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目目 录录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1、勘察目的和任务2、勘察依据三、勘察工作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2、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3、工作时间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概述2、地质岩土概述3、水文地质情况4、场地土对基础的腐蚀性评价五、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分析1、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2、场地土液化判定3、场地稳定性分析六、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七、结论与建议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附图表1. 建筑物勘探点平面位置示意图 1 页2. 工程地质剖面图 2 页3. 钻孔柱状图 8 页4. 勘探点一览表 1 页5.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1 页6.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1 页7. 地层统计表 1 页8. 土质试验成果总表 1 页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阿巴嘎旗综合楼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岩土土工工程程勘勘察察报报告告(详细勘察)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受甲方的委托,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投资建设的“阿巴嘎旗综合楼”进行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场地位置:由甲方现场指定2、工程规模和特征:拟建阿巴嘎旗综合楼 2F,东西 长 100.0m,南北 宽 15.0m,砖混 结构,拟采用条形基础详细尺寸见平面图二、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二、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1、勘察目的和任务本次勘察工作为详细勘察阶段,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勘察工作主要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明场区内地形、地貌,拟建物范围内地层结构、性质、厚度、分布、成因等,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岩土工程参数值;②查明场区内地下水埋深情况、类型和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③查明场区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其成因、分布范围、程度等,提出 整治方案建议;④判定场地土有无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存在,并提供处理方案;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 -⑤判定场地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场地土标准冻深⑥对场地稳定性、均匀性做出评价,提供合理适宜的地基基础建议方案2、勘察依据 ⑴勘察合同及建筑物平面图;⑵规范及规程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2008 年版)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CECS99:98);《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岩土工程勘察》DBJ03-23-2006 等。
三、勘察工作三、勘察工作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工程,由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场地为三级场地,地基属三级地基,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2、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工程性重要等级,在拟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建物周边内共布置钻孔 8 个,孔深为 7.50m~7.80m,共完成钻探总进尺 60.70m,采集土试样品 17 件,均为散样,进行野外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 17 次,钻探使用 DPP—100 型钻机回转钻进,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做到变层即提钻取样,无变层则定深取样,及时描述记录地层,对各层土进行现场原位测试,同时在代表性土层 采取 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综合确定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各项成果图表、数据统计表采用理正 GICAD(8.01 版)计算机软件输出;各项工作均满足本勘察阶段的有关规范规程要求 3、工作时间外业钻探时间:2010 年 6 月 16 日,室内土工试验完成时间:2010 年 6 月 17 日,室内资料整理时间:2010 年 6 月 18 日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位置和地形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东邻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西与苏尼特左旗交界,南与正兰旗毗邻。
勘探点位由甲方现场给定,本次勘察工作采用假设标高,以ZK5 为假设高程,假设该点高程为 1000.00 米,各孔口高程在999.68m~999.84m 间,高差约 0.16m,在地貌上场地属于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地貌2、自然地理概况阿巴嘎旗深处中温带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平均积雪期 189 天,平均积雪厚度 3-5cm,夏季温凉短促,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 -且日较差较大年均温 0.7℃,且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递减年内最热月为七月,月均温 20.4℃,最冷月为一月,月均温-22.0℃极端高温 39.1℃,极端低温-42 .2℃盛行偏西风,仅 6、7 月是东北风,年均风速为 3.5 米/秒,最大为 5 米/秒全年大风日数在 70 天以上,中北部地区约 83 天以上,最多时可达一百多天该地区日照充足,光能较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时数3126.4 小时,5 月份日照时数达 308.3 小时,平均日照时间为10 小时,12 月份日照时间最少,平均日照不到 7 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较多的地区全旗自然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年均降水量 244.7mm,其中夏季降雨量占 69.8%,在地区分布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
2、地质岩土概述经本次勘察,各钻孔揭示之地层,根据地质成因及岩土性质特点,现将勘探深度内出露的地层划分为三层,自地表以下分别描述如下:① 耕表土:褐色,松散,稍湿,含有植物根系及砂质颗粒,厚度约0.30m~0.50m② 粉砂: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颗粒较均匀,粘粒含量较大,局部段粘粒成团,顶板埋深约 0.30m~0.50m,底板埋深约1.70m~2.0m厚度约 1.30m~1.60m该层层位稳定,分布连续,标准贯入锤击数 7~11 击,平均锤击数为 9.1 击,参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 -③ 细砂:浅黄色,稍-中密,稍湿-饱和,颗粒较均匀,分选性较好,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成份,局部段偶见粉砂,顶板埋深约1.30m~1.60m,该层分布连续,标准贯入锤击数 11~16 击,平均锤击数为 13.1 击,参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穿透该层,揭露最大厚度约 5.80m3、水文地质情况勘察期间,各钻孔稳定水位为-2.90m~-3. 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赋存于细砂层中,富水性较好,年变化幅度约0.90m。
本次勘察工作取水样 2 件,根据水质分析报告确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存在微腐蚀性,对钢筋存在微腐蚀性4、场地土对基础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取易溶盐 2 件,根据易溶盐分析报告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确定场地土对基础存在微腐蚀性五、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分析五、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分析1、场地土类型及类别 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本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 6 度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版)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III类2、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GB50011-2001) (2008 版) ,本场地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0.05g因此,本场地不考虑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影响3、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地层埋藏条件、岩土性质特征及测试分析结(2008 版)第 4.1.1 条划分,拟建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不考虑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影响,场地稳定性良好六六、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邻近建筑物有关资料和经验,综合确定各指标如下:②粉砂:fak=120kPa, E0=11.0(经验值)③细砂:fak=150kPa, E0=16.0(经验值) 。
七、结论与建议七、结论与建议:1、勘察场地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III 类2、勘察期间各钻孔稳定水位为-2.90m~-3. 0m根据水质分析报告确 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存在微腐蚀性3、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存在微腐蚀性4、勘察场地内不存在构造断裂等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适宜本工程建设,场地属于一般地段5、勘察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6、阿旗季节性标准冻深为-2.40~-2.60m7、拟建阿巴嘎旗综合楼:将上部耕表土及②粉砂层全部挖除,建议下挖适当深度采用③细砂层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宜采用条形基础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阿巴嘎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9 -8、基槽开挖后要防止对持力层砂土的扰动,做好钎探工作,应会同勘察、设计人员验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