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0110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感于有感于“中国企业的世界中国企业的世界 500500 强之路强之路”美国财富杂志 2008 年 7 月 9 日公布了 2008 年度全球企业 500 强排行榜,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以 3,787.99 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继续占据榜首位置,位列前十强的企业依次是:美国沃尔玛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荷兰国际集团(ING) 、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在感叹“500 强”之大、之强的时候,在对中国内地 25 家、中国香港地区4 家和中国台湾地区 5 家的上榜企业细细研究时,发现中国联想集团

2、终于“挤”进全球企业 500 强,这家中国个人电脑厂商以 167.8 亿美元的销售额站上了第499 名,并成为首家跻身全球 500 强的中国内地民营企业,我认为这对于中国企业界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其现实意义甚至超过中国大陆的另外全部入榜的 24 家企业,远远超过中国石化集团的 1,592.6 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中石油 149.25 亿美元盈利所蕴涵的意义。因为联想花了 24 年时间从一家贸工技的高科技小企业变身为全球 500 强,浓缩了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荣耀,这是 1995 年以来中国企业冲击直接 500 强目标以来,一家代表性企业依靠自己一步一步非常辛苦地做起来

3、,成为全球企业 500 强,对于联想和真正的中国企业来讲真的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1、联想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1984 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 20 万元成立联想。柳传志带着计算所的 11个人和老所长曾茂朝给他的 20 万元开办费,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象牙塔” 。当时,联想确立了“贸、工、技”的发展思路,围绕高科技产品做贸易销售,当时没有品牌、没有名气,唯一想的是公司能够生存下去。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联想开始创立自主品牌,在国内个人电脑市场打拼,凭借其娴熟的营销技巧成为国内知名的电脑品牌。1998 年 11 月 4 日,重组改建后的中科院计算所成为联想集团的中央研究院。2003 年、200

4、4 年联想的电脑事业达到高峰,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市场第一电脑品牌。2004 年 4 月 1 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Lenovo” 。良好的业绩和成长致使联想产生了并购壮大的念头。联想集团新任董事长杨元庆在众多管理层反对声中,坚定要求并购IBM 个人电脑业务,认为这是联想集团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机会。新联想成立后,把总部迁到纽约,而且其管理架构也有了新的变化,原来联想的 CEO 杨元庆被任命为新联想董事会主席,而联想前任董事长柳传志则被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这时的“联想无论是股东构成还是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和运营范围,都是一家跨国公司。 ”并购后 IBM 个人电脑业务后

5、,联想集团跻身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其规模仅次于美国的惠普公司和戴尔公司,2007 年 8 月 3 日,联想集团发布 2007-2008 财年第一财季业绩,业绩显示本财季是联想收购 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取得利润最高的一个季度,随即杨元庆宣布联想集团收购IBM 个人电脑业务成功,联想集团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排头兵。这次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也是联想集团能够跻身财富 500 强的重要原因。联想的发展经验还是应该由联想人来说,让我们听听柳传志的说法。2008 年 7 月 12-13 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五届夏季高峰会上,联想有限公司控股总裁柳传志向与会者分享了联想集团首次进入全球50

6、0 强企业排行榜的喜讯,并且细谈成立 24 年间联想取得成功的经验。柳传志表示,联想成立 24 年,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是做了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创造了高科技产业先河,将研究所里的科研成果,从“象牙塔”中搬到市场上接受检验,创造价值第二,在外国企业大量涌入中国时,和他们展开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这也为 2004 年并购 IBM 的 PC 业务奠定了基础;第三,解决员工的股份问题,让待遇得到保证,让年轻员工有更多机会展示才能;第四,将公司内部一切能够科学化的工作科学化,让投资队伍中有专业的管理专家来做管理工作。应该说,从零开始,走过 24 年,两代企业家,终于站上了世界 500 强的榜单,这是一个

7、时代的骄傲,中国企业的胜利。2、中国企业的世界 500 强之路早在 1995 年,中国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便第一次在中国企业界吹响了进军全球 500 强的口号,而根据 500 强排名的最低要求看,海尔集团当时的销售额是入围标准的 1/18。在海尔之后,华为、TCL、联想甚至一向低调的国美老总黄光裕都先后高擎起了冲击世界 500 强的大旗,众多的中国企业把世界 500 强作为战略规划的目标。从 1995 年到 2008 年一共是 14 个年头,曾经的丑小鸭今日已经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联想集团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终于率先完成了这一使命。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海尔集团的 500 强冲击之路吧。1995 年,

8、海尔集团张瑞敏首倡“500 强情结” ,提出了海尔集团的发展愿景是:“肩负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发展成为多元经营的跨国公司,创海尔国际品牌,进入世界 500 家大企业排名。 ”1997-1998 年,海尔集团规划了冲击世界 500 强的路线图,按照 1997 年海尔集团的销售额是 108 亿元人民币,折合 13 亿美元,是当年 500 强最后一名美国太阳公司的 15%。按照 500 强从 1989 年-1996 年的实际值,销售额年平均增长达到 10%,假设 500 强按照 10%的速度增长,海尔规划了三个时间表,即2005 年、2008、2013 年进入世界 500 强的时间可能性,展开了 1

9、0 年的追赶之路。2007 年海尔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 1,180 亿元人民币,与 1997 年相比 10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 27%,创造了企业发展的辉煌业绩。 (数据来源于海尔集团公开媒体数据)2005-2007 年,世界 500 强最后一名的营业额分别是 124、137、149 亿美元,应该说到 2004 年底,海尔 1016 亿元的营业额已经超越了 2004 年财富 500 强的底线。可好事多磨,就在人们铁定海尔将入主 2005 年财富 500 强时,结果是海尔因 2 亿美元的营业额之差再一次与 500 强失之交臂。2006 年是张瑞敏为海尔进入 500 强设定的大限。因此,许多人认为,若

10、能成功收购美泰,海尔就等于拿到了明年走进 500 强的“入场券” 。成立于 1893 年的美泰如今已是一个身价高达 47 亿美元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而且在全美财富 500 强列第 361 位。诚然,单从绝对值来看,对海尔来说美泰的确是问鼎 500 强的一个重要筹码。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张瑞敏首倡的“500 强情结”极具传染性。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在近两年 TCL、联想在国际并购市场出尽风头时,海尔却略显沉寂。而当美泰扯着嗓子叫卖的自己的声音传入海尔耳朵时,无疑为海尔提供了一个彰显只有自己才能最先达到 500 强的绝佳机会。海尔在路上,但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和希望。2004 年 12 月 26

11、日,在海尔集团成立 20 周年讲话中,提出 20 年来海尔能够持续发展所把握的规律就是正确处理了三个关系,第一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第二是重点突破和闭环优化的关系,第三是百米冲刺和跑马拉松的关系。第一个关系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是确定了企业做正确的事,又去正确地做事,即找到了可以达到目标的路径,那么怎样正确及时地把事做到?作为企业就像是跑马拉松,如果按很慢的速度和国际化先进企业的差距就永远不可能缩小,但如果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又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这是一个速度和耐力的矛盾。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样来界定,每年对海尔来讲都是一个马拉松,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比如在第一年创业时的目标是引进国外的

12、先进设备消化先进技术,当年达到九千台的产品,并把这个目标分解到每一天,于是有了“日清”工作法,凭着这种精神海尔很快地消化了国外先进技术。到现在为止还在推行“日清”工作法,这是海尔的特色,也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面对未来,张瑞敏曾指出:“未来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在于每天都是百米冲刺,人都会有疲劳感,怎么样才能有一种不懈的动力来继续奋斗?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就是使每个人变成一个“SBU” ,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在企业里没有传统的上下级关系,人人都对着市场,直接为市场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把目标分解得非常清楚。现在国内喊得很凶的 MBO,其实所有的企业都忽略了一点,即德鲁克在几年前提出的企业必须要做到另外一种

13、管理上的 MBO,即目标管理,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完成流程再造,后四年会做得非常艰难,要量化到每一个人。就是说,在企业里最值钱的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的人力资本,我们希望把每一个人变成人力资本而不是人力负债,使创新的基因能够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去。 ”海尔的张瑞敏在 2005 年提出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走过的“三到坎” 。第一道坎就是:从入围资格到进入决赛圈;第二道坎是:进入决赛后,从机遇利润到双赢利润;第三道坎是:获得利润后,要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不论前面有什么困难,有多少道坎,但是海尔在努力。中国的企业在路上,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和希望。中国的企业在努力

14、。3、启示与寄语我个人认为,世界 500 强之强,在于市场开拓能力的强大,技术力量的强大,自身品牌的强大,这种强大一定不是行政力量使然,而是通过市场行为由市场竞争获得,这才是真正的强大,持久的强大,也是让人信服和心服的强大。而支撑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管理的力量,我们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我们的管理平台、激励机制,这是中国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海尔集团、华为公司,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必将站上世界 500 强的行列。我们有理由相信,管理创造价值,管理让企业真正强大。引用海尔集团张瑞敏的话来结束这个题目:“对我们来讲还面临着很艰巨的任务,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过去的 21 年(从 1984 年到 2005 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了!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虽然艰巨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必须要走的道路!我自己感觉现在越做越难做。到海外去,刚出去的时候觉得挺好,出去之后就觉得很难了,现在想退也退不回来,也没有退路。所以有一点像禅宗所说的那种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入门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后,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这就是禅宗的境界。我现在就是处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所以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让我们尽快能够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正信嘉和 200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