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1321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专用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集成电路 l8.1专用集成电路的作用与特点 l8.2门阵列集成电路 l8.3标准单元集成电路 l8.4多设计项目硅圆片方法 l8.5可编程逻辑器件 l8.6逻辑单元阵列 l8.7门阵列、标准单元与可编程集成电路的 比较 8.1专用集成电路的作用与特点l专用集成电路(ASIC)被认为是用户专用电路(custom specific IC),即它是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能以低研制成 本、短交货周期供货的集成电路。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l (1)可减少系统上总的芯片数目,因为一个新的ASIC芯 片可以替代印刷电路板上一组通用的标准IC产品;l (2)有较高的性能,由于是专门为某一种

2、应用而设计的 ,因此可以得到优化的设计;l (3)可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这些特殊的功能是其他公 司的产品所不具有的,而付出的代价并不大;l (4)增加设计的保密性,如果采用通用的IC产品则很容 易被别人所抄袭。8.1专用集成电路的作用与特点l采用ASIC后,对整机系统的制造也会带来明显的效益:l (1)减少了印刷电路板的数目,可明显地节省系统购体 积和重量; l (2)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l (3)减少了总的功率耗散,因而可用较小的电源设备;l (4)由于减少了芯片之间的连接,因而可增加系统的工 作速度。 l 此外,系统尺寸、重量以及功耗的减少可进一步降低系 统在外壳和冷却方面的成本。 lAS

3、IC可以说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因而ASIC通常不采用设 计周期很长、设计成本很高的全定制设计方法,而往往采 用半定制的门阵列IC、定制的标准单元IC,或者直接使用 可编程逻辑器件糊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由用户自己通过编 程来实现。8.2门阵列集成电路 l门阵列(gate array)包括数字电路门阵列和线性阵 列(linear array)两大类。前者简称为门阵列,它 又分为有通道门阵列(常称为门阵列)及无通道门 阵列(或称门海)两种。l门阵列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应称为晶体管阵列 。它是预先在芯片上生成由基本单元所组成的阵 列,即完成了连线以外的所有芯片加工工序。设 计时是调用门阵列库,根据电路要求

4、完成布局布 线。再送去工厂完成最后的连线等工序。8.2.1TTL有通道门阵列 l典型的有通道门阵列的基片结构如图8-1所示。单 元被排列成行,行与行(列与列)之间留有作为这 线用的通道区,通道区的高度是固定的。这就是“ 有通道门阵列”这一名词的来由。为了保证单元之 间的布线具有100的布通率,需要有较宽的通 道,因这会导致无用的走线区域,因而浪费硅面 积。门阵列的另一特点是在基片的四周,有固定 数目的输入输出单元和压焊块。门阵列可以有 单层布线和双层布线。如果只允许单层金属布线 ,当垂直线段为金属时,则水平线段必须采用多 晶硅。如果有双层布线时,则两层金属之间通过 通孔(via)相连。8.2.

5、1TTL有通道门阵列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门阵列的各单元中包含有规则的和重复的晶体管,在双极 型门阵列中还包含有电阻。在CMOS门阵列中,典型的基 本单元为2个P沟晶体管和2个N沟晶体管,如图8-2。l门阵列具有相同的单元,但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来获得不 同的功能。如采用图8.2的两个基本单元就可以形成一个3 输入端的与非门,见图8-3。图中有号的为第一层金属的 接触孔。有+号的为第一层金属与第二层金属之间的通孔 (via)。需要更复杂功能的时候可以采用多个基本单元。实 际上在门阵列的数据手册中已经给出了一些基本逻辑单元 和功能块的内部连线图(也称为宏单元),因而设计者并不 需要解决单元

6、和功能块内部的连线问题(实际上也不可能 改变),而只要处理各基本逻辑单元或功能块之间的连线 。8.2.1TTL有通道门阵列8.2.1TTL有通道门阵列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由于芯片内的各单元是相同的,通道的高度是固 定的,输入输出单元和压焊块的数目也相同, 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掩模版,并可完成连线以外 的所有芯片加工工序(也就是金属化以前的所有工 序),这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可以把加工后的芯 片储存起来,在需要时,从中取出一部分加以“单 独处理”。当然门阵列;芯片供应商为了适应不同 规模电路的需要,设计和制作了不同规格(含有不 同数目的单元、不同数目的IO单元及压焊块、 不同的通道尺寸)

7、的系列基片供用户使用。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所谓的单独处理就是根据电路的要求。进行逻辑 门的布局和门之间的布线。这时就需要单独设计 和制作用于接触孔相连线的掩模版。对于单层布 线工艺,只要设计2块掩模版(一块用于接触孔, 另一块用于金属布线);对于双层布线,则需要4 块掩模版(一块为接触孔,一块为通孔,另两块分 别为第一层金属和第二层金属)。采用双层金属布 线方案可以得到更紧凑的布图,出而有较小的芯 片面积。l 门阵列可以采用各种电路技术,如STL,ECL 、TTL和CMOS等,但CMOS用得更普通。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门阵列;芯片的规模通常用有多少个等效输入门来表达。 这里

8、的等效输入门是指2输入与非或者2输入或非门,一般 形成2输入与非门所需单元数与形成一个2输入或非门的单 元数一样。表8-1列出丁以3输入端CMOS门阵列为基础的 各类逻辑门和功能块所需要的单元数。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门阵列的优点很明显。设计只是根据电路要求在 系列产品中选择相应的基片,在此基础上选择所 需要的定单元再进行自动布局和布线(在CAD工 具的帮助下);需要定制的掩模版只有2块或4块, 因而设计周期大大缩短,加工时间大大缩短,成 本也大大降低。此外,当工艺改变或单元结构需 要变化时,也只需要作较少的修改,CAD软件不 需要更换,因而原始投资较低。通常它是实现 ASIC电路的最

9、经济的办法,即使芯片的产量很低 ,如只需要几百或几千块芯片时,其价格也是在 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些优点是门阵列在很多应用 领域中得到迅速推广的原因。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但门阵列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弱点。单 元中晶体管的尺寸是固定的。在第5章中已 谈到,对CMOS电路,必须调整晶体管宽 度以获得较佳的性能,因而用门阵列设计 的电路性能无法优化;为了适应各种不 同的要求,门阵列中晶体管的尺寸设计得 较大,因而速度较低功耗较大,所占面 积也较大;由于通道的尺寸是固定的, 因而在可提供的连线通道已被全部用完后 ,即使有多余的门也无法再利用; 8.2.1TTL有通道门阵列l为了保证布线的100布通

10、率,一般在选 择门阵列基片时总是使基片中的晶体管总数 大于实际所需的晶体管数,因而造成基片上 有相当一部分晶体管实际无用晶体管的利 用率常在80以下;有时利用自动布局布 线进行布图时,并不能达到100布线布通 率(特别是在单层金属工艺时),这时需要人 工干预,改变原先的布局再重新布线,这常 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由于单元之间存 在很宽的布线通道,因而无法实现像PLA、 ROM、RAM等这类结构的电路。 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 l 为了克服合通道门阵列的门利用率较低这 一缺点,1982年提出了门海(sea of gate)概 念。它标志着第二代门阵技术的开始。l 门海技术是把由一对

11、不共栅极的P管和N 管组成的基本单元铺满整个芯片(除IO区 外),基本单元之间无氧化隔离区,而且无 事先确定的布线通道区。显然,门海的提 法并不确切,它应该称“sea of transistor”较 为合适。门海基本单元的示意图见图8-4。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l可以看出,门海的基本单元由一对不共栅的P管 和N管构成,各晶体管对相互紧挨而形成P型晶体 管链和N型晶体管链。栅极和源极漏区留有接触 孔或通孔(若有第二层金属)的位置,但是否开孔 将视具体电路的需要而定,因而连线孔是“可编程 的。l 宏单元是利用基本单元加以适当的连接而成, 这与有通道门阵列的相同。但宏单元之间的隔离 则

12、采用一对晶体管(即一个基本单元)来实现。作 隔离用的晶体管对的栅极分别接VDD(P 型管)和 GND(N型管),这样隔离管就处于截止状态,使相 邻宏单元在电学上相互隔离起来。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l这种隔离只在需要时采用,因而门海结构中没有 无用的基本单元。对于复杂的功能块,就可以节 约很多用于隔离的晶体管。如果相邻两个宏单元 共有同一个源漏区,且分别接VDD和GND,这 时甚至可以不用栅隔离。图8-5是宏单元及栅隔离 的一个实例。左半部为反相器与一个2输入端或非 门,它们之间出共用源漏区并分别接VDD和 GND,所以不需要隔离,它们的两边则分别采用 了隔离管隔离。有半部为时钟式

13、移位寄存器,移 他寄存器内部各元件间不需要隔离,而只是在外 部与其他宏单元隔离。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l除了连接孔是可编程外,走线区域也是可编程的 ,这是门海技术的另一特点。l门海中的布线通道区是根据具体布局布线的需要 ,把一行(或一行中的一部分)或几行(或几行中的 一部分)基本单元链改为无用器件区。宏单元之间 的连线将在无用器件区的上部进行连线与无用 器件之间用厚介质层加以隔离。对于那些只取某 行或某些行的一部分作为走线区的情况,该行或 该儿行的其余部分仍可用来实现逻辑功能。8.2.2TTL无通道门阵列(门海)l门海的设计软件将决定哪些行(或

14、行的哪些 部分)用于实现逻辑功能,哪些行(或行的哪 些部分)用于连线。这种走线灵活性大大提 高了硅面积的利用率 ,保证了100的布线 布通率。同时还可以在门海基片的局部区 域实现PLA、ROM或RAM等逻辑电路。这 样就使电学性能和布图效率大大提高,因 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门海IC仍需加工2 块或4块掩模版。8.3标准单元集成电路 l 标被单元(standard cell)与门阵列一样也是库单元 设计方法。所不同的是标准单元库中已经具有设 计好的各类门和功能块。 l 标准单元的特点是各个单元具有同一的高度( 指版图上的高度),但其宽度不等。其示意图和 典型版图分别示于图8-6、图8-7。8.

15、3标准单元集成电路l设计时将所需单元从单元库中调出将其排列成若干行, 行间留有布线通道。芯片主要分为3个区域:四周的I O单元和压焊块;单元行;布线通道。然后根据电路 要求将各单元用这线连接起来,同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单 元和压焊块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所需要的;8片版图。l 由于标准单元本身的信号端口都引到单元的上下两端, 因而单元之间的连线都处在布线通道内。在单层布线时, 通道内的布线情况如图8-8所示。8.3标准单元集成电路l标准单元法的布局和布线由CAD系统自动完成。 设计人员只要输入电路的逻辑图或输入一种电路 描述文件,以及压焊块的排列次序的要求即可。 标准单元自动设计系统将调用所需的单元

16、和相应 的I/单元及压焊块,完成自动布局和布线。l 标准单元与门阵列的另一突出区别是布线通道 的高度可以由设计系统根据需要加以调整(不是固 定不变的);当布线发生困难时,可将布线通道间 距适当加大,因而布局布线是在一种不太受约束 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保证100的布线布通率 。8.3标准单元集成电路l有一点要加以强调的是,虽然每个被调用的单元都是事先 设计好的,并经过设计规则检查和电学件能验证,但并没 有制成各单元本身的掩模版。芯片制造时的各层掩模版须 根据最后布图结果要专门加工定制,即不同的电路需要一 套(从十几层到二十几层不等的)不同的掩模版,因而标准 单元IC无法事先完成部分加工工序。l一个标准库单元的典型内容示于表8-2l单元库中每个单元都各有3种描述形式:单元的逻辑符 号(常以L为标志);单元的拓扑版图(常以O为标志); 单元的掩模版图(常以A为标志)。l单元的逻辑符号用以建立逻辑图,单元的拓扑版图用以描 述单元的外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