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一些资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375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一些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一些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一些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一些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税收执法是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所实施的一系列税收征收管理的行政行为。国家通过制定、颁布一系列有关税收管理的法律法规,形成系统、有机联系的税收法律规范。税收执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处罚、税务行政复议等方面。虽然种类不同、方式各异,都是税务部门以国家名义,体现国家意志,依法实施的行为,具有无偿性,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必须履行的职责。税收执法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能否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和税款是否及时足额入库,以及税收对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实现。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通过

2、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期望,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税收工作。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等各个工作环节,分布在税务机关各部门的工作中:税前为纳税人提供公告咨询、辅导服务,提高纳税人的办税能力;税中为纳税人方便、快捷、准确地依法纳税创造条件;税后为纳税人监督投诉、行政复议、损害赔偿提供渠道。一、现实税收工作中存在的行为和模糊认识在税收新征管模式的运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干部廉政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税得到规范,税收发展关注民生的要求,税务人员对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的关系认识已经大大提高。但仍存在少数税务人员不能

3、正确认识和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一)过分看重税收执法的作用,轻视纳税服务由于长期受陈旧的税收管理模式影响,在税收执法过程中,过分强调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力多、义务少,而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多、权利少,形成一种“居高临下”、 “单纯监管”、 “有罪推定”等传统的思维定势和管理理念,导致个别税务干部仍然存在权力至上的思想,将自己凌驾于纳税人之上,只讲税收执法,不讲纳税服务,漠视纳税人的权利,时而发生滥用职权的行为,造成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逆反心理,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形象。(二)片面理解服务的科学内涵,弱化税收执法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建立和纳税服务工作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出现了一些片面理解服

4、务的科学内涵、忽视税务机关管理职能和弱化执法力度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对纳税人提出的要求,缺少用法治观念思考问题,片面强调优化服务而淡化了对纳税人的管理,忽视了执法的严肃性,形成行政不作为,客观上造成了管理偏松,导致了执法不严,以至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漏洞。基层单位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税务干部对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认识上的误区,经常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三)职责与职权的缺位或越位对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两种行为的含义理解不清,致使不能正确面对税务机关所具有的执法与服务的双重职能,也不能正确认识纳税人是税务管理对象与接受服务者的双重身份。把本属于税收执法范畴的工作使用服务手段来处理,或把本

5、属于服务范畴的涉税事项采取税收执法手段来对待,造成职责与职权在履行过程中的缺位或越位。二、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关系的建议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在税收执法中体现出纳税服务,在纳税服务中蕴含着税收执法。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这两种行为始终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不同之处,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辨证关系。提高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效率与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对于税务机关而言,就如同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作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税收执法与纳

6、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税收执法就是纳税服务,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既要把纳税人当作管理对象,更要把纳税人当作服务对象。优化纳税服务,要坚持优质服务与严格执法并重,努力做到在严格执法中提供优质服务,在优质服务中促进严格执法。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办税、法律、咨询服务,可以降低纳税人的办税成本,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这是做好整个税收工作的前提,也是税收执法的基础。而严格的税收执法既可以为纳税人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可以提醒纳税人循规守法,避免事后加倍处罚的损失,这本身就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深层次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由单纯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

7、动服务转变,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做到热情服务,树立税收经济观、科学发展观、纳税服务观,建立良性互动的征纳关系(二)增强依法法治理念,严格税收执法行为对税务部门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税,通过税收法制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税收执法则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手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避免执法的随意性,维护税法的尊严和权威,杜绝执法中的不规范行为。依法治税实际是一场税务部门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过程。严格税收执法行为,还必须正确认识依法治税与组织税收收入的关系。组织税收收入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能,但组织收入必须

8、符合依法治税的要求,是依法治税的必然结果。在依法治税与组织税收收入的关系问题上,既不能把两者简单对立,也不能简单等同,两者的共同要求就是应收尽收。(三)规范纳税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纳税人对税收的态度。执法水平高,有利于消除纳税人的对抗心理,改变纳税人对税收的消极态度;服务质量好,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一要加强礼貌服务。这是一切税收服务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税务人员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的表现,必须坚持。二要严格执法,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对某一纳税人的特殊宽容,就是对其他纳税人利益的损害,也是对公平竞争环境的直接破坏。三要加强政策

9、咨询服务。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把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告知纳税人。在普遍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重点企业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服务。四要提高征管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一窗式、一条龙”办税,尽量简化程序和手续,最大限度减少纳税人的效率损失,降低纳税成本。(四)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规范税收规程和完善监督机制在税收工作中,必须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一要落实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和公开办税制度。要求税收管理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对税源的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征管水平,在强化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加强管理,公开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开办

10、税制度、管理流程和服务标准,实现办税的全面公开,接受广大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监督。二要规范工作规程。按照法治的要求,细化执法和服务的工作规程,包括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注意各个岗位工作规程的有机衔接,保证执法和服务机制高效运行。三要建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将执法与服务的职责和要求嵌入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纳税人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为主动配合,最终达到将服务寓于管理、从管理中体现监督、以监督提高服务的效果。四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和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加强和量化对执法和服务的管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对税务人员在执法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失职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素质对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还是纳税服务,关键要看执法者的素质,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应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使每一位税务干部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整体素质,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才能准确无误地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自觉规范执法行为,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辅导、培训、咨询等系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