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942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业汇票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系统、境内 外币支付系统之后,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运行的又一重要跨行支付清算系统。 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 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 对促进电子商务和票据市场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为电子票据业务提供安全高效、互联互通、标准统一、方便 快捷的多功能、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与现行纸质商业汇票相比,其最大的特性就是签发 和流转都采取电子化方式,以数据电文来完成。电子商

2、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 纸质商业汇票交易方式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等问题。其次,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对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票据市场的发展意义 重大。对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不仅提供了纸质票据的所有功能,更重要的是企业在使 用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资金在途时间大大缩短,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高。 对商业银行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不但使电子票据能够实现实时、跨地区流通使 用,而且节省了纸基票据业务的人工成本,节约票据印制成本,降低票据保管成本,规避 票据遗失风险,增强了业务的安全性,加快了结算速度,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的金融服务效 率。对中央银行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

3、统的建成将使中央银行成为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一 个经常性交易主体,未来可能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主要手段,增加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央银行能够全面监测商业汇票各种票据行为,准确了解资金流 量流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企业如何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答:与纸质商业汇票一样,企业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必须遵守票据法等相关法律 规定,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并在商业银行开立人 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但是,由于电子商业汇票的特殊性,企业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还必须具 备以下条

4、件:一是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二是必须是具备办理电子商业 汇票业务的基本技术条件,比如,应当是商业银行的网银企业客户等;三是所选择的开户 银行能够提供电子商业汇票服务,并与其开户银行签订电子商业汇票服务协议,明确双方 的权利和义务。具备上述条件后,企业就可以通过其开户银行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了。 五、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出对企业有何好处?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为全国性的电子商业汇票推出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在 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过程中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企业资 金周转速度,畅通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效率。电子商业汇票以数据电文 代替纸质票

5、据,采用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确保了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的安全性,大大降 低了票据业务的欺诈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最长为一年,更是增强了企业的短期融 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短期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六、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票据管理水平,增强票据风险管理, 降低票据业务成本,提高票据支付结算效率和金融服务效率。对商业银行利用票据业务进 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汇票业务处理流程带来质的变化,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加大票据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提

6、高综合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同时,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延长至一年,也将为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提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服务,必须具有行内电子票据系统并按规定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实施连接,这对商业银行 的内部系统管理和相关系统的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七、电子商业汇票对未来国内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有何影响?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实现商业汇票签发、流转和结算等业务的电子化处理,将进一 步推动全国统一的、规范的、效率更高的票据市场形成。另一方面,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将 改变目前票据市场运行格局,有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最长 至一年,将增加票

7、据市场中可交易的票据数量,大大活跃票据市场。 从长期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未来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电子商 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有利降低票据市场利率系统性风险;有 利于票据资金价格发现,并对基准利率形成机制产生积极影响;将增强商业银行票据资产 配置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丰富票据市场产品品种也将提供技术保障。九、为什么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延长为 1 年?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有何影响?答:对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 票据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具体规定,但由于纸质商 业汇票在安全性、流通的便捷性等方面的明显缺陷, 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付 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6 个月

8、。电子商业汇票推出后,根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 ,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被 延长到 1 年。这种调整,充分考虑了电子商业汇票在安全性和流通性方面的实质改善,目 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商业汇票的融资功能。另一方面,目前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的利率的 市场化程度较高,所以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的延长,有利于 1 年的资金价格发现,形成 更贴近实际的资金价格曲线,并且短期贷款票据化的趋势可能会更为明显。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的延长,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据统计,近年来 商业汇票平均单笔签发金额在 90 万元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业汇票更多是被中小企业 所使用。由于商业汇票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高,加之

9、付款期限由 6 个月延长到 1 年,对于 企业来说将有非常大的吸引,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短期融资需要。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票据融资作为资金拆借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手段,已被 广泛运用。但商业汇票签发量低和融资期限短的特点,制约了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此项业务。 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延长将直接导致融资期限的延长,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 和管理需要。十、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由一个核心功能模块即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两个辅助功能 模块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系统和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价组成。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功能模块是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为各 行客

10、户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实行集中登记存储,并提供互联互通的流通转让平台,实现电 子商业汇票出票、承兑、背书、保证、提示付款、追索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同时,与银 行、财务公司行内系统及人民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连接,可实现电子商业汇票贴现、转 贴现、再贴现等融资交易和提示付款的即时转账结算,同步完成票据融资交易的交割,实 现票款对付(DVP) 。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功能模块是系统参与者必须参加的模块,它能够为纸质商业汇 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质押、质押解除、挂失止付等票据行为提供登记查询服 务,实现纸质商业汇票票面信息的集中登记存储,便利纸质商业汇票的贴现、质押业务查 询。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

11、价模块能够实现电子商业汇票和纸质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价, 为银行、财务公司进行询价交易提供信息。目前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价模块暂不开通。十一、电子商业汇票面临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答:电子商业汇票是新型的无纸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它是流转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内 的数据电文,因此诸如票据的真伪、保管、传递、诈骗等原有票据市场常见的风险将不复 存在。电子商业汇票面临的风险基本上就等同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所面临的信息技术的安 全风险问题了,比如说数据文件丢失、系统运行瘫痪、网络遭遇攻击,各种病毒入侵等。针对电子商业汇票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财务公 司做了积极地、全面的预防

12、措施。首先在软硬件物理环境上,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采用高可 靠性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数据信息全部采用加密加押,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控制,对节 点采取签到控制,建立异地灾备系统和病毒防范等防范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同时,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在各自的系统建设中也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制定了行内安全 运行措施和应急方案。此外,为保障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规章制度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制订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证书管 理办法 、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危机处置预案 。其中,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从岗位管理、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安全管理、机房管理、设备管理、文档管理和故 障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防范系统运行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证书管理办法从岗位职 责和证书管理方面对数字证书管理进行详细规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危机处置预案明确 了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置、预防与预警、应急保障等方面的处置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