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55127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1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 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尹文耀 姚引妹 李 芬摘 要: “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为 ,呈稳中有降态势,形成了 “ 中、西部中度低水平,东部深度低水平,东北极度低水平”的空间格局。除少数极低生育率省区回升外,实际生育率及其与政策生育率的比值仍在下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是发展,突出表现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总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城镇化、非农化水平高、人口外出流动比例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对农业人口的同化作用。发展促使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现行生育政策难以使生育率稳定在合理的低水平。有可能引起政策性反弹的重点在计划生育基础较好的城

2、镇和东部及东北地区;有可能引起非政策性反弹的势能,已基本释放;中、西部农村年轻一代妇女多胎生育比例平均只有 。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中的生育率反弹可通过渐进式策略实施有效调控,不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强烈反弹。我国生育政策全国统一调整时机已成熟。关键词:政策生育率 实际生育率 分省生育率 区域生育率 一代独生子女政策作者尹文耀,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政策仿真实验室研究员( 杭州 ) ;姚引妹,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政策仿真实验室副研究员 ( 杭州 ) ;李芬,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政策仿真实验室讲师 ( 杭州 ) 。科学判断我国实际生育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是准确把握人口变动

3、大势,制订人口和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但 年代开始,多类调查统计由于依据的数据、使用的概念和估计的方法不同,对我国真实的生育水平一直没有公认的准确、令人信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我国分省人口发展模拟和生育政策比较选择”( 批准号 )部分成果。课题组成员还有周东春 ( 浙江省统计局) 、楼航 ( 浙江省统计局)和白玥 ( 浙江工商大学)等。感谢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为本研究补充汇总了相关数据。服的说法。国家很难对人口形势做出科学判断和果断决策。为此,本课题组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展了我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评估的研究。本文将依据我国 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特别是国家统计局补

4、充汇总资料,测算我国各地区政策生育率和实际生育率,评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现程度;分析政策生育率、实际生育率及政策实现情况的基本趋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份生育水平已经降到中度、深度和次极度低生育水平,并呈继续下降态势,有的甚至降至极度低生育水平,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机已成熟。一、我国生育率评估研究评述十多年来,学术界对我国全国层面生育率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认为如此 “ 低”的生育率主要由漏报造成,要了解 “ 真实”的生育率,必须设法消除漏报的影响,如雷舍福德等用亲生子女法、生育史重构法和胎次递进比方法、总和生育率分解法对生育率的估计,翟振武、陈卫利用教育统计数据通过对 年人口普查岁人口的

5、调整对出生人数和生育水平的估算,王谦利用“ 队列累计生育率”对真实生育水平的间接估计,王金营基于 年 岁人口回填出生人口对生育率的估计等。其中一些方法和参数的科学性遭到质疑;另外,对努力消除漏报影响本身,也有学者提出质疑。如张广宇等回顾了 年代对生育水平的估计,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 年代中国存在大规模和持续性出生漏报;相反,有理由认为各次全国人口调查中的低生育率是实际生育水平大大降低的反映,并担心过多的注意力被放在数据质量的讨论上,而忽视了对生育率真正下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另一种认为现有的概念、指标和分析方法,已不能真实反映向低生育率转变过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期于景元、袁建华: 近年来中国妇

6、女生育状况分析 ,蒋正华主编: 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年,第 页;郭志刚: 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 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 , 人口研究 年第期。 、 、 、李希如、崔红艳: 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 , 人口研究 年第期。翟振武、陈卫: 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 , 人口研究 年第期。王谦: 应用队列累计生育率分析我国生育水平变动趋势 兼与郭志刚教授讨论 , 人口研究 年第期。王金营: 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 , 中国人口科学 年第期。张广宇、原新: 对 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 , 人口研究 年第期。程

7、中生育年龄延迟情况下的生育水平,需要理论和方法创新,特别是要加强低生育率的理论研究,才能正确反映和理解我国的生育水平。郭志刚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年至今,他在这方面连续发表 多篇文章,对不同来源的调查统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同年份不同来源统计的差异中也看出了调查中确实存在出生漏报的 “ 端倪” ,如果将这种差异作为漏报看待,则该段时期中漏报率最大不过只有 ,在 年代后期变得很小。他用我国数据验证了考虑生育年龄变动的去进度总和生育率,比传统总和生育率能更好地反映终身生育水平;针对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样本,使用母子匹配法对 年代全国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介绍了低生育率的理论模型并展示出当前影响我国低生育率

8、的复杂情况,提出应避免忽略其他解释因素,片面夸大出生漏报的影响。他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证实,以往的研究严重高估了出生水平和生育水平,由于高估出生和生育水平而导致的过度的统计调整,造成的偏差幅度甚至远远超过原始调查统计的偏差,形成严重的误导。全国层面的生育率难以准确估计,分省生育率的估计更困难。对于后者,更为困难的是如何考虑和处理省际迁移对各省生育率的影响。这方面文献笔者检索到三篇。一篇是王金营等对 年分省生育率漏报回填的估计,其主要精力用于对漏报的估计和回填。其中,全国漏报零岁人口比例和总数是大致估计的,人口流动强度指数和人口城镇化指数与漏报人口之间的关系没有严格论证;漏报权重主观确定。第

9、二篇是尹文耀等对各省政策生育率和生育率的迭代估计。他们以每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的各省出生率、死亡率、城乡人口比重为 “ 靶子” ,通过反复迭代,估计出 年各省迭代生育率。其准确性主要受制于各省出生率数据的质量,也受制于迁移估计的准确性。如果后两者 “ 水分”较大,其结果也会有较大的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郭志刚: 对中国 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 人口研究 年第期。郭志刚: 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 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 , 人口研究 年第期。郭志刚: 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 , 人口与经济 年第期。郭志刚: 中国 年代的生育水平分析 多测量指标

10、的比较 , 中国人口科学 年第期。郭志刚: 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 , 市场与人口分析 年第期。郭志刚: 对中国 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 人口研究 年第期。郭志刚: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 中国人口科学 年第期;郭志刚: 重新认识中国的人口形势 , 国际经济评论 年第期。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 中国省级 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评估 , 人口研究 年第期。尹文耀、李芬、姚引妹: 再论中国生育政策的系统模拟与比较选择 , 浙江大学学报 年第期。“ 水分” 。第三篇是王谦等使用 年普查的 岁妇女平均曾生子女数替代妇女终身生育率,间接估计总和生育率。

11、终身生育率毕竟不是总和生育率,这种方法受到郭志刚的质疑。总之,对于实际生育水平的估计,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质量的数据;没有高质量数据时,则需要进行尽可能科学严谨的测算,所有估计测算都要有客观依据和充分论证;更重要的是要对评估对象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有清楚的了解,使理论能够反映新规律。对全国层面的生育率估计,最好能与各地生育率估计相结合,把全国层面笼统、抽象、模糊的估计变成清晰、具体、生动的画面。本文区别于其他研究,主要在于基础数据是国家统计局重新汇总的 ( 未公开发表) ,使我们有可能进一步汇总出各省分散在全国各地分年龄、性别、城乡、农业和非农业的户籍人口,克服迁移流动对分省人口的影响,保证数据系统完

12、整。应该说明的是,补充汇总的数据也存在漏报。但我们可以在对过去一个时期的生育率总体状况做出估计的基础上,对普查当年生育率做出尽可能合理的推断。由于补充 汇 总 的 不 是 全 部 普 查 数 据,而 是 长 表 数 据,分 析 过细,会因样本较少而产生偏差;分到孩次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不能准确计算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但这不影响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对时期生育水平的判断。对于个别依据过少样本计算的结果 ( 如上海分城镇和农村的农业人口生育率) ,仅供参考。二、生育率评估的基础数据和基本方法( 一)时期政策生育率估计时期政策生育率估计依据的基础数据是 年人口抽样调查的分城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

13、口、分年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数。数据来源于各省出版的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没有出版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省区,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年人口抽样调查抽样数据汇总。时期政策生育率估计的方法步骤是:第一步:使用多龄概率法,估算各类夫妇对数。夫妻年龄分布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 年普查抽样光盘数据汇总。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期参见王谦、郭震威: 中国人口生育率分析 ,杜鹏主编: 新世纪的中国人口 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郭志刚: 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总和生育率的估计 , 中国人口科学 年第期。李芬、尹文耀、姚引妹: 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估计方法的探讨 生育政策

14、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 , 统计研究 年第期。第二步:把终身政策生育率作为基本输入变量。各地区对终身生育一个孩子或两个孩子,即终身政策生育率的条件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本文假定所有有条件婚配的男女都按一定的概率婚配,即使离婚、丧偶的女性和男性,也都按一定规律再婚,所有夫妇都按政策规定的终身生育孩子数生育。各地区少数民族农业人口终身政策生育率,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进行加权处理。第三步:计算各地区时期政策生育率。文中时期政策生育率不是输入变量,而是内生变量和输出变量。其计算方法是将各类夫妇终身政策生育率作为每个年度的时期生育率,遵照当地的生育模式,计算其分年龄所生孩子数;将各类夫妇分年龄生育的孩子数加和,算出所有夫妇分年龄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这个总和生育率就是时期 “ 政策生育率” 。所以它是各类夫妇终身政策生育率按城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各类夫妇规模、年龄分布、生育模式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随各类夫妇所占比重及年龄分布、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