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7671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摘摘 要要】深入贯彻新课标“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从内、外部因素分析学困生的生成原因;阐述促进学困生发展的基本原则;探究促进学困生发展的策略。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关键词】学困生 产生原因 促进原则 促进策略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困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一种称谓,是教师教育教学活

2、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他们能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永久课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出现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垂头丧气,学习中怕苦怕难,甚至对任课教师也产生了反感,于是有的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遵守纪律,上课不专心,不想独立完成作业但是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因此,如何树立他们

3、学习的信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如何转化他们,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既是我们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 2 -辞的职责,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一、造成学生一、造成学生“学困学困”的原因的原因调查了解学困生是研究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促进学困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细致、深入地去调查、了解、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制订出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策略。(一)内部因素。学困生一般存

4、在着认知障碍,包括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心理障碍。1、知识障碍:新课程起点较高,内容较多,难度较大,一些学生便产生了恐慌、畏惧心理。2、方法障碍:学习方法决定着学习质量,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终将成为一个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好的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仅仅流于一种形式,这就与那些积极主动学习的同学距离愈来愈大。也有个别学生,完全靠课堂 40 分钟,那真正是要“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课后不管不问,不知预习、作业是什么。甚至有时课堂上也不愿认真学习,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猴子搬包谷,搬一个甩

5、一个,有时就连搬都没有搬下来,你说他们不成为学困生才怪呢。3、智能障碍:从人的生理来说,智力发展是有先后的。有的学生智力形成较早,但是有的学生智力形成较迟。对于智力形成较迟的学生,在教学中他们也就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他们受到了自身- 3 -的智力、身体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反应迟钝、记忆力差、语言感悟力差。如果教师不给与更多的关注,他们也就会形成学困生。也有的存在生理残疾,例如脑膜炎留下的后遗症等。像这一类学生,他们没有很强的智力发展水平,再加上教师也不可能只教这样的一、两个学生,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关照;同时也有个别教师对他们有不管不问之嫌,认为“孺子不可教也”之感,所以在学习中很

6、自然地也就成为了学困生。4、心理障碍:心理标识在教育效果方面的重要性试验我想每位教育者都已经熟知,但大家在给学生的差异分类时,往往忽略了我们潜意识当中对学生的称谓,当我们给一个学生戴上一顶标识后,人的惯性使我们不再去发现新的闪光点。因此我们慢慢的将一个坚持进步的学生丢在路上,这时一个真正的学困生便产生了。而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只是我们在教育思想的深处并没有真正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二)外部因素1、家庭方面:常言道,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溺爱型:现在城市家庭基本上是“六爱一”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 ,由于家长

7、的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孩子在百依百顺的环境中成长,意志薄弱、惰性十足、抗挫折能力极差,成了经不起风吹雨淋的温室花朵。(2)简单粗暴型: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仇视一切教育,对教育形成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3)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只养不教就象树- 4 -木不扶不锹、自由生长,长出许多歪枝斜叉形成自由散漫的习惯。(4)影响不良型:有的家长自己行为不正、胸无大志、工作懒散、生活平庸、言谈粗俗、热衷赌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品行不端、懒惰成性的双困生。(5)家庭不和型:有的家庭不和,成天吵闹,父母离异;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

8、生活在阴影之中,容易造成孩子感情失控、对生活没安全感、道德是非扭曲。2、社会方面: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使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网络、电游、书报、影视等当中不健康的内容使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他们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学习无动机,厌学情绪严重,意志力差,易受到消极因素干扰。3、学校方面:一些学校偏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仅凭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些教师的不正确归因,认为学困生就是坏学生,不可救药,导致在教育情绪上的急躁和冷漠,对学困生冷眼相待,甚至歧视他们,进而导致学困生丧失自信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9、于是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产生逆反心理,偏离伦理道德轨道。内、外两大因素“里应外合” ,致使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恍惚,萎蹶不振,瞌睡连连,或“生龙活虎” ,调皮捣蛋,与老师做“猫和老鼠”的游戏,扰乱课堂秩序;或端坐如佛,无欲无念,人在心不在以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课堂,实效性从何谈起?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困生,找到促成其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供以提高课堂实效性。二、促进学困生发展的基本原则二、促进学困生发展的基本原则- 5 -1、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想的天空,每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核心就

10、是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成长,使学生的知识与人格都得以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2、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人,学困生同样具有很大的潜能,只是一时还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和谐发展,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成才,新课程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3、成功体验原则:成

11、功能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成功的体验能带给学生情感的愉悦,还可以促使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某一方面的成功,特别是学困生,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教师都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4、学会学习原则:学困生的成绩不佳,其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学困生不会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超越提升自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学习代替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

12、我要学” 。- 6 -三、促进学困生发展的策略三、促进学困生发展的策略1、突出一个“爱”字对待学困生,教师要身怀一颗爱心,不能冷落、歧视他们,要更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的心灵,用爱心去点燃学困生学习的热情,用爱心去唤醒学困生的自尊、自信,让他们克服自卑、畏惧心理。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定会使学困生自觉学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同学间的互爱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为学困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困生周围形成一种互助互爱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2、发挥

13、一个“励”字激励是学困生转化的动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妙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 34 倍。可见激励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学困生往往习惯了批评和惩罚。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的身上,激励犹如雨露和阳光,所产生的效果就更明显了。学困生一旦受到老师的表扬,哪怕是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温暖,产生无穷的动力。所以,对学困生一定要多表扬,多激励,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就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自信,攻克难关,不断完善自我。3、创造

14、一个“机”字学困生一般是学习不够好,但他们有各自特长,如爱好体育活动,能- 7 -歌善舞等。因此在开展班级工作中应多动心思,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等,给他们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如体育好的担任体育委员,用班委鞭策他转化;喜欢打篮球的让他担任篮球队长,认真组织本班球队,在课外活动时带领他们去打球;喜欢唱歌的,在歌咏比赛担任指挥等,是他们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勇气,是他们看到自己内在潜力,品味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促使其转化,并适时引导他们努力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自信心树立起来,学习

15、积极性就会逐步提高。4、落实一个“帮”字“帮”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手段,学困生的转化,单凭学困生自己是不够的,教师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在思想上,要循循善诱地开导他们,多与他们谈心、交朋友,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认识自身缺点,发现自身优势,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在学习上,更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帮他们制定阶段学习目标,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还可以让优秀生来帮助学困生,这样使学困生容易接受;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帮助学困生,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烦恼,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有利条件。5、注意一个“准”字学困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转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切不可一概而论,必须要深

16、入调查,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准确地弄清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掌握学困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学困生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转化最佳途径,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存- 8 -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基础差,就加强学习辅导;是纪律差,就要多督促多提醒;是性格孤僻,就要认真开导教育。这样,将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力求一个“快”字学困生的可塑性强。意志力比较薄弱,缺乏坚韧的自制力。他们很少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往往凭一时激情的驱使而学习,但维持时间短。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如受外界的诱惑往往便会出现反复,所以,抓“时间差”相当重要。一经发现后进生的某些不良倾向,就要尽早、尽快采取措施帮助克服,消除不良因素于萌芽状态,防治滋长成性;对学困生表现出的进步,无论多么微小,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看到希望、劈波斩浪、奋勇直前。7、做好一个“访”字学困生的教育,不能单靠班主任,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特别是通过家访来加强教育,促其转化。但对学困生的家访要切忌“告状式” ,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学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