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7097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效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妇科优质护理内涵和 效果效果【关键词】 妇科;优质护理;内涵我科于 2010 年 7 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现将我科护理工作和效果报告如下。1 人员配备及护理培训在护理部、科主任大力支持和护士长积极准备下,于 2010 年 6月中旬我科配备了 7 名新毕业的护士做助理护理工作。在多次进行培训和示范下,现在我科已制订了一整套的比较完善又确实可行的优质护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2 护理内涵提升2.1 “语录“护士不是会打针、发药就行了,护理内涵还很多,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责任护士只管治疗而病人的生活护理只有助理护士来负责,这不是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是指在病

2、人随时需要照顾和帮助时,护士或助理护士随时都能在病人身边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助理护士只会生活护理,不能满足病人的咨询和需求,进行有效而简单的沟通,这也不是优质护理“。学会沟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助理护士必须加强学习,在临床这么好的平台上进行知识和经验积累,为沟通提供资本“。“要注重细节,细节关乎着质量,细节关乎着优质护理的成败“,这成了护士长每周早会上都会说的“语录“。实习护生、进修护士、参观护士长都知道,妇科优质护理做得好、做得到位,护士长在与不在都应这样护理。2.2 培训2.2.1 助理护士培训我院本部有助理护士“红衣 MM“之称,助理护士流动性大,进而影响护理工作。助理护士只能做基础和生

3、活护理,不能参与各种普通护理技术操作,除了报酬低外,还有一个明显的身份标志“红衣“,与护士白衣天使区分开来。我科助理护士和护士一样白衣无区别,都是正规护校毕业,只是学习和实习的地方不同,导致了他们护理基础“很“不扎实,动手能力“很“不强(实际上有很多普通医疗物品他们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下,护士长大胆地采用了如下培训方法:首先学会生活基础护理,如规范化洗漱及洗头、擦浴、更换病人衣裤床单等护理规范化操作及优质护理流程,体现护理的专业性。每周轮空 1 人或 2 人由责任护士一项一项的从头带教(像带新护生那样),逐步熟悉护理治疗操作过程、药品配备查看、电子医嘱和化验单,如何妇科专科护理等。建立一对一

4、带教老师制,按自愿方式组队,即 1 名有资历的老师带 1 名助理护士,在工作和非工作时如助理护士有问题都可以问老师,带教老师也不定期询问和查看,相互之间关系融洽。继续再教育,妇科每周一晚有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助理护士和进修医生都参加学习,熟悉专科病症;妇科还有每月几次由护士长主持的护理业务学习、护理质量分析会以及护理部办的各种学习班,只要有时间就参加学习;另外,还有 1 名护士主动愿意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专门给助理护士讲课和基础操作训练,培训辛苦是存在的,但知识的获得在于一点一滴地积累。考核,既有理论又有操作,一个一个过关,既要让病人感到舒适,体现护理质量,又要提

5、升速度,还要学会观察病情,有情况随时汇报等。能和责任护士一起分管一组病人,共同负责一组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和生活需求,由责任护士把好关。同时在护士长和同事们的帮助及助理护士积极学习下,通过了护士执照考核,还有的通过了我院招聘合同护士的考核。助理护士的积极性更加增强。2.2.2 护士培训大力提倡优质护理,护理模式必须改变,护士长培训学习要求和排班的方式也改变着每一名护士。从以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为主,到以病人为中心,是以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并减轻疾病痛苦、以最佳健康的方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为中心,包括各种治疗操作、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沟通和专科护理等。护士层次不同,能力经验也不同,要求也自然不同。

6、新护士上岗后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和基础护理一起抓,由专人负责跟班一对一带教,熟悉各项流程后自己渐渐独立,负责一定的床位,质量控制由资深老师把好关。新护士一边学习基础治疗护理操作,一边学习护理病人,班次随需要而轮动;年轻护士也随需要而轮动班次,做好优质护理,满足病人各种需要。正如“语录“所言,会打针发药离优质护理还远远不够。和助理护士一起共同负责一组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满足病人所需,责任护士把好关,质控由另一资深老师负责或护士长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改进。继续再教育,护士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学习,参加科室、护理部的各项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参加科里和护理部的各种考核和基础培训,参与每周和每月护士长

7、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和护理查房等。2.3 护理改进2.3.1 注重“第一“如术后病人的第一口水、第一次枕枕头、第一时间翻身、第一时间下肢环状运动、第一次肛门排气、第一次饮食、第一时间下床活动、第一天入量出量尤其是尿量以及每天问候病人的第一句话和第一次与新病人接触沟通、关心新病人第一天安置和第一顿饭的落实,正如“语录“所言,护理中无需大话,要注重细节,细节影响着优质护理好坏。只有把细节做细做好又体现了护理专业性,优质护理才能提高。常常会有病人对家属说:“你在这儿一点用也没有,还不如回去,什么事也帮不上,护士又专业又好,我听护士的“。护理如何注意细节、做好“第一“,简单介绍如下:手术后病人护理。妇科优

8、质护理开展后,为了提高护理水平,体现护理专业性,护士长循证和询问主任医师和麻醉师后,决定大胆改革护理,去除教科书中不科学的护理方式,重新编制了适合妇科术后病人护理流程,大家学习和培训,并按规范要求应用护理程序方法每天去做,结果病人舒适度和康复成效大为提高,病人及家人满意度提高,病人对护士专业性护理更为信任,同时医生及主任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术后护理改进。如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麻醉清醒后就可以枕枕头、2 h 后可以饮水 10 mL 左右、协助翻身和做下肢被动或主动环状运动1等,可以促进肠功能尽早恢复,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麻醉清醒 2 h 后根据病人的具体需要而定,但范围

9、、强度都低于全身麻醉病人要求,所有第一次护理和特殊护理都有记录,包括病人做的是什么手术、麻醉方式、用的什么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等。对术后病人能不能吃稀饭等半流食判断,一是根据病人主述肛门排气,二是用听诊器听肠鸣音数(有的病人已排气还没感觉),三是听病人主述有无腹胀综合情况。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其他麻醉,术后第 2 天,只要病情许可,不管有无尿管或引流管,护士通过对病人肌力评估后就可以协助病人活动。2.3.2 治疗车变成护理流动车过去治疗车只用于护理治疗操作临时盛物之用,结束后归置一边闲置。开展优质护理后,为了让护士有更多时间在病人身边护理,减少来回走动,改进了治疗车为护理流动车,变单一用途为多

10、用途。护理流动车出现后为各责任护士护理带来方便、快速、有效,减少了来回走动,也避免了混乱增加工作量,责任护士就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接触、交流等,实施优质护理。2.3.3 护理记录方式改变把每个病人所有的护理记录单夹挂在相应病人的床尾,责任和助理护士做完各种护理操作后及时在床边记录,同时还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每天护理记录、尿量、引流量和性质、生命体征及特殊处理,在病人床边医生和护士一目了然随时了解病情,方便即时与病人沟通,也为治疗护理提供了更好的依据。更重要的是护士在病人床边的时间多了,边询问病人边记录,病人感觉护士很关心他,同时护士也不会遗漏记录。2.3.4 绩效量化以往护理工作似有

11、流水线作业现象,分管床位明确,但做事还是不怎么分,你负责输液、他负责治疗、其他负责记录等,工作是完成了而且能节约时间,但病人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护士实行整体护理,往往有问题时无人负责,大多数护士说在忙没注意细节;还有的护士一遇到马上就要处理的事(尤其来急诊病人时),还没有做就大喊“忙死啦,忙死啦“。开展优质护理后,分管床位明确,每名责任护士带 1 名助理护士,自己组上病人所有治疗护理共同完成,责任也很明确,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一般,只是为了被要做而去做,护士积极主动为病人护理及增进疾病康复意识还很被动,甚至有时护士和助理护士互相偷偷轮流休息,接换输液等就由别人“代劳“了。开展优质护理几个月,从每次调

12、查病人满意度来看,助理护士满意度较高,表扬声较多。从今年 1 月开始实行绩效量化后,护士的积极性高涨,被动护理病人的意识已经消失,再也看不见护士偷偷休息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护士在病房忙碌的身影,在完成各种治疗操作前、后,护士就会有意识地与病人交流,同时会多做一些能增进疾病康复的护理,如术后病人肌力评估、协助病人下床活动、主动为病人床上翻身和做下肢环状运动、输液结束还未等红灯亮起就会主动有人去处理。实行绩效量化后几个月来,从病人满意度来看,整体满意度在增高,尤其对责任护士满意和表扬超出助理护士。现在助理护士也在记工作量,他们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都积极主动在病人身边护理病人,每个人都有事做,共同管好病人。其实实行绩效量化后,受益最明显的是病人,对护理最满意的也是病人,大多数护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3 体会优质护理所有的成绩都是护士对每一个细微的护理不放过,认真对待琐碎平凡的护理干出来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不是考核出来的。【参考文献】1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结果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作者:秦正方作者单位:210029,江苏省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