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53539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9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第1717课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诗歌、小说与戏剧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人间喜剧社会人生的镜子战争与和平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文学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 叶,文学家们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笔调,运用诗歌、小 说等文学形式生动的反映了这一时期欧洲政治、经济的变化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 反叛精神的诗篇;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以其人间喜 剧再现了法国社会的景象;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 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展现了1805-1820年俄国广 阔的

2、社会画面。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西方人的痛苦 和迷惘,文学家们在对现实继续深刻批判的同时,采用了反 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调侃嘲讽的形式曲折的反映社会现实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这方面的代表。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 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 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金钱主导一切。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的更为美好的社会。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18世纪后半叶 至19世纪欧洲大革命与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新的 艺术形式和新的内容,更生动的反映了19世纪

3、以后的社会 变迁。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世纪末到世纪中叶,欧洲各国通过革命和改革相继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各种不平等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 并不象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人们普遍感到失望。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 主义英国 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英国 雪莱 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德国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同话拜伦 拜伦(17881824)英国诗 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 ,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 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 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 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 勃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 人民革命的进步思

4、想,使他接近 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 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 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他的主 要作品:闲暇的时刻(1807年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1812年)、异教徒(1813年 )、唐璜(未完成)。贯穿着反暴政、反侵略、追求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 长诗第一章写主人公哈罗德在葡萄牙、西班牙的游历,主要写游西班 牙 的观感。诗人写了西班牙在法国统治下的现状,由此联系到中世纪西班 牙的 一个国王率领人民打败摩尔人的历史,表现了现实中的西班牙人民继 承反侵 略的光荣传统,他们英勇不屈,顽强战斗。作者细致地描写在莫伦 纳山上, 西班牙人民抗击法国占领军的的情景,集中塑造了一个

5、曾经参加 萨拉哥萨保 卫战的女英雄形象。 第二章写哈罗德在比利时和瑞士的游历。作者集中表现了对拿破仑失 败 以后欧洲命运的担忧。当时,正是神圣同盟统治欧洲的年代,拜伦认识 到, 拿破仑虽然被推翻,但欧洲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神圣同盟正忙于 “巩固 皇位的胜利”和对革命进行“空前绝后的屠杀”。新旧暴君更替,这不 过是 “打倒狮子又向豺狼施礼”。接着,作者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启 蒙主 义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封建暴政。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 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 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

6、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 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他的诗歌以辛 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 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 共鸣。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雪莱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 贵族家庭。受卢梭等的影响,他接受资产阶 级革命思想,最终与保守的家庭决裂。他以 诗歌的形式抨击压迫和强权,召唤对于现实 的变革。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务的 长诗仙后麦布(1813年),描写反封建 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 (1818年),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 暴政的行列(1819年),支持意大利民 族解放斗

7、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年) ,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 1819年),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 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 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 等。 雪莱的诗如像一架钢琴,大扣之则大鸣,小 扣之则小鸣。他有时雄浑倜傥,突兀排空;有时 幽抑清冲,如泣如诉。他不是只能吹出一根单调 的稻草。 他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宇宙也只是一个永 远的伟大的未成品。古人以诗比风。风有拔木倒 屋的风,有震撼大树的风,有震撼小树的风,有 动摇大枝的风,有动摇小枝的风,有偃草动叶的 风,有不倒烟柱的风。这是大宇宙中意志流露时 的种种诗风。雪莱的诗风也有这么种种。风不是 从天

8、外来的。诗不是从心外来的。不是心坎中流 露出的诗,通通不是真正的诗。雪莱是真正的诗 的作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郭沫若郭沫若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的再现 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风貌。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现 实 主 义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反映英国社会状况 俄国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和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描写俄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长篇历史小说 。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被罗曼罗兰赞为“我们时代 里最伟大的史诗,是

9、近代的伊里亚特”。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0),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 96 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 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00 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 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 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 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 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 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 立在花岗岩基石上的丰

10、碑。雨果司汤达在近代法国小说史上虽占有重要地位,巴尔扎克的硕大形象却不 免使他相形见绌。以精力的浩瀚,产品数量的庞大与繁复多样而论,巴尔扎 克实不愧为散文中的雨果。斯特里奇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 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 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恩格斯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 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 ,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 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 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 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1、。作品再 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 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 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托尔斯泰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列夫托尔斯泰于1877年写成的70余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对19 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官场、军界、城市、乡村的现实状况作了详略精当的 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 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 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 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安娜卡列尼娜

12、书影三、现代主义文学作品1、背景:两次次世界大战以及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资本 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现 代 主 义法国 贝克特现代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表现现代资本 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描绘了一副令人心碎 的图画。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贝克特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出生于爱 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毕业于都 柏林的 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他 的主要作品有评论集普鲁斯特;短篇小说集 贝拉夸的一生和第一次爱情;中篇四部曲 初恋、被逐者、结局、镇静剂;长 篇小说莫菲、瓦特等。这些

13、小说以惊人的 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 ,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 为2O世纪的杰作。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主要剧本有 等待戈多、剧终、最后一局、 最后 、呵,美好的日于、喜剧。这些剧作无 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 “反 戏剧”。 等待戈多剧照等待戈多创作于1952年,是贝克特成名作,也是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品,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剧由爱斯特拉冈和弗拉 季米尔两位流浪汉的对话组成,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 人士的到来。此人不断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从来没有出 现过。两位流浪汉设想了种种站不住脚的假设,认

14、为他们的存在一定 有某种意义,希望戈多能带来解释。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 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全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和明确的时间、地点, 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 选取大海作背景体现了作品题材的重大性,毕竟海与人类 命运息息相关。而且来自16年前一个简单的渔猎故事的创作构 思也是海明威对现实社会秩序深入思考的结果。以大海为代表 的现实社会是不可理喻、充满危险的世界。大海的变化无常, 鲨鱼的凶猛残暴都是现实世界暴力的象征。在老人眼里,那片 海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客观存在。它的荒诞性神秘性恰好在于: 它可以给你偌大的礼物,让你欣喜若狂;又可以让你胜利在望 时,功亏一

15、篑。大海代表的整个社会现实,整个世界完全凌驾 于“人”之上,成了捉弄人的荒诞存在。人与现实世界斗争的结 果是残酷的失败、流血和无能为力。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框图体系概览十九世纪以来的 世界文学与戏剧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的一支 荒诞派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引起人们的失望揭露了资本主义社 会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反映社会现实; http:/ 微信刷票 地拼酒,当时我可真是替您捏着壹把汗呢。”“这有啥啊!实话跟你说吧,连你八哥都喝不过我,还怕啥啊蒙古公主?”“哇!八嫂!您可真 是女中豪杰呢!连八哥都喝不过您啊!”“那当然咯!”“唉,我要是能有这么好酒量就好咯。”“你又不喜欢喝酒,要那么好酒量干啥 啊?”“陪我家爷啊!我从来都是壹闻酒味儿就要醉,更不要说喝各壹杯两杯咯。所以,我们家爷从来也不带我”“我以为你想干啥 啊呢,原来是想要抓住你家爷心啊!不过也不壹定要靠喝酒啊,温柔、体贴、贤淑,爷们不就是喜欢这样诸人嘛。”塔娜望着对她谆谆教 诲八嫂,心中真想说:您怎么不对八哥温柔、体贴、贤淑啊?从来也没见八嫂对八哥多温柔、体贴,相反,倒是自己,对自家爷从来都是万 事顺从,从不违逆呢。那木泰说完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失言,自己都没有做到事情还教诲塔娜呢,为咯掩饰尴尬,她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