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石油储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6570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石油储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战略石油储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战略石油储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战略石油储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战略石油储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石油储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石油储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石油储备军事供油工程系油料储运教研室王 建 华目 录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组织二、战略石油储备的必要性三、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四、日本战略石油储备五、德国战略石油储备六、欧盟、国际能源机构及美日德法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七、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组织 1、欧佩克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性质:发展中国家捍卫石油资源国利益,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并取得了重大成效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成立:1960年9月14日1962年,欧佩克在联合国正式注册

2、为全权的政 府间组织 2、OPEC成员欧佩克成员国共11个国家。创始成员国5个(1960年):沙特、委内瑞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加入成员国6个:卡塔尔(1961年)、利比亚(1962年)、印度尼西亚(1962年)、阿联酋(1967年)、阿尔及利亚(1969年)、尼日利亚(1971年)厄瓜多尔和加蓬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宣布退 出欧佩克成员国石油生产现状如表1所示序号国家名称探明储量 (亿桶)占世界总 储量%石油产量 (亿桶)产量配额 万桶/每天人口1沙特阿拉伯25902529.48502伊拉克1125117.73503阿联酋10281010.32294科威特94096.62105伊朗8

3、9713.13846委内瑞拉72611.3292.67利比亚2955.11408尼日利亚2257.62169阿尔及利亚92383.6610印度尼西亚504.713611卡塔尔372.4欧佩克成员国石油生产现状3、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1968年1月9日也称为阿拉伯欧佩克(AOPEC)原则:不干涉和不违背欧佩克权威机构讨论决定的政策AOPEC成员国共10个:沙特、科威特、卡塔尔、伊拉克、阿联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叙利 亚4、欧佩克组织的宗旨捍卫石油权益、抗衡强权政治(1)积极推动和支持成员国的石油国有化斗争 租让制: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它们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4、实力地位,通过跨国石油公司,以极不平等的条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大片地区内,获得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的特许权 部分国家的石油租让区情况时间公司名称租让国租让区面积 (平方公里)租让期限 (年)资源国受益1901英国石油公司伊朗1296020000英镑定金 20000英镑公司股份 年租金1800英镑 16%利润分成1944阿拉伯美国石油 公司沙特阿拉 伯1586030000英镑借款 发现油田后支付10万英 镑1934美国海湾石油公 司和英国波斯石 油公司科威特全国领土753.57万英镑定金 发现石油之前每年交纳 7150英镑租金,发现石 油之后每年交纳1.88万 英镑租金部分国家废除石油租让

5、制度情况国家名称租让国国有化时间备注墨西哥英、荷、美1917年1890年开始产油;英、荷壳牌 石油公司占65%、美占30%苏联荷、美1917.101922年完成国有化伊朗英1951.5.11979年真正实现国有化伊拉克德、英、荷19511975年真正实现国有化沙特阿拉伯美19621988年完成国有化 赎买方式委内瑞拉 1976赎买方式厄瓜多尔 1977赎买方式卡特尔 1979 (2)通过共同斗争,收回石油标价权捍卫石油资源国利益(3)运用石油武器,抗衡大国强权政治(4)制定各成员国石油产量配额,保证产油国得到最大的石油收入(5)致力发展本国经济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5、欧佩克组织左右国际石油市

6、场 (1)欧佩克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生产能力巨大 (2)欧佩克控制着原油的标价权通过“减产提价”影响国际原油市场时 间当年价格 (美元/桶)1999年不变 美元价格备 注1970年12月2.189.36国际油价上涨前1973年10月7日5.0418.90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第一次上涨1974年1月1日11.6539.30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第二次上涨1980年11月43.0086.89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最高油价1986年14.1421.49全年平均价1998年13.0743.76全年平均价1999年2月9.969.96最低价1999年18.1518.15全年平均价2000年9月20

7、日37.80-最高价2000年27.17-全年平均价2004年8月8日44.65-欧佩克减产提价情况统计6、国际能源机构(IEA)成立:1974年成员国:欧、美等石油消费国和发达国家 共24个国 家IEA的宗旨: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能源政策协调石油消费国与生产国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建立石油战略储备,防止石油供应中断IEA被认为是与OPEC针锋相对的组织二、战略石油储备的必要性 1、石油的经济和政治特性 2、战略石油储备思想 思想来源:最早是从战备的角度提出 英国海军军舰:从烧煤锅炉改装为烧油锅炉意识到国家对石油供应保障的重要 性 第一次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应付紧急时态和突发事

8、件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作用: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对石油危机的第一道屏障3、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 平抑油价、保障供给、调整经济增长 威慑作用,抵御“减产保价”或“增产抑价” 扩大在能源和其它经济领域的多国合作维护国际石油消费国利益4、相应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消费国采取的能源政策美国:力求在国际石油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国产油国的压力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欧盟各国政府:高油价冲击下加强联合行动日本:超前制定能源安全、经济增长与坏境保护三位一体的长期能源发展战备因而在油价高涨期间受到的损失较小三、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最早提出:建立原油战略储备制度

9、、实行石油产地战略储备1923年7月:美国总统哈丁颁布命令,建立海军储油基地也即“海军储油基地4号”,总面积10万平方 公里1942年:扩大储油基地,整个阿拉斯加北部地区留给海军“仅供战争之用”1944-1953年:“海军储油基地4号”地区发现约3亿桶石油 储量,在以后20年中,该地区一直处于封存状态1975年12月:签署能源政策和保护法,宣布建立战略石油 储备,规定石油储备目标为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即7.5亿桶原油(一)藏在洞穴里的石油 1、储藏形式、时间及地点 2、储备计划 3、措施 4、储备地点要求 5、地下洞穴特点 6、管理 (二)储油创历史最高水平 1、储油动用 总统2、储备量 7

10、亿桶约相当于美国目前2个月的进口量3、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过程 (1)1977年到90年代中期1994年达到5.92亿桶(2)2000年底,降至5.41亿桶(3)2001年12月,增加到5.5亿桶(4)2002年12月,增加到5.99亿桶(5)2005年,7亿桶 (三)美国运用战略石油储备的特点 1、石油供应严重中断时,允许动用战略石油储 备2、决不单方面采取措施动用与西方国家协调立场,采取一致措施才能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3、美国政府第一道防线增加欧佩克国家产量4、美国政府最后一道防线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四、日本战略石油储备 1、储备制度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粮食、钢材、众多稀有金 属木

11、材、大豆、动物饲料等其中,石油储备以立法形式强制实施。 2、储备制度 20世纪70年代,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制定石油储备法规定:政府石油储备90天, 民间企业石油储备70天3、代用能源开发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规避风险实施能源多样化,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五、德国战略石油储备 1、1966年,西德政府建立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体系2、1975年,德国按照90天的净进口量储备石油3、1978年,德国颁布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决定建立石油储备联盟4、1987年,石油储备联盟的储备义务,80天石油储备5、1998年,石油储备联盟的储备义务,90天石油储备六、欧盟、国际能源机构及美日德法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

12、一)欧盟 90天消费量 (二)国际能源机构 IEA1974年开始建立石油储备制度,以 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三)美日德法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 1、战略石油储备立法美国: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石油储备法德国: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法国: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第58-1106号法 2、储备量政府储备量:美、日、德分别为:10亿桶、3.15亿桶、5350万桶储备消费天数:美、日、德、法分别为158天、169天、117天和96天 。七、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一)战略石油储备的起因 1、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现状 中国近年陷入能源困境。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已连续10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国内

13、石油消费量急剧增长中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逐年上升: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的31%来自进口2003年全年进口石油突破8000万吨 2004年原油进口突破1亿多吨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1.5亿多吨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5-3亿多吨3、国内石油储量严重不足 4、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增加,石油供应安全风险增大 5、最近石油价格飙升,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时间原 油成 品 油石 油 净出口出口进口净出口出口进口净出口1980133137129442046374166819853003-30036219053135341990239929221076333942392346199122

14、6059716636825919117541992215111361015598778-1808351993194315673763721729-1357-9811994185512356203791289-910-2901995188517091764141440-1026-850199620402262-2224171583-1166-1388199719833547-15625592380-1821-3385199815602732-11724352176-1741-291319997173661-29446452082-1437-4381200010447027-59838271805

15、-978-6961单位:万吨。中国石油进出口量 (二)解决短期石油供应冲击的方法 (1)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的有效途径之一(2)抑制需求(3)能源转换(4)提高产量战略储备的主要经济作用是:向市场释放储备油,减轻市场心理压力降低石油价格上涨,减轻石油供应冲击减轻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三)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1、重视过程 透明化的重要性在于:减轻市场对中国在出现 供应冲击时无所适从的忧虑,也只有透明化才 能实现建立战略储备的目的2、慎用国际资源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稳定全球油价市场3、明确各方责任和利益 4、长期能源安全战略至关重要 八、中俄输油管线 (

16、一)安大线 安加尔斯克赤塔大庆(中国)安大线由来:1996年,叶利钦,签署中俄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 作的协议2001年9月,朱镕基访俄,初步拟定路由北起安加尔斯克油田-向南进入-绕过贝加尔湖向东经过赤塔州-进入中国直达大 庆总投资:25亿美元(俄方17亿美元)建设工期:2005年首期建成,2010年二期建成目标:25年内总输送原油7亿吨,价值约1500亿美元每年出口中国的石油量3000万吨改变火车运输的局面 安大线工程规模:计划2005年初期投入运营2400公里(其中1600公里在俄境内)20-25亿美元(俄方17亿,可从中方得到50%借贷)安加尔斯克赤塔-大庆途经草原、丘陵,经过俄国家自然保护公园(二)安纳线安加尔斯克赤塔斯科沃罗季诺哈罗巴夫斯克纳霍德卡(太平洋港口)安纳线工程规模:未无确切方案及时间表3765公里(全部线路在俄境内)50亿美元(全部由日承担)途经17个地震区1100公里9级以上地震区1000公里(三)泰纳线1、路由泰舍特贝加尔湖北部沿贝加尔阿穆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