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6462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开课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开课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6 课课 开放与交流开放与交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说来也巧,5年前我来自己任职的学校来面试的时候自己就是上的这节课,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就和这节课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工作5年来,这节课我已经上过3次公开课了。前两次是校级的,这次是市级的。说内容,越上越觉得简单;说设计,越上越觉得难上。一个星期的时间,一组人的倾力支持,终于又诞生了一节新的课。从一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成稿,在不断的修改中也加深了我对课本的理解。1、关于“长安”长安的内容在书本的最后一框,正文部分仅仅用了三句话,其他部分用了一些小字来进行说明。乍一看,好像可以一笔带过,所以在我原来的设计中直接用典故点出长安就带过去了,但是后来细

2、细琢磨,才发现这三句话句句是要点。第一句话“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点出了长安的地位;第二句话“云集外国客商和外交使者”点出了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第三句话结合图片可以看出长安的布局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从另一方面也看出当时唐朝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先进。于是接受组内老师的建议,加了一段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长安的宏伟与开放。同时我对课本的结构重新编排,将长安放在第一框,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让学生感受到唐朝的开放与交流。二:关于材料的应用本课的重点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在处理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和以前相比,我加入了材料的运用,主要是希望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

3、的选择也一波三折,在处理鉴真和玄奘的贡献时也许一分钟能直接找书回答正确答案,但这样做学生并不能从内心中认同,最后还是在百度百科中选择了一些材料,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说,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三、关于问题的设计材料选好后问题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如果设计的问题指向不够明确,材料就会成为鸡肋,这也许就像孙校长所强调的设计前端任务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要做什么,还要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这样学生的潜力才能得以激发。比如说我在鉴真东渡这一环节中设计问题的时候都加上了根据材料指出,提醒学生关注材料。最后一个提升的问题原来是“从联系材料分析唐朝开放对外政策形成的原因?” ,后来变为“结合材料,联系前面所学讨论唐朝开放对

4、外政策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几个词语的变化课堂效果完全不同。加入联系前面所学,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所以有了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精彩答案;分析变为讨论,提醒学生合作学习,集大家的智慧解决难点;原因换成条件学生更容易理解。所以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己设计问题的能力。四:关于展评的应用这节课的很多精彩之处都是由学生迸发出来的,但是在某些环节方面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没有能够转化为生生对话,这也暴露了自己在平时课堂上还没把展评学习法应用自如,对学生的训练和强化也不够。其次自己在学生展评的时候该不该说,该说什么还欠缺一定的火候,还不能做到恰当的精彩的点评从而推进课堂的高潮,这也是我需要不断磨练的。最后身体语言出卖了自己,课前的紧张,课上对回答精彩的同学的点头赞许给其他同学带去暗示,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散。当然,除了课以外,在准备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感谢组内的每一位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听我试上,给我提出建议,为我打气,帮我处理除了上课之外的所有事。特别鸣谢邹燕老师前一天晚上通过 QQ 语音一句句帮我磨过渡句,找材料,一直到11点。还有1班的小朋友课代表沈雨凌还帮我写好了班级同学的座位表,因为忘记给我晚上还特意打电话给我并用邮箱将电子稿发给我,施冠文小朋友课前特别提醒我放轻松过去即成历史,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还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