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781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润承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传统文化看新时期学校管理王润承(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 信阳 光山 4654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和治国方略对今天校长的治校方略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品味传统文化的精华,思考新时期学校管理,提出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改活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关键词:传统文化 学校 管理学校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民族文化在学校行为中的表现。忽视民族文化、片面模仿西方管理的必然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不仅学不好西方的管理科学,最后连自家的珍宝也会丢失,给教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中国传统文化可为中国化的学校管理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儒家的德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道家的

2、循道无为而治思想、 易经的变思想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我们应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一、从儒家思想看学校管理一、从儒家思想看学校管理以德立校。以德立校。儒家思想崇尚“德治” 。强调“民本” ( “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 “仁爱” (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这些为学校管理中坚持以德立校提供了理论渊原。以德立校要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学校管理的的终极目的,要落实到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有效、全面、可持续发展上来。把学校建设成文

3、化的殿堂、学习生活的乐园,师生共同成长的阶梯。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相信人与培养人,追求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以德立校要善于知人用人,广揽人才和挖掘人才,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制度留人。以德立校要加强思想教育,要对师生进行理想、法律、道德等多种教育,真正让师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以德立校更要加强学校管理者自身的修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人以正,孰敢不正?”学校管理者要做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知书达礼、公平正义的典范。二、从法家思想看学校管理二、从法家思想看学校管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法家

4、主张依法治国,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参见韩非子难三) 。 ”认为法的作用在于“定分”与“兴功” 。法家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强调法治的作用,但并不完全排斥道德,如管子中提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指礼义廉耻) 。从理论上看道德和法律不可分割,从历史上看道德和法律历来是治理国家的两把利剑,所以依法治校作为治校方略是历史和时代的需要。依法治校就是要变“人治”为“法治” ,变“武断”为“民主” 。坚持制度管理,目的是实现他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奠定基础。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管理方能纳谏聚智

5、,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实施的有效性,才能实现用人所长。坚持科学管理,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人文化。校长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理好改、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公平与效益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硬管理与软管理的关系;务实和务虚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精确与模糊的关系等。加强情感管理。法、理、情的有机结合历来被成功管理者所重视,既要建立规范、时时规范,也要找准法、理、情的有机结合点。三、从三、从易经易经的变思想看学校管理的变思想看学校管理改活校。改活校。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易经通篇贯穿了变、命、创新的思想。 “易”就是变易、易

6、变、恒变;“生生之谓易”(易经系辞)。变、易变是易经活的灵魂。 易经上有句名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说的是事物处于穷尽局面须变,变后才会通达,通达才能长久;它强调事物的动态魅力、发展变化,重视事物的新生、日新、更新、上进,主张积极的变。司马迁称易 “长于变” 。易变的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大的激励鞭策作用,我们今天要承继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改活校,把教育改推向新高度。变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一句话就是人的充分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和开放的人才观。坚持学习、建设、发展

7、和创新。校长既是学习型校长,建设型校长,又是发展型校长和创新型校长,一所学校才有正气,有活力,才能不断的壮大发展。在人事制度,评价制度,分配制度上不断的探索改。通过改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从道家思想看学校管理四、从道家思想看学校管理科研兴校。科研兴校。道德经博大精深,通篇贯穿着对“道”的阐释和运用。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 ”同时,道家认为物质世界由道所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道家思想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得出 “道”的内涵:第一, “道”这一世界规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信;第二,

8、天地万物和人类虽然纷繁万端,但皆以 “道”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统一性;第三,天地万物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无视规律的主观妄为,而只能尊重和遵循“道”这一世界的根本规律。这些东西加到一起,就构成了道家的无为。无为是让无来为,而不是让有来为。不是用你的成见、不是用你既定的东西,不是用你的想法套这个东西,而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实际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才是无为。治校、治学不能盲干,要探寻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追求科学的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好一所学校,既要务实,更要务“虚” ,务“虚”是务实的前提和保障。科研就是一种探索,一种改,有时寻求“道”或“法”的

9、本质,有时寻求“道”“法”合一的真谛,有时寻求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结合点,所以科研可以兴校。把学校变成精神王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本质是精神的王国。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丰富、思想先进、追求真理、尊重人权的精神王国,应该能占据人的心灵,应该是新文化的策源地。通过科研可以在教师中形成好学的风气,能以教育家的心态和思想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从而促进精神王国的形成。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科研加强教师的修养,提高教学技艺,形成个人特色,不断地成长为字之师,事之师,人之师,用名师来办好一所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终极目标。通过科研推进课堂改,课程改,新学法、教法,提升教师素质,对知识与技能

10、、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加以整合,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要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研指导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一时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世负责,这是教师的天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近现代中西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出现了新的融合和统一。本文为论述方便,从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阐述了学校管理的侧重点,其实,这几个方面是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应视为统一的整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会对新时期学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朱自强.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 ,长春出版社,1993.92、宋祚胤.白话周易,白话四书五经 ,岳麓书社,1994.73、陈贵.企业理念“十论” ,发现2004 年增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