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复习学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0041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散文阅读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复习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阅读复习散文阅读复习-品析语句及作用品析语句及作用教学案教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散文阅读中品词析句的类型及重要语句的作用。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要求。明确答题要求:1、审清题目,明确知识考点。2、结合语境,紧扣文本内容。3、运用术语,表述简洁、明确(一)语言赏析【典例】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选自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答案格式:运用运用比喻手法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描写紫藤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练习】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答: 【典例】2:赏析下列描写句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出自阅读文段田野上的白发答: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体力不支艰难前行插秧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练习】2:分析下列描写句的作用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选自八年级下册春酒 )答: 【练习】3:请分析加粗字的表达效果他用两手攀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3、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答: 【练习】4: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镶嵌在门框里。 (选自八年级上册老王 )答: 要点归纳:要点归纳: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修辞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句式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描写、议论、抒情。词语词语形容词、动作词、叠音词等。形容词、动作词、叠音词等。(二)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典例】:鲁迅风筝一文中第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答:(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2)触景生情,自然引

4、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练习】1:下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选自八年级上册背影 )答: 【练习】2:指出下列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做了再说,说了再做,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选自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答: 【练习】3 指出下面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选自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 )答: 要点归纳:要点归纳:1、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

5、容两个方面去分析;、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2、可以结合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采用的表达方式来分析;、可以结合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采用的表达方式来分析;3、分点标上序号来表述条理更清晰。、分点标上序号来表述条理更清晰。课后作业精典中散文阅读1、 回家去问妈妈第 3、4 题2、 追寻书籍的味道第 2、3 题,3、 时间在头发里行走的第 3 题4、 幸福铃声第 2 题。附:2011 年黄冈市中考试题-深层阅读钢构的故乡(节选)刘醒龙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

6、静的呼唤。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得不母乳的模样。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书上说,团风是 1949 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曲击地。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 时常火并咱必争之地。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

7、生非的源头。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苏轼时期的鸟林,在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盂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走向他乡的长辈。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赫的林姓人家织了 8 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

8、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首先是母亲。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虽 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孤独凄苦。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

9、民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其次是父亲。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后来就不再说了。他的那个 1948 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更是从 1967 年 的大字报上读到的。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故事。相信父亲为躲避“文革”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

10、经离开的奶奶。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生的最可靠的地方。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24.文中第二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的感受。 (2 分)25.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3 分)_ 参考答案:24. 漂泊无依(意思相同即可。) 25. 引起下文。 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引出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 参考答案: (一)品词析

11、句 1、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密,表现了这棵树生 命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2、运用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我”小时候活泼调皮的个性。 3、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 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4、 “镶嵌”一词,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 (二)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1、结构上,开篇点题,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内容上,表达 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2、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前一个句子总承上文,对学者闻一多的“说”和“做”进行全面概 括;后一个句子总起下文,引起了下文对革命家闻一多的“说”和“做”的具体叙述。 3、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内容上,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表达对母亲的感 激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