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资料整理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15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资料整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学资料整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学资料整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学资料整理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学资料整理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学资料整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资料整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美学 1、 审美活动(主体,客体,关系)审美活动(主体,客体,关系)13、审美活动、审美活动 是一种社会现象,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它必然受人类社会生活的制约。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 在当下直接性的情景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有本几性的精神交流 与沟通,他既是主体得以能动的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 方式,也是对象能如说其是的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美(对象)的问题,根本上是人(主体)的问题。只有当 人的审美本质力量生成以后,美才向人生成,亦即美才对人具有了真实的意义, 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美作为对象并不存在于审美活动之外,它就具体地生成并 存在于审美活

2、动之中。主体:主体:1,审美主体不可能离开审美对象而孤立存在;2,主体的审美感觉与审 美能力是在与对象的人化关系中,在“人化的自然界”即人化的对象世界中产 生起来,并得到确证的;3,人的“主观感觉”包括审美感觉与这种感觉的人性, 是长期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是在全部人类不断发展的时间中不断发展与丰富 的。 对象的性质与主体本质力量之间的相互适应与相互统一的互动关系,即对象化 的审美活动造就了现实的审美活动主体与客体,规定了主客关系的审美特征。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 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客体:客体:审美对象就是审

3、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涉及的一个客体。关系:关系:审美活动是很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并具有现实性的根本条件。 我们只有在审美活动的存在结构中,才能真正把握住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以及 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真是特性。 11、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对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对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P10(1)首先是静观关系。审美对象最初凸显在审美主体面前的是形式,审美 主体最初接触审美对象的是感觉器官。(2)其次是对话关系。审美主体对审美意义的接受是从形式入手层层转深, 领悟对象的内在意蕴。(3)最后是存在关系。审美主体从对象身上发现了自身的存在意

4、义,从而 忘我的投入到“存在”或者“道”境之中。2、 审美的发生审美的发生 1, 游戏说游戏说 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 性的一种重要标志。缺陷:忽略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 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2, 生物本能说生物本能说 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 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缺陷: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忽 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3, 巫术说巫术说 “交感巫术”,它们都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之上,即认为通过

5、某种神秘的感应,就可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制而相互作用。缺陷:艺术与审 美不能完全等同,巫术活动不是艺术发生的唯一因素。4, 劳动说劳动说 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缺陷:只揭示了审美赖 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3、 审美的形态审美的形态 中方:中和、神妙、气韵、意境中和:中和:中和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强调适度,感情的适中,人格精神的和谐,人与 自然的和谐,起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的特点。二是多样性的统 一。最根本、最高层次的是天人合一,是中国审美的文化之魂。神妙:神妙:形而上的超越性、直觉体悟和内审美超越、对外在形式的超越性、具有 内在自由性。气韵

6、:气韵:特别突出生命的活力及其自然形成的韵味。(汉代-魏晋南北朝)意境:意境:主客统一、情景交融、时空转换、有无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辩证的 哲理智慧。西方:悲剧、喜剧、崇高、优美、丑与荒诞 4、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 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 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悲剧:悲剧: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以矛盾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悲 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是愉快和兴奋。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 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死亡和痛苦代表、体现和肯定了某种理想、某种价值。毁 灭或灾难能显示甚至加强这种价值。它长久地存

7、活在社会的记忆中,并且物化 在人们的行为和文化中。6、论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论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黑格尔用辩证的矛盾冲突学说来说明悲剧,认为悲剧中互相对立的人物各自 代表一种伦理力量,各自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所代表的普遍力量,于是相互冲 突,同归于尽,造成了悲剧结局。在这个结局中,双方的片面性得到克服, 永恒的正义取得胜利。喜剧:喜剧:喜剧的过程及结果则来自于人物自身性格和行动、目的与动作的内在矛 盾。喜剧人物所追求的目的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他从根本上是实现不了的, 只是在喜剧过程中不断地制造矛盾,不断地暴露自己的缺陷与可笑之处,最终 使主体的意志和行动都落空而化为无意义。 崇高、优美:崇高、优

8、美: 崇高的对象使人疏远,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 -有痛感的愉快、复杂变化,-感到愉快。 -偏动、突然性、不合常规、形式上鲁莽粗糙,-偏于静、和谐、精致完满,单 纯始终如一。崇高:崇高:体现了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激烈的矛盾状态。所显示的伟大精神和力 量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激荡、刚劲、雄伟的特征,从美感上看,他给人以惊 心动魄、激奋昂扬、敬佩、自豪的审美感受。优美:优美:体现了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使人产生和谐与愉 快的美感。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 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丑:丑:是人对正常这一概念有了理性尺度以后的产物。丑

9、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 离。丑可显真、启善、衬美。 9、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1)生活丑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生活丑经过艺术处理进入艺术殿堂, 成为一种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的艺术形象,便从反面肯定了美。 再者,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 的艺术形象。 (2)丑在艺术中的价值表现:以丑衬美,化丑为美。荒诞:荒诞:是世界的外在荒诞性与人生存于世的内在荒诞感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失衡感、荒 谬感、孤独感、敌对感。 特征:非理性、异化。性质:现象和本质的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荒

10、诞展 现的是与人敌对的东西,因而它与悲剧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它缺乏悲剧和崇高 那样的抗争精神。4、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 1, 心理距离说 美感取决于主体心灵与客体的距离 7、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本世纪提出的; 指主体 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 理距离,这种距离是对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审美主体只有在 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才可能在意识中构成对象,并对其做 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13、简述审美心理距离说、简述审美心理距离说所谓审美距离是由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 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对于这种距离的形成,

11、布洛认为其关键在于 主体摆脱了利害关系的束缚,转而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从这里看心理距 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另外布洛认为审美主体只有在与审美对象拉开 一定的距离,拉开距离可以借助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可以帮助主体在意识中拉 开与对象的距离,从而打破原有的那种浑然状态,这样才可能在意识中构成对象,并 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2, 移情说 把自己“感”到对方里面 3, 内摹仿 把对象内化或者人化 4, 升华说5、 自然美(自然的人化,对自然的认识)自然美(自然的人化,对自然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 三个阶段 1, 致用:致用: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人类社会发

12、展 初期) 2, 比德:比德:春秋战国时期,类似梅兰竹菊,以自然之物自带的某些特征来比附、 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3, 畅神:畅神:魏晋南北朝,类似论语,指自然之物本身的美使欣赏者心旷神怡、 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之物 来比附道德情操,而让自然之物来触动空明的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5、论自然人化的形式、论自然人化的形式 (1)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自然被人化了,人们得以从中直 观自身 (2)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 价值 (3)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马克思:实践美学马克思

13、:实践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即以马克思的实践 论和存在论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来确立自己 的哲学基础。第一,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从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 的历史事件着眼来审视人生世界,把人生世界理解为以实践为根基和纽带的、 由自然社会和人相互统一的现实生活世界,因而是一种最具有现实精神、论域 最广、最有深度的学说。第二,马克思实践论和存在论的根本取向,乃是要走 向现实的人生和人的实际生活进程。第三,马克思实践论和存在论的基本精神 与美学的基本精神内在契合。马克思实践论与存在论始终关注现实、关心人生, 始终在人类自我创生的历史进

14、程中启示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和远景。今日之美 学不仅专注于艺术和审美活动,而且应当从审美观上升、拓展为世界观和人生 观,应当关注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应当为现实人生指引出到达理想存在 状态的光明大道。7、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 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 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 是胸中

15、之竹也。是胸中之竹也。”(题画题画)请结合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及其本质,谈谈请结合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及其本质,谈谈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 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 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7、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审美情感以日常情感为基础,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首先,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愉悦,有别于单纯的生理快感。其次,审美情感比日常情感往往包含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再次,审美情感由于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有着寓热于冷的情感再 体验的特点,不象日常情感那样锋芒外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