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华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1321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秋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沈秋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沈秋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沈秋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沈秋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秋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秋华(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协会议内容 :作用 :建 国 问 题共 同 纲 领正 副 主 席首 都国 旗国 歌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1、推翻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进入新纪元2、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 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世界人 民的民族解放的斗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三、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想一想:1.为什么1950年土地改革会得到农民的支持 ?2.这次土改对待富农如何?为什么?3.这次土地改革的结果怎样?(因为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

2、农民 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可减少阻力,稳定民族资 产阶级,发展农村经济)(至1952年底,除外,全国基本完成 土改,农民分到 土地,被彻 底废除了,农民翻了身,为和开 辟道路。4、试比较中国共产党四次土地政策的时间 、地点、背景、内容、意义。 时时期 地点背景内容意义义国共 对峙 抗战 时期 解放 战争过渡 时期革命根据地 阶级矛盾 土地革命 农民支持 路线 可靠保证抗日根据地 民族矛盾 双减双交 农民地主 解放区 阶级矛盾 大纲 农民支援总路线 可靠保证 新解放区 阶级矛盾 土地改 废除、解放革法 农业、工业四、政治镇压反革命(1950年)五、政治三反、五反(1951年)三反:在国家机关

3、和企业中 五反:在私营企业中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 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 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被称 为 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 民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土地改革是民 主革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而镇压反革命使 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三大运 动的胜利,使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更 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 条件。小 结1.新中国成立后,首要的任 务之一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 的任务,它不包括A.解放国土、完成国家统一B.建立各级地方政府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D.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2.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 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 上是A.土改能否完成B.帝国主义威胁能否解除C.全国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巩固 练 习3.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 革政策不同的是A.依靠贫农、雇农 B.对待富农经济C.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土地4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恢复国民经济 B.完成民主革命任务C.巩固人民政权 D.打败国内资产阶级进攻_巩固政权的背景:1、国际: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和封 锁2、国内:(1)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上百 万国民党 在负隅顽抗;(2)大批特务、土匪、地方恶霸势力威 胁新政权我国现代领导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