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针灸学69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2580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6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针灸学69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精品】针灸学69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精品】针灸学69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精品】针灸学69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精品】针灸学69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针灸学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针灸学69(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学 第七章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目赤肿痛目赤肿痛是以目赤而痛、羞明多泪为主症的一种 急性常见眼科病证。本病俗称“红眼”、“火眼”。中医文献中,根据其发病原因,症状的急性和流行性 ,有称“风热眼”、“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基本治疗: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合谷 太冲 风池 睛明 太阳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疗:【经验介绍】【附注】【小结】麦粒肿本病是指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脓的眼病。临床以眼睑缘硬结、充血水肿、压痛为主要特征,因其形似麦粒故名。中医文献中将本病的轻 症称为“针眼”,重症称为“眼丹”。【病因病机】【辨证】

2、【治疗】基本治疗: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太阳 鱼腰 风池配穴:其他治疗:【经验介绍】1贺舜歧用放血疗法治疗麦粒肿,方法:取患 眼同侧耳尖穴,患眼对侧肝俞穴,用三棱针刺入2毫 米,放血67滴。每天一次。结果:1次治愈147例 ,占79;放血两次治愈33例,占18;其余5例, 放血3次以上治愈,占3。2刘玲玲用针挑法治疗麦粒肿42例。治疗部位: 背部第l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反应点,多为 粉红色或暗红色充血性疹点。治疗方法:皮肤常规 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疹点放血23滴,1次未愈可 隔二日再挑治1次。结果:治疗二次后总有效率为 100。【附注】1疗效评价 麦粒

3、肿初期,针灸可使其消肿散结,已成脓者亦有止痛和促进早期排脓的效果,但疗效不如初期,建议转眼科处理。2预防与护理 患处切忌挤压,以免炎症向眶内甚至颅内扩散,引起蜂窝组织炎,甚至海绵窦栓塞及败血症等。注意眼部卫生,屈光不正者,应合理纠正。【小结】麦粒肿乃是一种常见的睑腺病之一,证属实热者为多。针灸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为原则,处方以近部足太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对症取穴,针灸多用泻法。耳聋、耳鸣耳鸣是指听觉器官并未受到外界声响刺激,而自 觉耳内鸣响,可由听觉器官本身和神经传导径路的 病损以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引起。耳聋是指不同程 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聋往往由耳鸣发展而 来。两者在病因病机及针灸治

4、疗方面大致相同,故 合并论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治疗(1)实证治法: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 经穴为主。主穴:翳风 听会 侠溪 中渚配穴: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 ,加外关、合谷。操作:毫针泻法。(2)虚证治法: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主穴:太溪 照海 听宫配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 ,加肾俞、肝俞。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其他治疗:【经验介绍】【附注】【小结】牙痛1病名含义:牙齿疼痛简称牙痛,有些文献中 亦称“齿痛”,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个症状,每因遇冷、热、酸、甜刺激发作或加剧。牙体本身 或牙齿周围的病变

5、均可引起本症。如龋齿、牙痛 、牙宣、牙齩(yao)痈、骨槽风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痛。 2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现代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和牙本质过敏等均见有 本症。【病因病机】1病因由外感风热和内伤而致胃火、虚火上 炎,总因火热为患。2齿为骨余,为肾所主;手阳明入下齿中; 足阳明入上齿中。病位在齿,脏腑经脉涉及肾 、胃、大肠。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由风热、胃 火引起;虚证由肾虚火旺所致。【辨证分型】【治疗】 基本治疗: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 为主。主穴:合谷 颊车 下关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上颌、下颌、神门、上 屏尖、牙痛点。【经验介绍】1傅蕴英用针

6、刺治疗慢性牙周炎。方法:单侧或 双侧前3齿炎症,主穴取唇侧龈阿是穴,配单侧或双 侧四白穴。单侧或双侧后4齿炎症,主穴取唇颊侧龈 阿是穴,配单侧四白、下关。双侧全齿炎症,主穴 取唇颊侧龈阿是穴,配双颊车及手阳明大肠经穴。 予洗必泰漱口剂漱口3次后,阿是穴用三棱针放血, 血量多效果显著,配穴斜刺进针05寸,得气后提 插捻转5次,留针5min,每日2次,6次为1疗程,治 疗2疗程。结果;痊愈35例,占289;显效67例 占57,进步12例,占99,无效5例,占42 。(傅蕴英针刺治疗慢性牙周炎121例。中国针灸 1993;13(2):9)2陈国卫等用针刺牙痛62例。取穴:主穴 为督脉身柱至筋缩间的阿

7、是穴,最疼痛者为主 穴。配穴,上58牙痛取下关,下58牙痛取 颊车,上14牙痛取颧髎,下l4牙痛取大迎 。方法:先针主穴,捻转进针,直达椎骨,用 泻法捻转至得气后出针,不留针,配穴针刺用 泻法,得气不留针。每穴行针时间均在8秒之内 完成,每日1次或隔日1次。结果:62例全部治 愈,其中1次治愈18例,2次治愈37例,3次治愈 7例。(陈国卫,等针刺牙痛62例。中国针灸 1996;16(8):54)【附注】1疗效评价:针刺对急性牙病发作,疗效较好,往往可立即奏效。针刺时宜反复提插捻转,长时间留针,针后可在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埋针,以巩固疗效,防止疼痛再作。2对龋齿感染、智齿难生、坏死性齿髓炎

8、等,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小结】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 病总因火热所致。临床辨证应分清实火、虚火,实火有风火 、胃火之别,虚火为肾虚火旺。治疗拟疏风清热,通络止痛为原则。针灸 治疗以局部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相结合。针 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和补法。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治疗 (1)实热证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 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少商 合谷 尺泽 内庭 关冲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 ,加厉兑、鱼际。 (2) 阴虚证治法:滋阴降火,养阴

9、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 照海 鱼际操作:针灸治疗咽喉肿痛,常可配用近部取穴, 临床常随证选用天突、廉泉、扶突等穴,以利咽消 肿,操作时应严格遵照操作要求针刺,注意针刺方 向、角度、深度,避免伤及脏器。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咽喉、心、下屏尖、扁桃体、轮1-6。 毫针刺,实证者强刺激,每次留针1小时。【经验介绍】l赵蒲光用单刺扁桃穴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方法:单取患侧扁桃穴(下颌角下缘,颈动脉前 方,天容穴前下方05寸处),用25寸毫针向 扁桃腺方向直刺152寸(可刺入扁桃腺内) 。患者有胀重感向咽喉部放散,不留针,每日一 次,一般治疗三次即愈。针刺时注意颈动脉。结 果:87例中,痊愈6

10、1例,显效18例,好转6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赵蒲光单刺 扁桃穴治疗急性扁桃腺炎87例。针灸临床杂志 1994;10(6):24)2周世杰等用爆灯火治疗咽喉肿痛83例。治疗 方法:寻找皮肤异点或选穴:常可在项背部找到皮 肤异点。如在双侧肩胛骨内侧缘,脊柱两旁寻找皮 肤上的斑丘疹、结节或压痛点等,或选用大椎、曲 池、合谷、少商、角孙,必要时可配涌泉。操作: 寻找到皮肤异点或定准诸穴后,取灯芯草一段,蘸 植物油(香油、麻油或菜油),拿出后空干浮油, 以不滴下为度。每次可爆灸13个穴位,间隔23 天可灸第二次,勿在原穴位或皮肤异点上施灸,一 般以爆灸6次为宜,结果:83例患者中,施灸6

11、次痊 愈者54例,占65;有效16例,占193;无效13 例,占15 7,总有效率为843。其中施灸1次 治愈31例,占373;有效23例,占277。【附注】1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咽喉肿痛之实证效果较好,常12次即可见效;虚证亦有一定效果,但疗程较长。2预防与护理 平素应忌食辛辣煎炸之物,注意口腔卫生。急性喉炎出现喉水肿,呼吸困难,应作专科处理。【小结】咽喉肿痛是指以咽喉红肿疼痛为主症的一类 病症。该类病症多由风热、肺胃郁热和虚火引起, 以致火热上炎,蕴结或灼于咽喉,脉络阻滞为 病。辨证当分清虚火、实火。实火以清泄之,取 太阴、阳明经穴为主,虚火当养阴降火,取少 阴、太阴经穴为主。实证用泻法,虚

12、证用平补 平泻法。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结膜炎,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或过敏而导致 ,多发于春夏之季,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假性结膜炎之分。本病预后多数良好,少数可迁延日久,若反复或剧烈的结膜炎,可后遗结膜干燥症;若炎症延及角膜,可引起不 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 外感风热外感 时行疠气 经脉闭阻,气血壅滞,交攻于 目内伤肝胆火盛循经上扰病理性质属实,久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风热证与肝胆火盛鉴别表证型 主证 兼证风热证 起病急、患眼红赤灼热、 伴见表证:头痛、鼻塞、多泪、眵多黄粘、眼脸 或有发热、苔薄白或薄黄 、肿胀、 痒痛皆作 脉浮数肝胆火盛 起病

13、稍缓、眼有异物感、 伴见:口苦、咽干、烦 涩痛、白睛混赤肿胀 热,舌红苔黄、脉弦合谷、太冲名曰“开四关”,调阳明经气以疏散风热,通导厥 阴经气以泄火疏肝,四穴相配疏散一身热邪;风池属足少阳经胆经,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宣散眼部之邪热,有通络明目的作用;太阳点刺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配穴: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太阳、少商点刺出血,或太阳刺络拔罐,睛明应严格注意操作规程,轻刺。根据病情每日12次,每次留针30min。(1)挑刺法:可在肩胛间按压过敏点,或大椎两旁0.5寸处选点挑治。本法适用于急性结膜炎。(2)耳针法:选眼、目1、目

14、2、肝。毫针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亦可在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1刘炳权用穴位注射治疗流行性结膜炎352例。 将352例分为太阳穴组206例,耳穴组146例。太阳穴 注射组,取双侧太阳穴常规消毒后,每次注入低浓度 维生素B12 05ml,每天一次;耳穴注射,在耳针眼 穴,耳垂中点,按皮肤常规消毒后,在双侧耳穴注入 低浓度维生素B12 0203ml,每天1次。连续治 疗3天,统计疗效。同时两组均配合025氯霉素眼 药水点眼,每天46次。结果:太阳穴组基本治愈率 66,耳穴组基本治愈率78,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性。(刘炳权穴位注射治疗流行性急性结膜炎352 例。中国针灸1992;12(3):

15、32)2孙法轩用刺血法治疗急性结膜炎,治疗组203例,主穴取印堂,配穴取瞳子髎(双),皮肤常规 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12滴,每日1次,3次后 观察疗效。对照组144例,用五官科超短波治疗, 功率40W,波长50兆赫,圆形电极中号 7cm 2 2 眼部并置法,温热量,时间20min,每日l次,7次后观察疗效。两组同时配合病毒灵眼药水,金霉素 眼膏点眼,l日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5, 对照组有效率8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孙法轩刺血法治疗急性结膜炎203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2; 12(5):25)1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常在治疗12次后,红肿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有些病例在针治后半小时即能睁眼,异物感消失。2预防与护理 本病在流行期,应注意接触传染,洗脸用具要隔离,宜勤洗手,不用手或衣袖拭眼。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食物。本病是以急性目赤肿痛,羞明多泪为主要特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因主要是外感风热或时行疫气。亦有因内伤而致肝胆火盛,病机为经脉痹阻,气血壅滞为病。病理性质属实。治拟清热消肿,散郁止痛。其主方中以“四关”穴,清泄风热,局部用穴以祛邪通络,再随证加减,针用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