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7451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之二第一卷第一卷(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0 分分)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7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 1 中,阴影表示黑夜,则 P 点的白昼长是 A20 时 B16 时 C12 时 D14 时 2图 2 中三根曲线表示的是某日三个地点 abc 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两地不一定都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Bb 地纬度高于 c 地 Cb 地纬度与 c 地纬度之间有极昼现象 D此时为 6 月 22 日或 12 月 22 日

2、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 3) ,完成 3-4 题: 3、下列说法正确是: A此时,南北印度洋洋流的环流方向是一致的 B此时,马赛处在温和少雨季节 C此时,南极洲上空臭氧洞出现的面积最大 D此时,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的忙季 4、图中 P 岛刮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摩纳哥(位于法国的东南部)的气候特点是: A、春季少雨,多沙尘暴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四季湿润凉爽、年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 雨 读下列四幅图(图 4) ,完成第 68 题:pN图 1太阳高度小时24180126图 2100510101010P图 3300E 10

3、0E 1100E 900E甲 乙 丙 丁a b dc图 46、a、b、c、d 四地区重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棉花、水稻、甜菜、黄麻 B、棉花、葡萄、甜菜、黄麻 C、咖啡、相橘、葡萄、棉花 D、茶叶、葡萄、花生、茶叶 7、甲、乙、丙、丁四地区北回归线经过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甲、乙、丙、丁四地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震级是指地震本身的能量大小;烈度是地震对地表性质的破坏程度,结合表 1,完成 911 题: 表 1:震级,震源深度、烈度之间的关系震源深度烈度震级5(km)1015203543.5346

4、.55.554.55876.5669.58.587.5711109.5981211.51110.59、有关震级、震泊深度、烈度说法正确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且有多个震级 B、在震源深度不变的情况下,震级越大,则烈度越小 C、5 级地震的烈度一定小于 6 级地震的烈度 D、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深,则同地区烈度越小 10、若甲地(300N,1350E)位于震中,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以 8.0 千米/秒的速度向 外传播,则乙地(250N,1340E)有震感大概在地震发生后多少秒时间内: A、55 秒 B、65 秒 C、75 秒 D、85 秒 11、下列地区发生的地震与日本北海道位

5、于同一地震带内的: A、土耳其地震 B、伊朗地震 C、阿富汗地震 D、西雅图地震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 ,当代世界“迁都”及“迁都之议”盛行,其原因复杂多样。 完成 1213 题。 12、下列“迁都”或“迁都之议”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伊朗朝野正在讨论迁都,以避地震灾害 B、德国将首都从波恩迁往柏林,是因为东部经济更发达,文化氛围更好 C、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主要是为了开发内地 D、韩国正讨论把首都汉城南移,是为了海运便利 13、一个国家朝代更替,往往也伴随着首都的迁移,我国的六大古都现在大多位于下列哪 两大铁路沿线: A、京沪线、京广线 B、陇海线、京广线 C、陇海线、京

6、沪线 D、京沪线、沪杭线 结合非洲大陆西海岸洋流,完成第 1415 题: 14、有关该洋流的流向说法不正确是: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低纬流向高纬C、自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D、自高纬流向低纬 15、有关该洋流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是: A、促使沿岸沙漠形成,使气温年较差变大 B、与同经度赤道地区海域相比,回归线附近水温偏低,盐度偏低 C、促使沿岸沙漠分布的纬度范围增加 D、促使海水上泛,形成著名大渔场 结合有关山脉知识,完成第 1617 题: 16、下列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界山的是: A、秦岭 B、长白山 C、雪峰山 D、武夷山 17、有关山地的坡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山

7、地的南坡一定是向阳坡 B、南半球山地的南坡一定是背阳坡 C、北半球中纬度山地的西南坡一定是迎风坡 D、南半球中纬度山地的东坡有可能是迎风坡 下表为山东西北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资料(表 2) ,完成 1820 题:表 2利用方式燃料饲料肥料工艺草编自然腐烂其他百分比 (%)50133920518、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特点的说法,正确是: A、利用方式多样,利用结构合理 B、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C、利用过程中兼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D、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料”相争的矛盾 19、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 A、玉米秆 B、小麦秆 C、棉花秆 D、水稻秆 20、结合秸杆

8、的综合利用,该县可发展: A、资金密集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初级产品加工工业 D、能源加工工业(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只选一项 且选对者得 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04 年中国共生产了 510 万辆汽车,2005 年有望增加 20%,至 600 万辆,有可能成 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完成 2122 题: 21、汽车生产量居世界前二位的国家是: A、法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22、我国汽车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A、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场发展空间不

9、足 B、国内市场小,国际竞争力弱 C、能源消费紧张,进口量逐渐增大 D、国内公路建设发展缓慢,路面状况差 图 5 表示的是德国城市间 1993 年旅客流量图 5在 100 万人以上的客流图。完成第 2324 题。23.关于图 5 的叙述正确的一个是: A德国城市的布局,由于首都规模特别大,形成以首都为中心特别集中的布局形式。 B由于从汉堡到慕尼黑的旅客很多,因此利用莱茵河运送旅客,河运得以发展。 C由于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城市分布比较密集。 D由于过去德国东西分治的影响,德国南北方向交通水平超过东西方向。 24现在德国城市间旅客流动的主要交通形式是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10、图 6 是 1990 年前后中国在国外的侨民人数(推算)以及在所在国所占的比例。图中表 示的是华裔人数在前 5 位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表 3 是 1968 年和 1998 年,在日本的中国籍人人数按出生地排列前 6 位的情况。完成第 2526 题。25其中序号与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 B泰国 C马来西亚 D新加坡 26关于对表 3 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68 年时的出生地表现的比较集中,1998 年比 1968 年更集中。 B1968 年时,来自华南的占一半,1998 年时来自华南的人,人数增加,但比例降低。 C19681998 年间,来自东北地区的在日华

11、人的增加使得在日华人的增长率上升。 D1968 年和 1998 年的统计表显示,在日华人人数居前 6 位的省仅限于沿海地区。 27下列有关文化与地理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文化要素的部分特征受自然环的影响 B文化只是出现在人类社会某个阶段的现象 C文化是地理学始终需要探究的领域 D.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8据调查,我国使用手机发短信是从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逐渐向其他人群扩散的。 这种文化扩散属于 A等级扩散 B. 迁移扩散 C. 扩展扩散 D. 刺激扩散 29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 陆地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12、C 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D 海底锰结核属于可再生资源 30与植被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 沙尘暴 B 泥石流 C 水土流失 D 台风 出生地 人数(百人) 比例() 出生地 人数(百人) 比例() 福建 62 26.5 上海 410 17.7 广东 53 22.7 黑龙江 338 14.6 江苏 45 19.2 辽宁 258 11.1 浙江 29 12.4 福建 236 10.2 山东 19 8.1 北京 185 8.0 河北 6 2.6 吉林 175 7.5 其它 20 8.5 其它 717 30.9 合计 234 100 合计 2319 100 图 6表 3第二卷(

13、非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共 80 分)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80 分) 31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图 7) ,完成下列各题。 (18 分) (1)武汉位于 江与 江的交汇处; 重庆位于 江与 江的交汇处。 (2)陇海铁路线经过的城市在图中标出的有。 (3)试分析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特点: ; 原因: 。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这主要考虑了、 、 等指标。 试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原因: 陆地面积与地形: ; 气候: 。32读图 8,完成下列各题:(16 分) (1)图中 a、b 两根经线的经度分别是 、 。 (2)图中 c、d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约是 km。 (3)图中 e 港的名称是 ;其建港的最大 水文优势是 ,原因是 。 (4)f 地的植被类型是 ; g 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3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许多。填写下表 4:(12 分) 城市区位因素的具体分析耶鲁撒冷阿伯丁株洲巴西利亚黄山上海图 71800abcdefg图 8表 434图 9 表示韩国、中国大陆、日本与香港的相 互贸易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8 分) (1)图中 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