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7088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四四) )3 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3.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3.1.1 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两个因素确定。3.1.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3.2.1 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 3.2.1 进行定性划分。进行定性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表表 3.2.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

2、准 (三)(三)3.2.2 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3.2.2 确定。确定。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 表表 3.2.23.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3.3.1 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 3.3.1 进行定性划分。进行定性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表表 3.3.12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 组)间距的平均值。组)间距的平均值。3.3.2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按表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按表3.3.2 确定。

3、确定。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 表表 3.3.23.4 定量指标的确定和划分定量指标的确定和划分3.4.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单轴饱和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抗压强度(RC) 。RC 应采用实用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应采用实用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 )的)的算算值,并按下式换算:值,并按下式换算:RC22.82I(3.4.1)3.4.2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

4、表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 3.4.2 表确定。表确定。RC 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表表 3.4.23.4.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数(Kv) 。Kv 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 ,按表,按表 3.4.3 确定对应的确定对应的Kv 值。值。Jv 与与 Kv 对照表对照表 表表 3.4.333.4.4 岩体完整性指数(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

5、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 3.4.4 确定。确定。Kv 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 表表 3.4.43.4.5 定量指标定量指标 Kv、Jv 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的规定。的规定。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四)(四)4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1 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4.1.1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表)两者相结合,按表 4.1.1 确确定。

6、定。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表表 4.1.14.1.2 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BQ)确定的级别不一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确定的级别不一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4.2 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4.2.1 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应由表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应由表 3.2.1 和表和表 3.3.1所确定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组合确定。所确定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

7、完整程度组合确定。44.2.2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指标 Rc 的兆帕数值和的兆帕数值和 Kv,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BQ903Rc250Kv (4.2.2) 注:使用(注:使用(4.2.2)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当当 Rc90Kv30 时,应以时,应以 Rc90Kv30 和和 Kv 代入代入计算计算 BQ 值。值。 当当 Kv0.04Rc0.4 时,应以时,应以Kv0.04Rc0.4 和和 Rc 代入计算代入计算 BQ 值。值。5 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5.1 一般规定一

8、般规定5.1.1 对工程岩体进行初步定级时,宜按表对工程岩体进行初步定级时,宜按表 4.1.1 规定的规定的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作为岩体级别。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作为岩体级别。5.1.2 对工程岩体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对工程岩体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分级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应力状态、工程轴线或走向线的方位与主要软弱态、初始应力状态、工程轴线或走向线的方位与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的组合关系等必要的修正因素,其中边坡岩体,结构面产状的组合关系等必要的修正因素,其中边坡岩体,还应考虑地表水的影响。还应考虑地

9、表水的影响。 5.1.3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当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工程埋深或开挖深度、地形地貌、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工程埋深或开挖深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和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和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本标准附录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本标准附录 B 作出评估。作出评估。5.1.4 当岩体的膨胀性、易溶性以及相对于工程范围,当岩体的膨胀性、易溶性以及相对于工程范围,规模较大、贯通性较好的软弱结构面成为影响岩体稳定性规模较大、贯通性较好的软弱结构面成为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工程岩体级

10、别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工程岩体级别的影响。 55.1.5 岩体初步定级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按本标准岩体初步定级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按本标准附录附录 C 中表中表 C.0.1 选用。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根选用。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结构面结合程度,按本标准附录据岩石坚硬程度和结构面结合程度,按本标准附录 C 中表中表C.0.2 选用。选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六)(六)高初始应力地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高初始应力地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 表表 B.0.1注:注:max 为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为

11、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附录附录 C 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C.0.1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按表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按表 C.0.1 选用。选用。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表表C.0.1C.0.2 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按表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按表 C.0.2 选用。选用。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 表表 C.0.2附录附录 D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的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的修正D.0.1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 ) ,可按下式计,可按下式计算:算:BQBQ100(K1K2K3) 6(D.0.1

12、) 式中式中 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1、K2、K3 值,可分别按表值,可分别按表D.0.11、D.0.12、D.0.13 确定。无表中所列表情况时,确定。无表中所列表情况时,修正系数取零。修正系数取零。 BQ出现负值时,应按特殊问题处理。出现负值时,应按特殊问题处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七)(七)附录附录 E 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地下工程

13、岩体自稳能力E.0.1 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应按表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应按表 E.0.1 确定。确定。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 表表E.0.1注:注:小塌方:塌方高度小塌方:塌方高度3m,或塌方体积,或塌方体积30m3;中塌方:塌方高度中塌方:塌方高度 36m,或塌方体积,或塌方体积 30100m3; 大塌方:塌方高度大塌方:塌方高度6m,或塌方体积,或塌方体积100m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九)(九)2.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72.1.1 本标准在确定分级因素及其指标时,采取了两种本标准在确定分级因素及其指标时,采取了两种方法平行进行

14、,以便互相校核和检验,提高分级因素选择方法平行进行,以便互相校核和检验,提高分级因素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种是从地质条件和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种是从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据以确石力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据以确定分级因素并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综合分析选取分级因定分级因素并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综合分析选取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另一种是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素的定量指标;另一种是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各部门多年积累的大量测试数据,从中寻找符合统计规律各部门多年积累的大量测试数据,从中寻找符合统计规律的最佳分级因素。的最佳分级因素。影响工程

15、岩体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岩体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初始应力) 、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只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等。这些因素中,只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程类型的,反映了岩体的某本特性。在况是独立于各种工程类型的,反映了岩体的某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况,体现了岩体是地质体的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况,体现了岩体是地质体的基本属性,岩体的不连续性及不完整性是这一属性的集中基本属性,岩体的不连续性及不完整性是这一属性的集中反映。这两者是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