差异较大,一般 采用变断面形式。 设计举例:P103渠道流量推算举例P1041。计算典型支渠以下斗、农渠设计流量 A 支渠田间净流量0.864 B 农渠田间净流量和农渠净流量 C 农渠毛流量 D 斗渠净流量和毛流量 2。 典型支渠净流量和毛流

6、量 设计净流量 计算长度3、典型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n支,水Q支田净流/Q支毛 n支,水 n支 nd斗 n农,水 n田4、计算其他支渠的设计流量5、计算干渠的设计流量 各渠段设计流量不同,断面亦应有变化五、渠道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1、最小流量 以设计灌水率图中最小的灌水模数确定 计算方法系统 2、加大流量 Qj=JQd第四节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纵横断面设计,除满足输水、配水要 求外,还应满足渠床稳定要求。 纵向稳定:通过控制渠道底坡实现 平面稳定:控制宽深比 一、设计原理: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二、梯形渠道设计方法设计要求:工程量小 A:流量一定时,过水断面最小(挖方量小) B:过水断面一定时,

7、通过流量最大。 若考虑衬砌费用,应为湿周最小。 思考:填方渠道时,最优断面是否工程量最小? 最佳断面 满足A、B条件的横断面 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 联系的。(一)梯形渠道设计参数确定1、渠道比降i 尽量使i与地面坡度一致 满足渠床稳定要求 小于不冲流速 大于不淤流速:多泥沙河流不许考虑。 随着渠道设计流量的减少,底坡逐渐增加 干渠、支渠较缓,斗渠、农渠陡 抽水灌区和平原灌区,渠道底坡宜缓 扩大灌溉面积 减少提水成本 南水北调平坡渠道、河套灌区2、渠床的糙率系数n1)影响因素 衬砌材料 施工质量 是否有杂草等 2)选择不当可能产生的后果 A :n偏大 B: n偏小3、渠道边

8、坡系数m边坡水平投影/垂直投影 与渠道土质、深度有关 大型渠道需要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后确定 滑坡 渗透压力破坏4、宽深比渠道底宽与设计水深之比 选择时考虑因素 A工程量小 大型渠道一般不用最优断面 B 断面稳定 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C 通航、养殖等其他要求。5、不冲和不淤流速1)不冲流速 稳定渠道允许的最大平均流速,称为不冲流速 与渠床土壤质地、水流含沙量等有关 由试验确定或经验公式估算 VKQ0.1 2)不淤流速 渠道挟沙能力随流速减小而降低,当流速达到一 定程度时,泥沙开始沉积。泥沙将沉而未沉时的 流速为临界不淤流速。(二)渠道水力计算1、确定渠道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底坡i、边坡m、糙率

9、n 不冲、不淤流速Vcs、Vcd 2、选择底宽b,确定水深h 3、进行流速校核 4、如果流速不满足稳定要求,重复2步骤渠道设计方法的改进1、试算法 从小到大试算水深,直至水深所对应的流量等于设计流量 REAL M, N, I,B, X,R,h READ(*,*) M,N,I,B,Q DO 100 H=0.05,10,0.01 A0=(B+M*H)*H X=B+2*SQRT(1+M*M)*H R=A0/X Q0=A0*R*(2/3.0)*SQRT(I)/N EABS(Q0-Q)/Q0 IF(E.LE.0.001) GOTO 200 100 CONTINUE WRITE(*,*) H=,H END

10、2、迭代公式(梯形渠道)迭代法程序REAL M, N, I,B, A, X,R,C,h WRITE(*,*)INPU M,N,I,B,Q IN ORDER READ(*,*) M,N,I,B,Q E=0.1 H1=0.5 K=0 A=(Q*N)*0.6/I*0.3 C=2*SQRT(1+M*M) 100 IF(E.GT.0.01) THEN H2=A*(B+C*H1)*0.4/(B+M*H1) E=ABS(H2-H1)/H1 H1=H2 K=K+1 GOTO 100 ENDIF WRITE(*,*) H=,H2 WRITE(*,*) K=,K END(三)渠道过水断面以上部分设计1、渠道加大水

11、深 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 渠道底宽已经确定。 2、安全超高 防止风浪引起的漫溢而在加大水位以上的超高 H0.25hj+0.2 3、渠道堤顶宽度 方便管理 满足交通要求,按照道路设计 生产道、田间道、支道三、渠道横断面结构1、挖方渠道 坡面防护(水土保持) 深挖渠道采用复式断面 便于施工、汇流2、填方渠道 填方渠道稳定性差 预留沉降量 排水降低浸润线3、半填、半挖渠道 可以充分利用弃土,减少运输和水土流失,是最佳形 式; 挖方量要考虑一定的沉降预留量(1030)四、渠道纵断面设计 (一)设计目的 满足流量要求(和横断面设计结合,i选择) 满足水位控制要求 根据灌溉要求确定渠道空间位置 (二)设计

12、任务 确定不同桩号的设计水位、最小水位和渠顶、渠底线、 地面线; 根据堤顶和地面线位置确定渠道位置选择是否合适 若渠道多为填方或填方过高,则可能是渠道位置选择过低,或者 渠道底坡过大; 确定渠道建筑物的位置 根据上下游水位确定是否需要建筑物;如水闸、迭水、渡槽等等(三)设计步骤1、渠道水位推算 水位要求:满足支流灌溉 控制点A0确定的原则: 渠道缓于地面,渠道进水口最难灌,取渠首处高程 渠道陡于地面,渠道末端最难灌溉,取渠尾部高程2、纵断面图绘制(简)内容:五条线、建筑物、水头损失。 步骤: 1、地面高程线 2、建筑物位置和符号 3、设计水位线 4、渠底线(平行设计水位线减去设计水深) 5、最

13、小水位线(渠底最小水深) 6、堤顶线(渠底线加大水深超高) 7、桩号和高程3、水位衔接(1)同级渠道不同渠段水位衔接 A 上下段渠道流量差别不大时,调整渠道宽深比,使其 水深一致。 可以同时调整,或调整下级渠道; 减小底宽、底坡均可增加下游水深。 B 上段渠道水位足够时,以下游渠段确定上级渠道渠底 。 确定下段渠道渠底和水深,下段渠道与上段渠底平齐(较少) C上游渠道水位较低无法抬高时,需要抬高下游渠底( 不超过15-20cm)(2)建筑物前后水位衔接 A较短的建筑物(图中是点)可将局部水头和 沿程水头损失一并考虑,在建筑物中心位置集 中扣除 B 建筑物较长(图中标注长度),在其进出口 和长度

14、方向上扣除局部和沿程损失(图) C跌水可用垂线连接(3)上下级渠道水位衔接A、以设计水位为准,上级渠道水位高于下 级渠道; 上级渠道设计水深高于下级渠道设计水深,满足支流 要求; 若发生最小流量,相应水位可能无法满足支流引水要 求,需要节制闸 B 以下级渠道最小水位为准,抬高上级渠道 最小水位;多余水头采用进水闸消除。 抬高渠首水位 减小渠道底坡第五节 渠道防渗一、渠道防渗的意义 (一)优点 1、节水、节能,降低成本 2、提高输水速度 3、减少维护费用(淤积少、稳定、杂草少) 4、控制盐碱化 (二)缺点 1、减少地下水补给 2、破坏生物多样性(水生动植物减少) 3、破坏环境(自净能力降低)二、防渗措施1、土料防渗 2、混凝土防渗(最常用形式) 3、砌石 4、砖砌 5、沥青(伸缩性,天荒坪蓄能电站用) 6、塑料等三、U型混凝土渠道1、形式: 下部半园,上部为稍微向外倾斜的直线段 2、优点 接近最优断面,输水输沙能力强,用才少; 整体性好,抗冻胀破坏能力强; 3、设计 求圆弧半径和设计水深 采用P131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