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548893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作者:范秀娟, 郭姣,杨国柱 ,罗朵生【摘要 】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 10 年来在中药作用机理中主要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差异显示 PCR 技术和 DNA 阵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实例、优势与不足做了概述,并对未来的中药机理研究技术、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中药;作用机理中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的医疗实践累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并与中医学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语言阐释其作用机理,提

2、供科学依据,使其广为世界接受是一重大难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根本性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也为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和良好的发展契机,使得中药基因转录水平的机理研究成为可能。笔者对近 10 年来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基因转录水平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21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之一,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 2 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原则退火形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其中将核酸提取分离后在体外与探针杂交的是印迹杂交,直接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的是原位杂交。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较早常用的有 RNA 印迹

3、杂交(Northern blot),点杂交( dot blot)和原位杂交。二仙汤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抗衰老的名方,具温补肾阳、泻相火、调冲任功能。廖柏松等1采用 Northern blot 对 18 月龄雌性大鼠下丘脑内阿片肽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仙汤组 内啡肽前体阿黑皮素原和脑啡肽原的 mRNA 水平明显升高,达到未衰老前水平。沈小珩等2则从衰老过程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且酶活性降低与其蛋白质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平行的现象出发,采用分子杂交等技术考察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且与其 mRNA 表达水平升高

4、呈平行关系,提示二仙汤抗衰老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而实现的。海风藤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韩恩吉等3采用 Northern blot 观察它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列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基因表达3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海风藤选择性地抑制 APP 基因表达, 为其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一定依据。郑钦岳等4应用 dot blot 研究了补血和血方四物汤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 IL6)mRNA 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四物汤在 0.011.00ng/m 浓度内可使 IL6 mRNA 的表达明显增加。保心丸具有

5、降脂、降低血浆内皮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为进一步阐明保心丸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机理, 樊永平等5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在 AS 家兔主动脉壁的基因表达。 结果证实,保心丸组ET1mRNA 的表达较模型组低, 而 NOS mRNA 较模型组高, 提示保心丸调节血管内源性 NO 和 ET 之间的平衡可能是其抗实验性AS 的机理之一。精制血府胶囊是血府逐瘀汤的化裁精简方,其抗心肌缺血疗效明显优于原方,为揭示其作用机制,证实其疗效,王伟等6,7分别采

6、用 Northern blot 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其对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前者结果表明精制血府胶囊显著提高缺血缺糖心肌细胞 NOS mRNA 表达水平,后者的精制血府胶囊组,ET1 和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 ECE)1 的 mRNA 表达较其它组明显减少,且心肌细胞损伤也较其它组显著减轻。因而推测精制血府胶囊可能是通过提高NOS 表达、促进 NO 生成及抑制 ET1、ECE1 的基因表达,减少ET1 生成,减轻其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4用。Northern blot 是用来测量真核生物 RNA 的量和大小及估

7、计其丰度的实验方法,并可从大量 RNA 样本中同时获得这些信息,但需要大量的材料,受 RNA 降解影响大,敏感性低。dot blot 的不足之处在于点于同一张膜上同样的样品杂交信号有时不稳定,且一般要用纯化的 RNA 样品。原位杂交的优势在于可对组织细胞中的核酸进行精确定位。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随着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技术、差异显示 PCR (differential displayPCR ,DDPCR ) 、DNA 阵列等优势技术的出现、逐渐成熟而应用渐增,近 5

8、年应用基本的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的报道已少见。2 RTPCR 技术PCR 是美国科学家 Mullis 于 1983 年发明的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 DNA 序列的方法,RTPCR 是从 RNA 扩增 cDNA拷贝的方法,即先将 RNA 反转录成 cDNA,再用 PCR 扩增,使其敏感性大大提高,解决了 dot blot 或 Northern blot 中目的mRNA 含量太低的问题,是目前中药机理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反映出来。5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包括有 Gumiganghwaltang (GMGHT)抗炎机制的研究, KIM S J 等8 研究其在小鼠

9、腹膜巨噬细胞中的抗炎机制,结果显示,GMGHT 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 ),IL6 和环氧酶2 mRNA 表达水平,推测这是 GMGHT 减少炎症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为了阐释二仙汤治疗肾阳虚证的作用机理,郑小伟等9考察了二仙汤不同时间对肾阳虚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 trophic hormone,ACTH)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是二仙汤可以上调垂体组织 ACTH 基因表达,且表达量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提示上调ACTH mRN

10、A 表达是二仙汤治疗肾阳虚证的作用机理之一。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补肾生血方具有补肾、益髓、生血作用,用于治疗杂合子患者疗效明显。为揭示其分子机理,吴志奎等10采用 RTPCR 等技术考察了用药者的 、 和 珠蛋白 mRNA 转录水平。结果发现,补肾生血胶囊能明显提高 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抗碱血红蛋白(hemoglobin F) ,Hb 珠蛋白链比增加, 珠蛋白 mRNA 转录水平相应升高,说明补肾生血药具有促进 珠蛋白转录和表达,诱导 HbF 合成作用,代偿了 珠蛋白基因的缺陷。益髓生血颗粒是补肾生血方的颗粒剂,易杰等11研究了其对 地中海贫

11、血患者造血刺激因子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 )及人红细胞6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外周血 EPOR、SCFmRNA 表达明显增强,因此推测益髓生血颗粒可能是通过影响 SCF 以及 EPOR mBNA 表达来促进骨髓造血,提高 Hb、红细胞的水平,达到治疗 地中海贫血的目的。陈智松等12-14从此方的抗衰老及中医肾生髓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其对骨髓有核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促使机体衰老的原癌基因 cmyc、抑制细胞凋亡的原癌基因 Bcl2 和造血刺激因子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2、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taing factor,GMCSF)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衰老时高表达的骨髓 cmyc,明显降低的 Bcl2 和 GMCSF,用药后,前者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甚至不表达,后两者表达明显提高。因此认为补肾生血方通过抑制 cmyc 的表达,促进 Bcl2 表达,从而抑制骨髓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延缓了衰老,并结合有关的医学成果,认为Bcl2 和 GMCSF 是肾生髓的本质相关基因。凌云彪等15 研究清热活血补益方(肝纤方) 对大鼠肝脏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和胶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清热活血补益方制备的含药血清抑制了

13、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胶原酶的活性增加。提示此方抑制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减少胶原的合成,同时提高胶原酶的活性促进胶原的降解,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机制。此外,蔡晶等16通过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和 mRNA 表达量,考察了补肾阳中药淫羊藿和补肾阴中药女贞子对雄性大鼠7杏仁核和皮质顶叶 ER mRNA 的调节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两用药组大鼠杏仁核、皮质顶叶 ERmRNA 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ERmRNA 表达量都上调,且淫羊藿组高于女贞子组,说明补肾中药可能是通过对 ER 的调节来发挥作用。RTPCR 的独特优势在于 RNA 纯度不必很高,仅

14、少量 RNA模板即能满足实验所需,尽管实践中 RTPCR 还远达不到理论上能检测到单一拷贝的 RNA 样品的敏感度,但远高于 Northern blot。尤其适用于可获得的 mRNA 数量有限和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很低时测定基因表达的强度。只是扩增步骤中样品间扩增效率的微小差异将极大地影响信号强度,使用内参照可以减少这一问题,但无法彻底排除17 。总的来说,RTPCR 是测量 RNA 样品中低丰度mRNA 时的最佳方法。3 DDPCR 技术1992 年,梁鹏等建立了一种对不同来源的 mRNA 样品用PCR 技术对其中许多的 cDNA 基因一起进行扩增和显示的实验方法,即 DDPCR。该方法依赖 2

15、 套不同类型的合成寡核苷酸引物:一套锚定反义引物与一套随机正义引物。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扩增cDNA 产物的电泳带谱,能够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8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应用 DDPCR 的报道有唐发清等18对有抗鼻咽癌作用的益气解毒片干预鼻咽癌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旨在从基因选择性表达水平探讨其抗鼻咽癌的机理。结果表明, 益气解毒片在体外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基因的表达, 同时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表达, 从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相比以往的方法,DDPCR 技术提供了几方面理论上的优势,如理论上能够灵敏地检测组织或细胞中表达量极低的 mRNA 样品的差异表达,能鉴别特定组织或细胞来源样品之间转录水平的 m

16、RNA定性和定量变化。这种优势同样可体现在中药机理研究中,可同时显示中药作用后对多种基因转录的不同影响,将有影响的靶基因条带回收,再扩增、克隆、测序,查询确定是什么基因,是已知或未知序列,这样就可以确定中药起效可能源于影响那些基因转录。但这些优势目前部分还停留在理论上,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经 DDPCR 鉴定出来的超过半数的 cDNA 是假阳性条带,靶细胞的总 mRNA 中的一部分不能被高水平扩增、造成丢失等17 。尽管目前 DDPCR 应用在中药基因转录水平的机理研究报道还很少,但毋庸置疑,其潜力巨大。4 DNA 阵列技术9DNA 阵列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可同时分析数千个基因表达谱的技术。其原理同核酸分子杂交。在不同的文献中的称谓不尽相同,如基因芯片、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