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0902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五上教材研讨(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实验小学 王成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或者主要价值不在于此。它的意义更多是使学生在解决多个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具体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掌握其思想方法。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打开这本墨香四溢的新书时,你一定会领略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与奥秘。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时,你会感到“转化思想”的神奇;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你会体验到“类推”与“猜测”的魅力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学习很重要,也是我们解决其它问题常用的有效方法。编者语五、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简单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用分数除法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整数除法、分数乘法和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 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 2、内容编排分段推进,螺旋上升。3、计算与解决问题联系紧密。4、借助直观手段,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红点: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绿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优化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理解意义,探索算法。选择算法,解决问题(绿点)。归纳概括,推广应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一个红点:整数除以分子是1的分数

3、的学习。第二个红点:整数除以分子不是1的分数的学习。绿点:巩固应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推广,应用问题。第一个红点:分数乘法应用题(整体与部分)第二个红点:分数乘法应用题(两个数量)1、创设情景,提炼问题。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借助直观,分析数量关系。4、归纳概括,扩展应用。知识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创设情境,提炼问题。分析问题,明确解题思路。独立解决问题,加强对比分析。六、人体的奥秘比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 性质、化简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既是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学好 这一单元知识的关键

4、 。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 义与性质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 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 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 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情境创设生动有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第一、二个红点:学习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第三、四个红点: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师引领,初步认识比。自主探究,深刻理解比的意义。回顾探索过程,抽象比的概念。拓展辨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除法 被除数 (除号)除数 商分数 分 子 (分数线线) 分母分数值值比前 项项 :(比号)后项项比 值值由旧入新,引发思维。探究规律,启发思维。交流合作,形成概念。红

5、点: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绿点:拓展应用。观察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策略。根据策略,实践应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比的相关知识按比例分配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比的相关知识按比例分配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使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 图片感受数学之美。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 感受黄金比的魅力。能够认识到数学的美,根 据黄金比的知识,进行有 创意的设计。展示图片之美。找找生活中的美。探究美的奥秘。认识“黄金比”。 找一找生活中的“黄金比”。 创意设计与交流。七、走 进 军 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 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看简单的平 面图;描述

6、简单的路线图。用数队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 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教学的 重点,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 教学的难点。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 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 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 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 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找准学生的起点,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拓展知识。 第一个红点: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

7、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二个红点:学习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找到相应位置的点。联系生活,认识数对。教师及时介入,确定规则。抽象位置图、方格图,深化数对的认识。 红点: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绿点:巩固应用。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准确确定位置的必要性。(1)角的度量 (2)比例尺、距离的测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准确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合理迁移,自主测量。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红点: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绿点:对上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巩固。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描述路线图的必要性。合理迁移,自主描述。八、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用分数四则

8、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分析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及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分析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 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例 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时应注重从学 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有关分数 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注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加强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注重发挥直观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

9、的能力。第一个红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二个红点: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的推广。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创设情景,提炼问题。结合问题理解运算顺序。沟通与整数知识的联系,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第一个红点: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二个红点: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绿点:对已学知识进行应用巩固。创设情景,提炼问题。进行专项练习,分析关键句,理清数量关系。借助直观,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放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加强对比,沟通联系。 第一个红点: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二个红点:用方

10、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绿点:对已学知识进行应用巩固。创设情景,提炼问题。借助直观,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放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加强对比,沟通联系,总结解题方法。 运用迁移,列方程解答。九、爱 护 眼 睛 统 计在小学阶段的统计教学中有两点是重要的。第一, 许多问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应该通过数据分析后,再下结论的,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应该让学生知道,除了老师给的以外,自己也可以去调查或者收集。第二,建立起随机的概念,知道调查的数据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是能够分析出规律性结论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地去搞一些的

11、社会调查活动,以提高统计意识,树立统计观念,发展统计能力,感受统计的作用。史宁中教授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认识复式统计图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 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 单的分析、判断。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找 准知识的起点,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比 较、类推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素材的选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

12、据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突出了学习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在统计教学中,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一个红点: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第二个红点: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创设情景,提前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做出判断,得出结论。第一个红点: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个红点: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等产生的影响。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理迁移,自主探究。(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3)观察统计图,进行分析和判断。观察统计图,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分析原因。科学判断,得出结论。数 学 与 生 活“数学与

13、生活”的设置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解决问题,而是教给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借助经典题目训练学生思维,为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枚举法 假设法 图解法 方程法 从解决问题的策略人手,突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教材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回 顾 整 理 总 复 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可能性;分数除法;比;方向与位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复式统计图。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复习计划。 鼓励主体梳理,重视主导提升。重视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想的总结提升。 用转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并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回顾稍复杂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解答方法。 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整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及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 以问题为线索,引领学生系统回忆确定物体位置、复式统计图和可能性等方面的知识。 不要单纯的“就题而作”,要瞻前顾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灵活处理综合练习,根据学情来选题或补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