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527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概括介绍概括介绍清朝的货币银子下面是银元,银元一看面值,二看成色。相当于现在的百元钞票。 银元 下面铜板,铜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宝”或“重宝”,这种相当于现在几十元钱币。 钢板下面是 铜钱,就是“孔方兄”。外圆内方。这种相当于现在的硬币。 从搜藏价值上看,成色,面值、 质地、发行数量、现有数量都是价值的直接决定者。 从当时使用的价值上看,不同时代不完 全一样。早期康乾盛世时国家有钱,就不值钱,后来多次赔款,国家没钱,就值钱。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清代制钱清代制钱清代通宝钱币 后金在进关前就开始在关外铸造货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的 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皇太极时又铸

2、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 顺治年间开始铸 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 宝,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 工,户,东,福等。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一千文合银 一两。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 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等人在叛乱时期也大量铸造 过货币,吴三桂铸造了利用通宝,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贵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 其子吴世潘洪化年间又铸造了洪化通宝。福建的耿精忠则铸造

3、了裕民通宝,分一分,一钱,浙 一钱三种。 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 雍正年间 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此后又铸造了乾隆通宝,嘉庆 通宝,道光通宝。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人为 的搞通货膨胀。分为3类,一是通宝,是小平的铜铁铅钱。一为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 还有一种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这些货币各地都有铸造。 清代货币比较珍贵的 当属慈禧时期铸造的祺祥通宝和重宝,这种钱本准备在咸丰皇帝死后用的新年号钱,由于慈禧 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这种钱没有铸多少就停铸了,因而较少,祺祥年号只用了69

4、天。 同治年间只铸造了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 光绪初年,只铸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后 慈禧下令从国外进口造币机器,用机器铸造制钱。 宣统年间只铸造了宣统通宝,有两种, 一种较大,一种较小。 清代铸币分两大类,一类是中央造币厂铸造的,令一类是地方造 币厂铸造的。 太平天国时期,也曾铸造过货币,就是太平天国钱,但是国字从口从王而 不从玉,成为太平天国货币的一大特色。此外太平军还铸造过一种中国最大的货币大花钱,数 纪念币性质。与太平天国同时在上海的刘丽川领导了小刀会起义,铸造了太平通宝,钱背面有 星月纹。以表示“明”,寓意反清复明。1865年,广州的天地会进军广西建立了大成国。在李文 茂的领导下,铸

5、造了平靖胜宝,李氏自称平靖王。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清代银两清代银两清代银元 清代的银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光年以前的,一类是道光年间以后 的。 清代银两有多种形状。直隶银两形状多为船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重50两,另 外一种重10两。 山西银两以重50两的大银锭为多。另一种为小元宝,束腰形。 陕西 的银两多为椭圆形,分为2种,一种重10两,一重4两左右。 江南的银两除重50两的船型元宝外,另一种重5两左右,形如猪腰子的腰锭。 甘肃银两有三种,一种为重50两的方锭, 形如正方形的砖块,多为民国年间铸造。一种为4两重的圆锭,最后一种为重2两左右的葫芦状 的银两。 四川主要铸造10两左右的圆锭

6、。 云南银两,前期是方锭,后期状如马鞍或 牌坊,重量分10两,5两,2两半左右三等。 贵州银以茶花银锭最有特色,一般重10两左 右,另有重5两,10两的圆锭。 湖北除有重50两和20两重的船型银锭外,还有重5两,10 两的圆锭。 湖南银两锭近于长方,略束腰,一般重10两左右, ,另外还有一种重50两的龟 宝,因锭面两耳特低,形如乌龟,故名。 江西银两以50两重的方宝最多,另外还有10两 左右的圆锭。又有5两重的方锭。 安徽有50两的船锭,和10两重的方锭。 江苏银两 分重50两的船型元宝和5两左右的圆锭。 浙江以重5两左右的圆锭为多。 福建除有50 两的船型元宝外,多为重10两左右的圆锭,也叫

7、馒头锭。 广西和广东则以重10两左右的 形如砝码的银锭为多。 东北地区多为重50两的船型元宝,因形制特别,锭面两耳特长, 故俗称大翅宝。 新疆通行重50两的船型和方形元宝。 一直到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废 两改元后,中国的银两才退出了流通领域。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早期银元早期银元清代早期银元 中国最早的银元是仿铸的外国银元,如西班牙银圆和墨西哥银圆。 咸丰年间时,上海的一些银号也铸造了一些类似银元的银饼。 福建漳州铸造的漳州军饷, 是清政府为了支付当地驻军的军饷而用土法铸造的银元。 现在这种银元一般分为3类,一 是面文为漳州军饷,第二种是上面的戳印特别多,三是上面的文字为谨慎或谨性。 在台 湾

8、,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农民起义,铸造了三种军饷,寿星,花篮,剑枰,重7钱2分,上有库 府2字。这是台 最早的花篮银元,称为如意银元。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清代纸币清代纸币清代纸币 清代有三个时期发行纸币。一是清初顺治年间发行的顺治钞贯,二是咸丰 年间发行的纸币,分政府发行的大清宝钞,户部官票和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三是光绪年 间,清地方金融机构-官银钱号,发行纸币。 顺治8年,由于政府军用孔急而发行了顺治 钞贯,10年后就收回废除了。 咸丰朝的纸币分2种,一种是户部官票,又叫银票,从1两 到50两,另一种叫大清宝钞,又叫钱票,面额从250文到50千文,十万文不等。 光绪年间, 各省大设官银钱号。

9、开设官银钱号的目的为通圜法,裕财政。由于官银钱号纸币多和当地硬币 挂钩,因而纸币种类和面额极为复杂。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特点特点清代各地使用的货币并不统一,尤其是各省铸造的铜钱,只在本地流通,因此各省对货币 调整的措施具有本地特色,且在同一时期内,各地又有不同。清代前期京师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顺治元年,两个中央直属的铸币局设在京师,户部的宝泉局和工部的宝源局。这是终清一代, 一直沿续的格局。中央政府调控货币的部分措施,主要通过设在京师的两个铸币局,以及众多 的钱庄、银号、当铺来完成,因此,透过京师货币供需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政府货币政策推行 的全过程。 清政府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货币制度,即白银和

10、铜钱(亦称制钱)两种货币同 时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同等合法性。这两种货币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围,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官员俸禄、兵饷、商人大笔交易多使用白银,而民间零星交易则使用铜钱。由于中国 银矿藏量很少,政府无法铸造统一的银币,所以白银只能作为称量货币流通。其成色、重量, 各地不一,政府基本上没有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完全由商人自由掌握。白银数量的变化、流向, 直接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政府缺乏调控白银货币的能力。而对于铜钱来说,政府则有 较强的控制力,可以不断发掘铜矿,从外国购买铜材,垄断铸币权力,随时调整制钱的数量以 及使用范围,使之发挥实际作用。白银和铜钱不仅是两种货币,而且又是两种

11、金属商品。银和 铜自身的商品价格,决定货币的价值。由于两种金属商品的价格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波动, 使得两种货币的价值也不能稳定不变。白银和铜钱的货币价值,与银和铜本身的价格同时不断 升降,这就形成了白银和铜钱的市场价格,同时也产生了两种货币的市场比价。为了垄断货币 权,控制货币价值,清政府继承前代政府规定银钱固定比价的方法,顺治四年规定钱值, “每十 文,准银一分,永著为令。 ”即规定铜钱与白银的比价为10001。一般来说,政府努力维持官定 比价的操作,体现在对市场上流通货币数量的调控,同时也是政府推行货币政策的过程。其货 币政策就是通过对货币的生产、流通、管理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在生产方面

12、,政府根据 市场上银钱比价的波动,不断增加或减少铸币数量,从而控制流通中总的货币量。对于京城两 个铸钱局,政府规定每年生产制钱的数额,采取增减铸币数量和增减铸炉数量的方法,进行控 制。据统计,从顺治至嘉庆年间,京局大约增减铸币数量十四次,以后因库存铜材不足,每月 逐渐少铸。同时,政府还收购私钱和官方减重的小制钱,回炉铸造标准制钱。顺治三年, “禁用 旧钱,送部者,每斤给价八分。 ”十八年,在京师等地方, “收买私钱及旧钱、废钱,使民间无法 搀和使用。 ”康熙十年,收购旧钱、废钱, “每斤照铜价给值六分五厘,解局销毁改铸。 ”二十八年, 下令“民间私钱,在京城限六月交送户部,照铜价每斤给银一钱收

13、买改铸。 ” 乾隆二十二年,还 分别规定了收换废钱的条例。 清朝货币清朝货币-流通流通在正常交流方面通过陆路与邻国的经济往来,而使货币流出国外;一是西北边货币流出到 伊朗和阿富汗。撒马尔汗和布哈拉是清朝与中亚各国贸易的中心。二是西南边,货币流出到克 什米尔、不丹、孟加拉、尼泊尔等国。这些国家出产的披巾、棉花、皮革、烟草、染料、珍珠、 珊瑚、剪刀、眼镜,换走了中国的一批又一批钱币。三是南边,货币流出到越南、暹罗、缅甸, 这些国家的棉花、食盐、羽毛、黑漆、铜砂、象牙、兽角,也换走了中国一批又一批钱币。四 是东北边,货币流出到朝鲜,两国之间一向“往来相善”, “或东或西,听民所往”,清朝的钱币 也随

14、着商人流出国外。再就是通过海上贸易,货币流出到日本、朝鲜、琉球。公元 1684 年至 1688 年,清圣祖康熙年间,中国赴日商船迅速上升到 194 艘;清政府规定“内地商民船至朝鲜 者,除原禁货物外,听其发卖回籍”;琉球到中国的船只,最多到过 5 艘,运送来的多为海产。 在南边,货币流出到印度、缅甸。从中国港口出发的大商船队,每年都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古里, 和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沿岸,货币流出到马来半岛;从马来半岛,北走可以到达暹罗、越南, 南走可以到达苏门答腊、爪哇,东走可以到达婆罗洲、菲律宾群岛,中国帆船开往新加坡的, 最多一年达到 250 只, “中国帆船来临的季节,新加坡的市场便大大活跃起

15、来”。除此之外,清 朝货币还流出到其他亚洲各国。 以上都是正常的贸易往来和货币交流,而从清雍正五年 (公元 1727 年)开始,就变成了非正常的外流。英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把大量鸦片输入到 中国,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鸦片这种毒品输入我国后,吸食者一天天增多,既在精神上使人 们更加昏怠腐败,又在经济上使中国清朝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造成大量白银货币外流,这 种情况在嘉庆、道光年间最为严重。每年有三千多万两的白银货币流出国外,这对清朝政府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经济负担:公元 1810 年,清嘉庆十五年,嘉庆帝在诏书中惊呼:“鸦片烟 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骤长精神,恣其所欲,久之遂戕贼躯命,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要求今后 “一有缉发,即当按律惩治,并将其烟物毁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