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0050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 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2、二、教学分析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后逐一明确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

3、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三、教学反思在本文的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思索,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悟自得。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明白本文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让学生明白了作品有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