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7923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8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时记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短时记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短时记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短时记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短时记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时记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时记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记 忆本章学习提要l 记忆的内涵和记忆的基本过程l 记忆的类型以及记忆的功能l 遗忘的规律以及复习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 忆v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v(*记忆是间接反映)v过去经验是指: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v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 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 程,就是记忆v记忆与感觉、知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v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1.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指个体识别 与记住事物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是记忆 的前提和关键 v识记的种类 2.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是指已识记的 知

2、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3.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v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 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v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 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记忆过程三个基本环节的关系v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回忆或再认。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认知心理学对记忆过程的解释编码(识记)Put into memory储存(保持)提取(回忆或再认)Hold in memoryRecover from memoryv案例v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

3、况时,其试卷 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还要 求助于填空、问答题?v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 、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 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 ,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 、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 ,因此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来考查 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v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把记忆分为:v内隐记忆v外显记 忆 1.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项目产生影响的记忆。2.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项目时的记忆。二、 记忆的类型v根据信息加

4、工与存储的 方式不同, 把记忆分为 :v陈述性记忆v程序性记忆1.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 的记忆v陈述性记忆具有明显的可以用 语言传授的特征,即在需要时 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 2. 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具有先后顺 序的活动的记忆v程序性记忆中主要包括:v智力技能v动作技能v根据记忆 的内容不 同,把记 忆分:v形象记忆v情景记忆v语义记忆v情绪记忆v运动记忆 v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 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v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 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v语义记忆是指个人对各种有组织 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 词逻辑记忆 v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曾经

5、体验过 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v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过 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 记忆 识记的种类v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将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v有意识记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v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识记的种类v根据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v机械识记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所进行的记忆v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的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存联系所进行的记忆v案例v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 “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

6、 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 “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 ,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 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v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 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 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 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 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 记。第四节 遗 忘v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 永久性遗忘v暂时性遗忘是指已转入长 时记忆中的内容一时不能 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 还可恢复v永久性遗忘是指识记过

7、的 材料,不经过重新学习则 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 一、什么是遗 忘v识记过的内容不 能再认与回忆, 或者是错误的再 认与回忆v用信息加工的观 点来说,遗忘就 是信息提取不出 来或提取出现错 误 v德国心理 学家艾宾 浩斯最早 对人类记 忆和遗忘 规律进行 了实验研 究 遗 忘 的 规 律v艾宾豪斯遗忘曲 线遗忘是先 快后慢v人类的遗忘不是 均速进行的,刚 学过以后在短时 间内的遗忘比较 快,量也比较多v随着时间的消逝 ,遗忘逐渐缓慢 下来,到了一定 时间,几乎就不 再遗忘了 (一)记忆痕迹衰退说 v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v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衰退以至消失v这种说法

8、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接受,因为 某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 消失的现象 二、遗 忘 的 原 因(二)干扰抑制说v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 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v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v干扰抑制理论与记忆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 忆痕迹并没有从头脑中不消失,只是由于相互 抑制而造成了遗忘 v干扰抑制分为两类: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二、遗 忘 的 原 因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v前摄抑制是指先 学习与记忆的材 料对后继学习与 记忆材料的干扰 v先、后学习的两 种材料越相近, 干扰或抑制作用 越大 v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与 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习 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

9、忆的干扰 v对于不同内容材料的学 习要进行合理安排,以 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v同样在学习某一种材料 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前摄 抑制干扰和倒摄抑制干 扰 学习经济学学习心理学经济学测验后摄抑制学习心理学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测验前摄抑制学用结合v我们在看小说或看电影时常常对开头与结尾 的内容记得比较清晰,而中间的内容则相对 比较模糊,试解释这种现象?第五节 记忆系统 v在记忆过 程中,从 信息输入 到信息提 取所经过 的时间间 隔不同, 对信息的 编码方式 也不尽相 同v根据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 方式和贮存时间的不同,一般 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v感觉记忆系统v短时记忆系统v长时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一)

10、什么是感觉记忆v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v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 记忆 ,它是极为短暂的记忆,一般映象维持的时间在4秒钟以下一、感觉记忆v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的基本特点 : v第一,信息的保持是形象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v第二,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 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 v第三,容量很大v第四,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 ,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 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二、短 时 记 忆(一) 什么是 短时记忆v短时记忆是 指人脑中的 信息在一分 钟之内的加 工与编码的 记忆(二)短时记忆

11、与感觉记忆在功 能上的区别:v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 也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v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觉 记忆,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 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 时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遗忘v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觉记忆 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 的中间阶段v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v第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 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将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机制是复述。保持性复述一遍遍重复识记材料的过程。精致性复述将识记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运用记忆策略的过程。v短时记忆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v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人类记忆广度为

12、 72,即59个组块,其平均数为7v对材料加以组织并进行再编码,记忆的容量可以 扩大(组块)v如有老师教学生地球赤道半径(6378.16千米)的时候,编的顺口溜:庐山奇,爬要溜;背圆周 率(3.14159),编顺口溜:山间一寺一壶酒。三、长时记忆(一)什么是长时 记忆v长时记忆是指信 息经过充分加工 ,在人脑中长久 保持的记忆,又 称为永久性记忆v长时记忆就像一 个巨大的图书馆 ,保存着个体将 来可以运用的各 种事实、表象和 知识 (二)长时记忆一般具有 以下特点: v第一,长时记忆的容量 无限 v第二,长时记忆中的信 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 够按时、日、月、年乃 至终身 感 觉 记 忆消 失短

13、 时 记 忆遗 忘长 时 记 忆干扰提 取复 述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三种记忆的比较种 类时 间特 点感觉记忆(瞬 时记忆)0.254秒容量相当大,具有 形象性短时记忆5秒1分钟容量72个组块长时记忆时间无限容量无限,心理活 动的知识基础(二)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v长时记忆中的信 息编码方式是以 意义编码为主v意义编码有两种 形式:v语义编码v表象编码v它们被称为信息 的双重编码 1表象编码v它主要是加工处理非言 语对象和某事件的知觉 信息 2语义编码v语义编码是按言语发生 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 征信息的,包括言语听 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 信息 第六节 记忆品质和知识巩固一、 记忆品质(一)记忆

14、的敏捷性(速度)v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的特征(二)记忆的持久性(时间)v记忆的保持的特征(三)记忆的准确性(正确)v记忆正确和精确的特征 (四)记忆的储备性(再现)v记忆中信息提取与应用的特征二、 知识巩固 (一)记忆术v定点记忆法v联想法vPQ4R法二、 知识巩固(二)正确复习v及时复习v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 合 v复习方式多样化v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v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v掌握复习的“量”(适当的超额学习(过度学习 ),当达到150%的学习能提高学习效果 )v单选题 v1.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A) 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v( D ) v

15、2.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 )(A) 意识识记 (B) 机械识记 (C) 有意识记 (D) 无意识记 v( C ) v.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 约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秒,但不长于( )。(A)秒 (B)秒 (C)秒 (D)秒 v() v4.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A) 前摄抑制 (B) 遗忘规律 (C)倒摄抑制 (D) 接近律 v( C ) v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项目。 v(A)5-7 (B) 7-9 (C) 5-9 (D) 5-7 v( C )复习题v多选题 v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 识记分为( )。 v(A)意义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D)无意识记 (E)编码识记v() v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 )。 v(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v() v按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方式把记忆系统分为( )。 v(A) 表象记忆系统 (B) 短时记忆系统 (C)瞬时记忆系统(D)长时记忆系统(E) 语义记忆系统 v(BCD) v4.为有效防止遗忘,应该做到( )。 v(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试图回忆与反复 阅读相结合 (D)复习多样化 (E)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