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语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9134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畴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范畴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范畴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范畴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范畴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畴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畴语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亞理斯多德邏輯 以下資料部分引自彭孟堯(2000),符號邏輯,心理出版社。(一)範疇語句 由於傳統邏輯的主要內容都是亞理斯多德所建構的,所以又稱為亞理斯多德 邏輯。亞理斯多德邏輯所處理的語句只有一大類,稱為範疇語句,或者範疇 命題(categorical statement)。所謂範疇(category)是類、集合的意思。一個 範疇語句除了包括一個主詞(subject term)和一個述詞(predicate term)之外, 還包括一個繫詞(copula),通常是用是來表示。另外每個範疇語句都使用 所有、都沒有和有些等語詞,(英文裡的 all, no, some),用來 表達它的主詞的量(

2、quantity),這些詞稱為量限詞(quantifier)。所以每個範疇 語句是由四個成分所構成的:量限詞主詞繫詞述詞。另外,肯定和 否定則是範疇語句的質(auality)。依據範疇語句的量和質,範疇 語句一共只有四大類型:全稱肯定語句(又稱為 A 語句)、全稱否定語句(又 稱為 E 語句)、殊稱肯定語句(又稱為 I 語句)、以及殊稱否定語句(又稱為O 語句)*。 以 S 表示主詞,P 表示述詞,這四大類型的範疇語句形式如下:A 語句(即全稱肯定語句):所有 S 是 P。(All S are P)。 E 語句(即全稱否定語句):沒有 S 是 P。(No S are P; All S are

3、not P)。 I 語句(即殊稱肯定語句):有些 S 是 P。(Some S are P)。 O 語句(即殊稱否定語句):有些 S 不是 P。(Some S are not P)。另外,傳統邏輯對於範疇語句的分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主詞和述詞 在一個範疇語句中是不是具有分配(distribution)的性質:如果一個範疇語句只 是對於某個詞所談到範疇的部份作論斷,這個詞就不是分配的;否則這個詞是 分配的。範疇語句型態量質分配的詞 A 語句所有 S 是 P全稱肯定S E 語句沒有 S 是 P全稱否定S、P I 語句有些 S 是 P殊稱肯定無 O 語句有些 S 不是 P殊稱否定P傳統邏輯如何

4、處理單稱語句?老王個頭高大。由於傳統邏輯只處理範疇語句,因此我們必須將單稱語句改寫成範疇語句,這*這些名稱來自於拉丁文 AffIrmo 以及 nEgO。2裡需要用到同一(identity)的觀念:所有等同於老王的人都個頭高大。等同於老王的人這個詞以及個頭高大就分別定義了兩個範疇。藉由這 種改寫的方式,所有的單稱語句都可以改寫成範疇語句。(二)傳統對立方形 在這四大類型的範疇語句之間,具備下列邏輯(或推論)關係,由所謂的傳統 對立方形(the traditional square of opposition)表示如下:根據傳統對立方形,在四種範疇語句之間存在有四種邏輯(推論)的關係:反 對關係(

5、contrary)、次反對關係(subcontrary)、次屬關係(subalternate)、以 及矛盾關係(contradictory)。 反對關係僅存在於 A 語句與 E 語句之間:兩者至少有一個為假;亦即,A 語句與 E 語句兩者不可能同為真。根據這個邏輯關係,以下是有效推論:如果 A 語句為真,則 E 語句為假。 如果 E 語句為真,則 A 語句為假。但是從 A 語句為假,推論不出 E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E 語句為假。同樣 地,從 E 語句為假,推論不出 A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A 語句為假。 次反對關係僅存在於 I 語句與 O 語句之間:兩者至少有一個為真;也就是 說,I 語

6、句與 O 語句兩者不可能同為假。根據這個邏輯關係,以下是有效推 論:如果 I 語句為假,則 O 語句為真。 如果 O 語句為假,則 I 語句為真。但是從 I 語句為真,不能推論出 O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O 語句為假。同樣 地,從 O 語句為真,不能推論出 I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I 語句為假。 次屬關係既存在於 A 語句和 I 語句之間,也存在於 E 語句和 O 語句之 間。根據這個邏輯關係,以下是有效推論:次屬關係次屬關係次 反 對 關 係反 對 關 係FAIEOFTT矛盾矛盾3如果 A 語句為真,則 I 語句為真 如果 I 語句為假,則 A 語句為假 如果 E 語句為真,則 O 語句

7、為真 如果 O 語句為假,則 E 語句為假但是從 A 語句為假,既不能推論出 I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I 語句為假;從 I 語句為真,既不能推論出 A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A 語句為假。同樣地,從 E 語句為假,不能推論出 O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O 語句為假;從 O 語句為 真,既不能推論出 E 語句為真,也推論不出 E 語句為假。簡單說,在傳統對立 方形中,與箭頭相反的推論是無效的。 矛盾關係既存在於 A 語句和 O 語句之間,也存在於 E 語句和 I 語句之 間:A 語句和 O 語句兩者不可能同為真,也不可能同為假;必定是一個為真, 另一個為假。根據這個邏輯關係,以下是有效推論(E

8、 語句和 I 語句之間的關 係也一樣):如果 A 語句為真,則 O 語句為假。 如果 A 語句為假,則 O 語句為真。 如果 O 語句為真,則 A 語句為假。 如果 O 語句為假,則 A 語句為真。(三)置換規則 在傳統邏輯裡每個詞表示一個範疇、一個類、或一個集合,每個詞的補詞 (complementary term)就表示了相對於這個集合的補集合。每一個詞和它的 補詞必定窮盡論域裡的所有個體。 在傳統邏輯裡有三條置換規則,是有關如何將範疇語句轉換成其它邏輯上 等值的範疇語句的規則:換位律、換質律、換位換質律。換位律只適用於 E 語句和 I 語句:將它們的主詞和述詞互相對調即可。沒有S是P,所

9、以沒有P是S。 有些S是P,所以有些P是S。但是下列推論是無效的:所有S是P,所以所有P是S。(無效) 有些S不是P,所以有些P不是S。(無效)對於A語句和O語句,不能使用換位律來對調它們的主詞跟述詞。換質律適用於所有四大類的範疇語句,但是在作推論的時候,會用到補詞 的觀念:4所有S是P,所以沒有S是非P。 沒有S是P,所以所有S是非P。 有些S是P,所以有些S不是非P。 有些S不是P,所以有些S是非P。換質律顧名思義,就是將範疇語句的質加以轉換而已。如果前提是肯 定句,結論就是否定句;如果前提是否定句,結論就是肯定句。不過在轉換的 過程中,必須同時將結論裡的述詞改為它的補詞。換質換位律只適用

10、於A語句和O語句,並不適用於E語句和I語句:所有S是P,所以所有非P是非S。 有些S不是P,所以有些非P不是非S。使用換質換位律只有兩個步驟:(1)先將主詞跟述詞對調,(2)再將主詞和述詞都 改為它們的補詞。(四)範疇三段論 傳統邏輯處理的論證稱為範疇三段論(categorical syllogism)。範疇三段 論是一種具有兩個前提以及一個結論的演繹論證,而且所有的前提和結論都是 範疇語句。例如例1所有S是M 所有M是P /所有S是P除此之外,每一個範疇三段論證一定只有使用到三種詞,稱為大詞(major term)、中詞(middle term)、小詞(minor term)。大詞指的是出現

11、在結論 語句裡的述詞,小詞指的是出現在結論語句裡的主詞,中詞則是指剩 下的那一個詞。由於每一個範疇語句只有兩個詞,所以中詞絕對不會出現在結 論的語句裡;中詞必定只出現在前提裡。在上面的例子裡,S就是小詞,P就是 大詞,M就是中詞。 在任何一個範疇三段論裡,大詞、中詞、和小詞必定都各自出現兩次。大 詞除了出現在結論語句的述詞位置之外,也會在前提中出現一次;包含了大詞 的前提稱為大前提(major premise)。小詞除了出現在結論語句的主詞位置之 外 , 也 會 在 前 提 中出 現 一 次 ; 包 含 了小 詞 的 前 提 稱 為 小前 提 (minor premise)。中詞則必定是在兩個

12、前提中各出現一次。在上面的例子裡,所有 S是M就是小前提,所有M是P就是大前提,所有S是P就是結論。 根據以上的說法,任何一個範疇三段論的構成方式必定是這樣的:它包含 一個大前提(由大詞和中詞構成的語句)、一個小前提(由小詞和中詞構成的 語句)、以及一個結論(由小詞當作它的主詞,大詞當作它的述詞)。5最後,為了後面解說的需要,我們現在規定範疇三段論的標準格式:它的 排列順序一定是先寫大前提,再寫小前提,最後再寫結論。在我們處理任何範 疇三段論之前,一定要先將它重新整理成標準格式,這樣才能進一步來評估它 的有效性。依照這個規定,上面的三段論並不具備標準格式,必須加以調整:所有M是P(大前提) 所

13、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結論)省略三段論(enthymeme):例 2所有學生都戴眼鏡。 所以,所有學生都有視力問題。這個論證表面看來並不是三段論,因為只有一個前提。不過這個論證其實是省 略了某個前提沒有提出來。這個被省略的前提就是所有戴眼鏡的都有視力問 題。將這個語句補充進去,原來的論證就是三段論證了。這種論證就稱為 省略三段論。連鎖三段論(sorites) 連鎖三段論顧名思義,是由數個三段論串連起來的比較複雜的論證。例 3所有學生戴眼鏡。 所有戴眼鏡的有視力問題。 所有有視力問題的都經醫師矯正視力過。 所以,所有學生都經醫師矯正視力過。這是一個連鎖三段論,它實際上是由兩個範疇三段

14、論串連起來的。這兩個範疇 三段論分別是:所有學生戴眼鏡。 所有戴眼鏡的有視力問題。 所以,所有學生有視力問題。以及所有學生有視力問題。 所有有視力問題的都經醫師矯正視力過。 所以,所有學生都經醫師矯正視力過。這兩個範疇三段論串連的方式,就是將第一個三段論的結論略而不提,但卻又 同時將它當作是第二個三段論中一個隱含的前提。其他更複雜的連鎖三段論都6是用這種方式串連起來的。語態(mood) 每一個範疇三段論證都具有一個獨特的語態:所有 N 是 M(大前提) 所有 L 是 N(小前提) /所有 L 是 M(結論)首先我們要確定這個論證具有範疇三段論的標準格式。經過檢查之後,L 是這 個論證的小詞、M

15、 是大詞、N 是中詞;大前提跟小前提的出現次序符合規定, 所以我們肯定它具備了範疇三段論的標準格式。接下來觀察這三個語句,發現 它們都是 A 語句,我們因此說這個範疇三段論的語態是 AAA。再例如所有 N 是 M(大前提) 沒有 L 是 N(小前提) /有些 L 是 M(結論)這個範疇三段論也具有標準格式,其中 L 是這個論證的小詞、M 是大詞、N 是 中詞。觀察這三個語句,發現大前提是 A 語句,小前提是 E 語句,結論是 I 語 句。我們因此說這個範疇三段論的語態是 AEI。格位(figure) 每一個範疇三段論證都具有一個獨特的格位。在決定格位之前,還是必須 先將範疇三段論改為標準的格式

16、,才不會導致錯誤的判斷。格位指的是中 詞在兩個前提的出現方式,一共有四種(以 S 表示小詞、P 表示大詞、M 表示 中詞):MPPMMPPM SMSMMSMS /SP/SP/ SP/SP 第 1 格位第 2 格位第 3 格位第 4 格位一個三段論證具有第 1 格位:在這論證裡,中詞佔據大前提裡的主詞位 置,也佔據小前提裡的述詞位置。 一個三段論證具有第 2 格位:在這個論證裡,中詞佔據大前提裡的述詞位 置,也佔據小前提裡的述詞位置。 一個三段論證具有第 3 格位:在這個論證裡,中詞佔據大前提裡的主詞位 置,也佔據小前提裡的主詞位置。 一個三段論證具有第 4 格位:在這個論證裡,中詞佔據大前提裡的述詞位 置,也佔據小前提裡的主詞位置。為了方便瞭解,請觀察以下的例子。7例4所有A是B(大前提) 所有B是C(小前提) /所有A是C(結論)先確定這個三段論的確具備標準格式。接著,B 是中詞,它兩次出現的方式符 合第 4 格位的型態。再例如例 5有些 F 是 U。 沒有 T 是 U。 /有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