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七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0044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七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七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七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七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七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七上)文言文及翻译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 度,无自信也。 ” 有一个郑国人想买鞋,他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到集市去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已经得到鞋子,于是说:“我忘记拿好的尺码。 ”返回家拿量好的尺码。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结束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人们说“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写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

3、视。以丛草为林,以虫 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赏这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中,

4、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蚊子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看,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我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凸起的地方当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山林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搬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我当时年纪还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心神安定下来,捉住癞

5、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山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

6、见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有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着奔驰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树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长鸣,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 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 谓之“傍不肯”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在危害秋天田野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们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这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年末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8、。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 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 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 伏其精练。 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木板完毕,用钉子钉住木板,塔就不

9、会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木塔上下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从旁边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10、;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学了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赐给他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却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对我来说哪一样做到了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值得取法学习的人在里面。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来改正。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不能的时候,不会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