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47943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硕mit百科知识考研真题,招生简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 8 月116 年翻译硕士考研详解与指导16 年翻译硕士考研详解与指导人文主义文学概述人文主义文学概述一、人文主义人文主义1、用人权反对神权;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二、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优良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其文学特征表现为:在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以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积极传播人性、人权、现世幸福、科学知识和国家统一等新的思想观念。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文学形式上丰富多彩:戏剧成为最完美的艺术形式;长篇

2、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主要体裁;抒情诗也大大繁荣,十四行诗成了欧洲重要的诗体。具有民族风格。(育明教育注: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0 年真题,名解;中国海洋大学 2011 年真题,名解;河南大学 2011 年真题,名解;东南大学 2011 年真题,名解;四川大学 2013 年真题,名解)人文主义文学三杰(文艺三杰) :人文主义文学三杰(文艺三杰) :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另外,1416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 ,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育明教育注: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真题,名解;中国海洋大学

3、2013 年真题,单选)第二节 意大利文学第二节 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祥地。诗人但丁、彼特拉克、短篇小说家薄伽丘是意大利和欧洲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他们为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一、彼特拉克(1304-1374)人文主义的先驱, “文艺复兴之父” ,意大利“诗歌之父” ,1341 年被称为“桂冠诗人” 。代表作歌集 。诗集歌颂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灵与肉统一的爱情,是中世纪以来第一部展示世俗爱情的欢乐、痛苦的佳作,为近代抒情诗开辟了道路;诗集使用“彼特拉克奇喻” 。2015 年 8 月2诗集使用十四行诗体( 四四三三的分法与 abba、abba、cde、cde 的押韵

4、)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 sonetto,英文 Sonnet、法文 sonnet 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 11 个音节,韵式为 ABBA,ABBA,CDE,CDE 或 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 10 个音节,韵式为 ABAB,CDCD,EFEF,GG。(育明教育注:南开大学 2012 年真题,单选)二、薄伽丘(13131375)代

5、表作十日谈故事集是宣传“幸福在人间”的“人曲” :1.批判教会的黑暗;2.否定禁欲主义,肯定爱情、尘世幸福;3.歌颂人的聪明才智和为自由幸福进行的斗争;4.宣传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故事集采用“框型结构” 、现实主义手法和幽默讽刺手法。故事集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之作。(育明教育注:东南大学 2011 年真题,名解)代表作家代表作家地位影响地位影响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彼特拉克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抒情诗歌集包括 366 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歌颂了诗人对劳拉的爱情,而且表达了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薄伽丘意大利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短

6、 篇 小 说 集十日谈运用框架结构,把 100 个故事编织起来。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第一次运用现实主义手法, 广泛反映了 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全书贯穿反腐败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宣扬幸福在人间以及要求国家统一的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奠定了欧洲短篇小说创作的基础。第三节 法国文学第三节 法国文学一、法国文学概况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存在着两种倾向:贵族倾向与民主倾向。2015 年 8 月3贵族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以“七星诗社”的诗人为代表。“七星诗社”的贡献主要在统一民族语言、建立民族诗歌方面。七星诗社(1a Pliade)是 16 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

7、体。他们中以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年)和杜贝莱(Jdu Bellay,15221560 年)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诗、史诗、诗歌评论、喜剧、悲剧、文艺批评和翻译等,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二、龙沙(1524-1585 )七星诗社的领袖,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主要成就是爱情诗,代表作是组诗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三、拉伯雷拉伯雷(1494-1553)是法国文艺复兴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 “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科学巨人。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小说叙述巨人国王卡

8、冈都亚和儿子庞大固埃及其朋友巴汝奇的经历。(一)小说思想内容:1.表现人文主义关于人、社会、教育的理想;2.揭露、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二)小说艺术特色:1.小说继承了法国中世纪民间文学夸张、幽默、讽刺的传统,以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高的思想主题;2.小说开创了散文体长篇小说的新形式。四、蒙田(1533-1592)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他的随笔集对后世影响深远:表现对人性的怀疑;形式较为轻松随意,不拘一格 。 随笔集是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第四节 西班牙文学第四节 西班牙文学西班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与戏剧。一、小说: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

9、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2015 年 8 月4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1.用第一人称叙事(自传或回忆录)和以主人公的 经历串连各种社会生活的结构形式;2.描述游民的不幸命运与消极反抗,从下层人的角度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3.语言幽默辛辣、简洁流畅。 对后世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有深远影响。4. 代表作是小癞子 (又名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 ,是第一部流浪汉小说。二、戏剧(一)维加( (1562-1635)是“西班牙戏剧之父” ;创作爱情与家庭问题剧、社会政治问题

10、剧与宗教剧;是出色的喜剧家;代表作是羊泉村 。(二)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因撰写讽刺人类荒唐之举的堂吉诃德 (1605 年和 1615 年,共两卷)而闻名于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 堂吉诃德 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2007 年 5 月 22 日,西班牙 Antena 3 评选“历史上最重要的西班牙人”,结果他名列第 2 位。代表作家代表作家地位影响地位影响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无名氏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流浪汉小说】 16 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影

11、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以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这类小说往往具有“出身教育浪游”的情节模式和“货运列车”的结构模式,通过主人公的流浪,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它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方法,产生过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塞万提斯1547-1616。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作家,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先驱历史悲剧 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惩恶扬善故事集自称该集为 “社会的变形” , 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西班牙封建社会各阶层生活面貌的短篇小说集。可分为意大利小

12、说型和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型两大类。唐吉诃德小说摹仿骑士传奇的写法维伽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写羊泉村村民集体抗暴,国王最终无奈赦免青年农民和姑娘劳伦霞的故事。维伽主张戏剧创作应“和自然一样” 。塞万提斯称2015 年 8 月5他为“自然的奇迹”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 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

13、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2)必然性和偶然性2015 年 8 月6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

14、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方法论意义: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3)可能性和现实性

15、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4)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

16、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2015 年 8 月7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方法论意义: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5)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