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556146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政治三轮复习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 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 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五十二)24.自 2014 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与需求出现明显不平衡,供大于求的特征十分突出。油价下跌会带来汽油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汽油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国际石油生产量一定会大幅萎缩 世界石油市场的份额可能会发生改变A B C D2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今年 3 月 1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0.25 个百分点。这一货币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税负 刺激国内需求 推动股价上升 增强投资活力A B C D26.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驱动力减弱。因此,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推动“人口红利”向“

2、人才红利”转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国家应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四有”公民提高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在企业分配中的合理比重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A B C D27.“你用大脑思考吗”?对于这个问题唯物主义者能够肯定地回答 唯心主义者的回答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不可知论者一定说“不可知” 可知论者说有待实证A B C D28放开“单独二孩” ,将给大量中国家庭带来现实与精神上更加自由多元的选择,但养老、社保、老龄化等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二孩”能否成为中国社会活力的新来源,有待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检验。这说明实践

3、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获得真理需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A B C D29.“有钱,就能任性吗?”任性,表面上看是自己的事情,但钱代表的资源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没有人可以超越人类。这反映了尊重群体的利益是个人最紧要的考量 价值选择难以超越个人的认知水平“自我实现”脱离社会条件是不可能的 个人利益在群体利益面前是不需要考虑的A B C D30.漫画相马最恰当的寓意是A不落窠臼,办事情有独创风格B沽名钓誉,不干实事C生搬硬套,用老方法审视新对象D直面现实,多数人的认识才是真理31.乘漕舫揽千年文明,望拱宸思历史风云,申遗成功

4、的大运河(杭州段景区)喜气盈门,春节七天,共计接待市民游客 38.85 万人次,直接旅游收人 75.89 万元,同比上涨 22.8%。这表明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经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人们体味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活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会免遭破坏A B C D32.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A家风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B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风内涵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家风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33.依法反污、依法治污、推动环保,成为 2014 年 4 月 24

5、日公布的新环保法的要旨。新环保法能否有效整治各地污染之源?这就需要A公民行使监督权,调查企业排污现象 B人民代表积极履行职责,行使立法权C各级政府严格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D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严治党34. 2015 年 3 月 1 日起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微信、微博、QQ、论坛等账号将被划上 9 条“底线” ,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这一法规的实施说明A自由是做法律许可事情的权利 B任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C法律限制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D科技进步促进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35.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坚定不移反腐败,持而不懈抓作风。2014 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6、斗争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是对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使得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日益完善A B C D40.(32 分)2014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其中民生改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材料一 表 2011-2014 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图 2011-2014 年我国 GDP 增长率及财政收支情况材料二面对长期累积的深层次民生问题,2014 年政府敢于出招,举措不断:2 月决定将现行新型农村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7 月推出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更多农民工将得

7、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9 月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点先行,将缩小区域及城乡入学机会差距,接纳更多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这些民生举措,合着全面改革的节拍,展开全面小康新画卷。(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8 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改革举措的积极作用。 (12 分)(3)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原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如何推进民生改革。 (12 分)41.(20 分)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等传送到亚欧非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它把国外的宗教、音乐、医药、数学等输人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也会有更多亚欧非文化的交流与碰撞。(1)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我们应如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10 分)(2)结合材料,运用民族和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 (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