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可寻的线索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31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中可寻的线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翻译中可寻的线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翻译中可寻的线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中可寻的线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过程中预料技巧的运用翻译过程中预料技巧的运用翻译在同传过程中为争取主动,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将来源语言尽量准确地转换为目标语言,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公牛一样的精力和母牛一样的温顺”之外,还应积极参与交流过程,对当时听到的每一细小的信息和掌握的各种语言和超语言的线索、暗示和逻辑关系进行快速分析和推测。这样会在极为短的时间内争取一定的提前量,对下一步两种语言转换大有益处。这对于在中文与英文两种语法和句型相距深远的语言间做翻译是极为必要的。当然,这种预料绝不是瞎猜乱蒙。“预料”在交传和同传中都可使用,只不过,在同传中时间很紧。所谓语言线索和暗示是否可以包括:有些约定俗成

2、的话或短语我们平时早已记在脑子里。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家庭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IUU fishiers“;”in situ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等。只要发言者一张口说出一两个字,译员大脑中的存贮立即被启动,这些早已是成品或半成品的语句译法 chunks 就能马上被说出来:“What a joy it is to welcom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household-based contractu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linking remuneration with outpu

3、t“; “非法、不负责任、不报告的捕鱼”;“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存”。还有一些语言线索和暗示,但是这类暗示不会激活翻译的记忆存储,而是可以帮助翻译根据上下文预测发言者后面要讲的意思。例如,FAO 一次转基因技术介绍会上,一位欧洲代表先肯定了转基因作物的优势,如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等。接着他又说,“But.”。这时翻译马上就可从这个转折词预料到他要开始列举转基因生物(GMO)的危害了。翻译在心理上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并掌握了发言者思路的方向。有时当听到一个动词或者一个副词,翻译就能推测下面要说的话。当然,还有这样的情况:翻译完全不知到会议背景和发言者的习惯特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不能利用“预料技巧”。因为人的交流方式总是有规律可寻的,而且翻译也不是被动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与发言者的思路碰撞,是可以争取主动的。但是,我本人认为“预料技巧”的使用还是有风险。有时预料的结果是成功,有时确实彻底失败。这时翻译不得不在更正或补充。所谓非语言暗示内容比较多,主要是指发言者的表情、口型、手势;听众的反应和行为;会场的地点、布置、横幅;甚至是会上的气氛和时间等因素。这些都可以帮助翻译分析预料讲话者的思路。例如,一场会开到 11 点半时,主持人说:“有问题吗?.如果没有.”翻译立即可以 99%地判断并预料到下面的话 “上午的会到此结束。午餐在.下午.点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