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性侦查措施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6025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8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性侦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业务性侦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业务性侦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业务性侦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业务性侦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务性侦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性侦查措施(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性侦查措施主要包括两类: 1、部门法规规定使用的各种侦查手段, 如侦查协作、技术侦察等; 2、侦查机关在长期侦查实践行之有效 的各类侦查方法。如摸底排队、控制赃物、 跟踪守候、追缉堵截等。第一章 摸底排查 本章重点 一 摸底排队的条件 二 摸底排队的范围 三 摸底排队的方法第一节 摸底排队概述一 摸底排队的概念是指侦查部门根据案件发生的条件和掌握的犯罪线索 ,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有作案迹 象和作案可能的人逐个调查了解,从中发现并查获犯罪 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措施。摸底:调查了解真实情况排队:分析比较嫌疑顺序二、摸底排队的特点 (一)使用率高:1、广 泛 性几乎适应所有案件侦查2、

2、多层次性案件侦查的每一步一般都需要摸排(二)包容性广:它是一项综合性侦查措施,在实施摸底排队过程中有许多侦查措施可以在其 中使用。 (三)效果较好:1、目标和范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2、只要符合侦查步骤就能达到理想效果 (四)群众性强:1、广大群众必须积极参与才能发现问题2、公安机关走群众路线的必要途径之一第二节 摸底排队的条件一、摸底排队条件的概念摸底排队条件简称摸排条件 ,是指与刑事案件的发生和存在 有关的一切联系和因素。主要是指刑事案件中的人、 事、物、时间、空间。二 摸排条件具有以下几个 特征:1、具有客观性它是独立于侦查员的思 维而由案件存在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具有普遍性案件一经发生

3、摸排条件 就存在了,没有不存在摸排条件的案件; 3、具有推断性有些条件虽然是客观存 在的,但往往是以侦查员推断的形式表 现出来的; 4、具有制约性摸排条件与摸排条件之 间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第三节 摸底排队的范围一 确定摸底排队范围的意义 (一)摸底排队范围的概念摸底排队范围简称“摸排范围”,也称“侦查 范围”, 是指侦查人员根据摸排条件所确定的,寻找和发现犯 罪 嫌疑人的领域。确定摸底排队范围的意义首先首先, ,它是实施摸排工作的先决条件它是实施摸排工作的先决条件 其次其次, ,它是具体落实摸排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具体落实摸排工作的重要环节 再次再次, ,犯罪嫌疑人的所在范围是客观存在犯罪

4、嫌疑人的所在范围是客观存在 的但摸排范围又是侦查员推断出来的的但摸排范围又是侦查员推断出来的二 确定摸排范围的原则(一)准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所要寻找的犯罪嫌疑人应在确 定的摸排范围之内。准确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技术人员发现提取和检验鉴定的准确性 第二、侦查人员对所获情况推理判断的准确性 (二)恰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摸排范围划定的既不要太宽,又不要太窄 。 第一、太宽,影响摸底排队效率 第二、太窄,容易漏掉犯罪嫌疑人(三)灵活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摸排范围确定后不是一层不变的, 它可以随着侦查工作的进展和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调整的主要模式有两种:第一、逐步缩小第二、逐步延伸(四)

5、以活情报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确定摸底排队范围时,要把被 害 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作为确定摸排范围的主要依据。三、划定摸排范围的主要依据和方法(一)依据犯罪现场的位置划定(二)依据犯罪案件的性质划定(三)依据罪犯的作案特点(目标、手段 、习惯性等)划定(四)依据罪犯的犯罪遗留物划定(五)依据知情条件和利害关系划定(六)依据罪犯的体貌特征划定(七)依据罪犯的心理痕迹划定四 确定摸排范围中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一)把所有摸排条件都充分利用起来确定 (二)以案件性质为核心综合其他因素确定(三)以现场位置为枢纽联系相关地区确定第四节 摸底排队的主要步骤、方法 和要求摸底排队有三大步骤:面 线 点 一

6、“面”:普遍排查(地毯式)(一)概念在确定的摸排范围之内,按照摸排条 件,全面,逐个排具有作案条件的人。(二)方法1、公布案情(1)四要:一、要有领导;二、要有目标;三、要有控制;四、要有速度。 (2)四不要:一、不要公布侦查计划、步骤;二、不要公布侦查措施、手段;三、不要公布确定性犯罪证据;四、不要公布犯罪情报的来源。(3)四通过:一、通过发布通报公布;二、通过开座谈会公布;三、通过布置特情公布;四、通过各种媒体公布(报刊、电台、电视、网络 )2、发动群众(1)普遍发动:在摸排范围内发动全体 公民进行检举揭发,提供可疑情况。 (2)重点发动:认真细致地做好知情人 的作,争取其为我工作。 (3

7、)正确引导:始终把群众的注意力引 导到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方面。 (4)掌握动态:及时掌握各方面提供上 来的线索,特别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线索。3、依靠基层(1)依靠公安派出所;(2)依靠公安保卫组织;(3)依靠治安积极分子。 4、利用档案资料(1)刑事技术档案:利用刑事科学技术档案资 料;(2)刑嫌人员档案:利用前科劣迹人员和在押 人犯 档案资料;(3)各种案件档案:利用刑事案件档案资料, 特别是重要线索(4)其他档案资料:前科劣迹、拘留、逮捕、 劳改、劳教等人员的有关资料5、布置特情(1)个别交待任务(2)适时选建秘密力量(3)及时开展内线侦查6、组织协查(1)并案侦查:对涉案地区组织并 案

8、侦查(2)办案协作:对有关方面请求协 作二 “线”:线索追查(拉 网式)(一)概念在普遍排查的基础上,按照获得 的线索一条一条的追查下去,从中发 现具有作案条件的人或犯罪嫌疑人。落实 事事穷尽三“点”:重点核查(点击 式)(一)概念在普遍排查,线索比较集中 的前提下,对排查出的作案 因素 和条件比较明显的嫌疑对象进行分 析比较,或者进一步查证,确定重 点嫌疑对象或犯罪嫌疑人。(二)做法1、集中线索,突出重点(1)按时间、空间、因素三方面进行筛选(2)将筛选对象进行比较,排列顺序 2、深入侦查,核实罪行 (1)对重大犯罪嫌疑人,进一步寻找犯罪证据(2)核对并补充三要素,且有证据证明 3、获取证据

9、,肯定犯罪(1)通过侦查手段,进一步获得物证(2)通过询问,进一步获得书证(3)通过讯问,获得口供第二章 控第二章 控 制制 赃赃 物物 本本 章章 重重 点:点: 1、赃物的概念2、控制赃物的范围和方法第一节 控制赃物概述第一节 控制赃物概述一、控制赃物的概念:是指刑侦部门及其部署的有关方 面通过一些场所和渠道,寻找、发现 并查获刑事案件所涉及的赃款赃物, 以查获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的 侦查措施。二、赃物的概念二、赃物的概念是指刑事案件中被犯罪 嫌疑人侵占的财物(包括赃款 )。属于赃物的物品属于赃物的物品:盗窃的;抢劫的;抢夺的; 伪造的;诈骗的;走私的;贩 运的;侵占的;非法买卖的;

10、赌博的;非法制作、加工、销售的 ;洗钱所得的;非法采集、猎取 的;非法收购的;非法挪用的; 敲诈勒索的;贪污的;受贿的 ;行贿的;私分国有资产所得的 ;(21)私分罚没财物所得的。不属于赃物的物品:不属于赃物的物品:作案工具;犯罪痕迹载体;犯罪遗留物;非属于非法制作的与案件有关的文件、凭证 、单据等。三、控制赃物的作用三、控制赃物的作用:发现案件线索 加快办案速度 查获犯罪嫌疑人 获取犯罪证据 挽回被害者损失 掌握犯罪动向 加强基础工作第二节 犯罪人处置赃物的手段第二节 犯罪人处置赃物的手段一、销赃一、销赃(一)销赃概念:将作案所获物品 交换成货币或其他物品。(二)销赃手段:多种形式二)销赃手

11、段:多种形式手 段避开案发地点回避侦查视线改变赃物特征以脏物易他物代 销 代 卖廉 价 出 手三、刑事案件中所涉及的赃物的种三、刑事案件中所涉及的赃物的种 类及其识别:类及其识别: (一)赃物种类1、枪 支3、核材料2、弹 药4、其他爆 炸物赃物种类:赃物种类:5、管制刀具6、生产设备7、医用器材8、军警装备赃物种类:赃物种类:9、车辆及配件10、家用电器11、手 表12、摄录器材赃物种类:赃物种类:13、通讯器材14、印刷设备15、电脑器件16、赌博用具赃物种类:赃物种类:17、性用具18、固体废物19、矿 物20、工业原材料赃物种类:赃物种类:21、文 物 (八大类)22、珠宝、翠钻23、

12、手 饰24、金银及制品赃物种类:赃物种类:25、钞 票26、有价证券27、光盘软件28、印刷品赃物种类:赃物种类:29、邮 件 (电子邮件)30、烟 酒31、服 装32、名牌商品赃物种类:赃物种类:33、毒 品 (两大系列)34、药品(农药 兽药、化肥)35、血液及制品36、生物制剂赃物种类:赃物种类:37、化妆品38、茵类、毒种39、疫 苗40、种 子赃物种类:赃物种类:41、食 品42、珍贵动物 及制品43、珍稀植物 及制品44、其 他第三节 控制赃物的范围和方法第三节 控制赃物的范围和方法一、范围一、范围 (一)侦查阵地1、公开管理与秘密控制相结合的侦查阵地2、秘密控制的侦查阵地3、联合

13、建立和控制的侦查阵地(二)相关行业1、一般行业(商业、游览、娱乐、餐饮 等) 2、特种行业(旅店、旧货、修理、印刷、 复印 、金融证券等) (三)相关场所1、易出现的场所(物品使用浮现场所) 2、各类交易场所(特别是非法交易场所) 3、赌博、淫乱场所(罪犯集聚场所) 4、犯罪嫌疑人住所(脏物隐藏场所) 5、外来人员聚居区(重点地区和人口) 6、出租房屋和窝点(可疑地点可疑人) 7、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载体媒体) 8、犯罪档案资料储存部门(信息库)(四)相关部门1、工商部门(掌握市场经营)2、税务部门(掌握经销纳税)3、城管部门(掌握场所场地)4、运输客运(掌握物流人流)5、仓储部门(掌握物品物

14、流)二、方法(一)通报查询法(二)阵地控制法 (三)盘查堵截法(四)网络布控法 (五)档案检索法(六)搜查搜索法 (七)询问讯问法(八)寻查辨认法第三章 外线侦查措施第一节 外线侦查概述 第二节 跟踪监视 第三节 密拍密录 第四节 秘密拘捕第一节 外线侦查概述一、外线侦查的概念外线侦查是侦查人员对侦控对象实施跟 踪监视、密拍密录、秘密拘捕等侦查措施的 总称。 (一)、外线侦查外线跟踪 (二)、外线侦查是相对内线侦查而言的 (三)、外线侦查包括多项侦查措施 (四)、外线侦查的使用对象有严格限制二、外线侦查的任务(一)、扩大侦查线索 (二)、甄别犯罪嫌疑 (三)、获取犯罪证据 (四)、预防和制止犯

15、罪 (五)、执行密捕任务 (六)、配合其它侦查措施三、外线侦查的实施原 则 (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二)、严格控制、积极侦查 (三)、内紧外松、不露形迹(如何理解“宁丢勿暴”与 “宁暴勿丢”?) (四)、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四、外线侦查的准备工 作 (一)、识别侦查 对象认识侦查对象是实 施外线侦查的前 提1 、识别对象的基本特 征A、体态特征B、头、脸、背等特 征C、特殊的特征2、识别对象的主要方 法A、照片识别B、指认识别C、化装识别D、特征识别E、以物识别3、识别对象的要求A、快、准、稳B、识记对象多个 特征C、熟记不变特征注意可变特征D、注意识别方法(二)了解案件的有关情况1、侦查对象的个人情况2、案件的相关情况3、侦控环境的有关情况(三)装备器材的准备1、交通工具2、通讯工具3、取证器材第二节 跟踪监视一、跟踪监视的概念跟踪监视是指秘密尾随侦查对跟踪监视是指秘密尾随侦查对 象,掌握其外部活动情况的一项象,掌握其外部活动情况的一项 侦查措施。侦查措施。二、跟踪监视的基本方法(一)、跟踪的哨位种类 1、主哨 任务:监视对象的行动,伺机取证。 2、副哨 任务:承接指挥员布置的任务, 随时接替主哨。 3、指挥联络哨 任务:根据所变化的情况,前后联系指挥,调遣力量、改变战术。 4、机动安全哨任务:负责安全检查,作为机动力量随时 调用。(二)、跟踪监视的基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