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54420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关于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 年学术年会 的征文与参会报名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各省、自治区、直辖辖市及副省市及副省级级城市城市环环境保境保护厅护厅(局)科技(局)科技处处、 、环环境科研院所、境科研院所、监测监测站、站、监监察支察支队队、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环环境科学学会,学会境科学学会,学会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环环境企事境企事业单业单位,各高校位,各高校环环境学院(系),各有关境学院(系),各有关单单位:位: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第七次全国环境大会,提出了“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战

2、略方针。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将以节能减排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着力点,进一步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的倒逼机制,加快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十一五”期间,环境科技发展有效保障了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减排工程的实施,有效支撑了节能减排和各项环境保护目标的超额完成。为提升我国环境科技对环境保护中心任务的支撑能力,引领科学研究和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交流、展示环境学科研究、开发的最新成果,更好地为“十二五”国家环- 2 -境保护中心工作和举办地可持续发展服务,经研究,拟定于 2012年 6 月在广西南宁

3、举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2 年学术年会”。 会议主题为:环境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环境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为主题的学术年会,同时举办绿色转型高峰论坛。有关会议征文、报名等有关事项请参看附件,或者登陆www.chinacses.org www.csesam.org/网站上查阅。欢迎各单位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撰写论文,报名参会。联系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牛宪伟 饶 阳 王国清联系电话:(010)88683145 6866829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 54 号(邮编:100082)电子信箱: 二一二年元月四日主题词:环境学会 2012 年会 预通知 抄送:环境保护部,

4、中国科协,各地方环境保护厅(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2 年 1 月 4 日印发附件:- 3 -一、一、2011 年学年学术术年会年会简简要回要回顾顾2011 年学术年会于 8 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主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环境挑战与机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胡保林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等分别作了主旨学术报告。大会

5、除设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主会场外,还设立了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所)院(所)长沙龙等九个专题分会场。国内环境、经济、社会学界的专家和各地科研院校、环境保护部门、环保科技企业的有关知名专家、学者 200 余人作了分会场专题报告。会议收到论文 1600 余篇,到会人员 900 多人。有 800 余篇论文汇编成册正式出版,并从中评选出 42 篇优秀论文,有 17 篇刊登在中国环境科学期刊,以展示国内环保领域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科研现状和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2011 年学术年会主会场及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二、二、2012

6、 年年会主年年会主题题2012 年学术年会的主题为:环境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绿色转型发展是依靠改革创新驱动的全新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否真正实现绿色转型、走好绿色发展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强大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必然要求。环境科技学术交流要为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提供服务,切实促进环保科技作为引领和支撑环保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三、年会召开的三、年会召开的时间时间、地点、地点- 4 -时间:2012 年 6 月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年会四、年会组织组织机构机构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技术

7、协会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五、会五、会议议征文及研征文及研讨讨的主要的主要议题议题议题议题一:一:绿绿色色经济经济与与绿绿色色转转型的理型的理论论与与实实践践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应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两型”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和实践;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的研究与探讨;环境科技创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绿色经济政策的研究、探讨与实践。议题议题二:水二:水污污染控制与流域水染控制与流域水环环境境质质量改善量改善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评价、综合检测与预警等理论与方法,近岸海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技术和对策;流域

8、控源减排、水环境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生态修复等技术,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监控预警支撑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地下水污染和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及其源头控制技术与对策;各类污水治理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生活污水升级达标技术,高浓度、高盐分、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等。议题议题三:大气三:大气污污染物减排与区域染物减排与区域环环境境质质量改善量改善脱硫、脱硝、除尘、脱汞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细颗粒物(PM2.5)、VOC、有毒有害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机理及综合控制研究与探讨,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技术开发和示范,区域大气污染

9、联防联控支撑技术;多污染物监测预报预警和协同减排支撑技术;氮氧化物、细粒子、VOC 和恶臭气体等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估方法;移动源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和管理技术;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技术;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技术。议题议题四:固体四:固体废废弃物弃物污污染防治及染防治及资资源化利用支撑技源化利用支撑技术术以资源消耗、环境安全等核心的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技术评估方法,危- 5 -险废物处置、管理技术及技术经济政策,突发环境事件中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化学品风险管理、无害化管理基本技术方法和相应的政策制度;包装废物、低品质塑料、电子废物、废旧轮胎、医疗废物、含铅废物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

10、过程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生活垃圾和滤液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处理及有机物厌氧产沼关键技术与设备;污染型尾矿渣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和示范。议题议题五:五:环环境境监测监测与与预预警警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监测新方法与新仪器设备;水、气、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点位优化调整技术及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及表征技术;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的监测;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环境监测信息化集成与资源共享技术;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源监测技术和设备;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工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毒性

11、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环境质量预警方法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核与辐射防护技术及监测。议题议题六:土壤六:土壤污污染防治及生染防治及生态态修复修复土壤环境标准、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研究;土壤污染来源、发生机制及污染特征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标准和评估与安全性划分方法,典型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识别技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土壤污染分析监测与风险评估,土壤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和监管机制;农村、矿山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环境安全标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修复技术、工程装备等。议题议题七:重金属七:重金属污污染染风险评风险评价与治理修复新技价与治理修复新技术术 重金属污染综

12、合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措施;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传输规律研究;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治理新技术;重金属高排放行业的污染控制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议题议题八:持久性有机八:持久性有机污污染物染物污污染防治染防治POPs 管理框架与政策法规;POPs 控制战略与技术对策;POPs 危害效应与生态毒理;POPs 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POPs 减排技术与处置修复。议题议题九、九、环环境健康与境健康与环环境境风险评风险评价价- 6 -区域性和流域性环境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支撑技术;区域/流域多介质、多途径或复合污染物人体暴露和历史暴露评估;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

1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研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测的程序、模型和方法,环境化学品毒性预测模型,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和数据采集技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健康风险的阻断、控制、防范和预警技术方法。议题议题十:城市十:城市环环境保境保护护与可持与可持续发续发展展城市与环境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多元关系;中国城镇化与可持续人居发展;现代化城镇发展的能源问题;现代城市环境政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环境保护。议题议题十一、生十一、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新与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建设与绿色转型;物种资源保护和安全管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机制;生物质能利用与发展;畜禽养殖污

14、染防治技术。六、会六、会议议形式形式 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交流、墙报等学术交流活动。七、七、论论文征集与出版文征集与出版1.请按照本次年会征文及研讨的内容提交论文,论文摘要不超过 500字,全文不超过 5000 字,每位作者的应征论文不超过 1 篇,所投稿件应符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2 年学术年会征稿要求,如与相关要求不符,主办单位有权删改。2.优秀论文评选2012 年年会将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稿优秀论文,我们将认真地评审,从所有投稿论文中评选出 5%的优秀论文,并在年会期间颁发优秀论文证书,会后拟在中国环境科学期刊上发表。请参会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发表论文。3. 论文提交的电子

15、信箱为:,征文截止日期为2012 年 4 月 10 日。 (注:不参会代表被录用的投稿论文收取 600 元版面费)4. 所有应征论文审定结果可在投稿电子信箱中查阅。八、八、报报名方式名方式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网站 http:/www.csesam.org/网上注册或者填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2 年学术年会论文提交及参会报名表”。- 7 -九、会九、会议议相关信息相关信息1. 本次年会的正式会议通知将于 2012 年 5 月发出。2. 年会收取会议注册费,同时对参加年会的理事及本会会员及学生给予优惠。3. 更多信息将在本会年会网站上公布。4. 本次年会官方网站:www.chinac

16、ses.org www.csesam.org5 有关论文征集及年会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请直接与本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与越南为邻。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秦置桂林郡,部分属象郡,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省,清为广西省。1958 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面积 23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 4543 万。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彝、仡佬等民族。首府南宁。 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广西生态环保- 8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22012 年学术年会论文提交及参会报名表年学术年会论文提交及参会报名表注:1. 请于 2012 年 4 月 10 日以前发电子邮件到年会信箱或者传真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 电话:010-88683145 68668291 ; 传真:010-68630714 622598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