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6456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7 页)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文科)政治试卷高二年(文科)政治试卷第第卷(卷(51 分)分)命题教师:林其明 2005.4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343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5151 分分) 1、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这一事实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C实

2、践是认识的基础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2、从哲学上看,我国科学家完成中国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工作的事实说 明(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B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C人是有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的D客观世界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一些传销活动披着“高科技” 、 “新经济”的外衣,利用互联网、股票、期货等新形式 从事传销,从而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这要求我们(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C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D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4、下列选项中,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分析错误的是( )

3、 A “明修栈道”是现象, “暗度陈仓”是本质 B “明修栈道”是假象, “暗度陈仓”是真象C “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有着共同的本质D “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都是本质的表现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运用哲 学知识回答 56 题。 5、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给后人的哲学启示是( )A学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 2 页 (共 7 页)B学习要注意不断地积累C学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D学习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注重量的积累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B书本知识太简单,实践才是真的

4、C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理论联系实际D理论来源于实践 7、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 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个论断所蕴涵的哲理有( ) 科学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知识是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知识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革命力量 A B C D 8、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这首歌倾倒众多歌迷,但是这一态度给许多以此 为信条的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感性认识对人们没有任何作用感性认识是片面的本质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 的认识,它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5、只有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正确引导人生 A B C D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据此回答 910 题。 9、作为事物的现象是指( )A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B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外在表现C只能由理性认识去把握的东西D感性认识 10、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因为( ) A人们占有了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B现象和本质不是直接合二为一的,而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C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D事物是可知的 11、长期以来,铁道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进藏铁路方案进行了大量比选论证工作,经历了 从多个方案到青藏、滇藏、川藏、甘藏四个方案,最后再集中到青藏方案三个阶段的比

6、 选过程。这集中反映了(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C要获得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反复实验,调查研究D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 光衍射仪、 膨胀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实验仪器进行观测,得到了清晰的 X 射线衍射第 3 页 (共 7 页)分析图。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固态物质里面存在着类似于液体的流动状态。这种 “类流态”在金属、非金属、矿物等几乎所有材料中都存在,是人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 一种物质形态。 “类流态”现象的研究,为人们研究地震机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

7、验模型。 据此回答 1214 题。 12、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实验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物质形态的认识,说明了( ) A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对象B客观事物是无限多样和变化发展的C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D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3、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科研工具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说明认识工具和技 术手段( )A决定人能否获得正确的认识B对认识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C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D丰富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4、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深入开展地震研究工作,这体现了( ) A认识的任务是指导实践B正确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D实践是认识的最

8、终目的 某学生打算戒掉网络游戏,他面临着决策,是今天戒掉呢,还是明天?玩家会过高 地估计今天戒掉的痛苦,而过低估计明天所戒掉的痛苦(因为不用今天去切身体会) 。正 是心理上对今天戒掉的成本(痛苦)的过高估计,造成了戒掉游戏的行为被一拖再拖, 如果没有类似最后通牒的期限和强制措施,戒掉游戏的行为只要被拖延一次,就会永远 被拖延下去。据此回答 1516 题。 15、如上所述,对于学生,他们大多也能理性认识到,如果玩网络游戏上瘾,长期付出 的成本要比从游戏中获得的收益大得多,但是,仅仅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能顺利 戒除。这说明( )A理性认识往往是不可靠的B由认识到行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决心、毅

9、力决定人们行动的效果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6、阿克洛夫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拖延行为用数学方法进行了模型化的分析,最后的基 本结论为:拖延行为只要进行一次,就会永远拖延下去,阻止拖延行为的方法是必须有 一个类似最后通牒的期限和强制性措施。这说明阿克洛夫对拖延行为( ) 进行了分析进行了综合完成了认识过程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A B C D 当 1916 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理论奉为绝对真 理的世界 100 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地说:第 4 页 (共 7 页)“如果我错了,只要有一个人证明就足够了,何需 100 个呢?”据

10、此回答 1718 题。 17、真理,没有不被突破的特权。其哲学依据是( )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B人们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18、牛顿的经典力学,曾经被认为物理学的“绝对真理” ,但是在更广阔的空间,牛顿力 学理论被证明是不实用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人们又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这一 事例告诉我们(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D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2004 年 7 月 8 日,美国环境保护署表示,美国第二大化工厂杜邦公司

11、在 1981 年 6 月2001 年 3 月间,从未通报特富龙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全氟辛酸(C8)可能 对人体有害,已经违反了毒物管制法。据此回答 1920 题。 19、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官员说,我国还没有检测这个技术的设备和能力,现在不可能作 出什么论证。材料表明( )A由于受主客观的限制,人们难以形成正确认识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主观能动性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D要穷尽一切认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据业界人士称,国内不粘锅市场的发展是在近两三年,在这种情况下,特富龙“致 癌风波”必然会给不粘锅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 “国内不粘锅市场也有可能就此夭折”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12、正确的认识也有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B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预测才是可靠的C这是一种合理想象 D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是损害人自身 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处。据此回答 2122 题。 21、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有其事并实有其人? 若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 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第 5 页 (共 7 页)22、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

13、坎。 ”这表明(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据此回答 2324 题。23、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 ,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24、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自然规律和 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A B C

14、D 25、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 SARS 病毒进行科学实验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C某同学认真思考并解答一道物理试题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截至 2003 年 2 月 14 日,中、美、英、日、法、德六国科学家经过 13 年努力共 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这对于人类自身、生命科学、医学和制药业的发展具 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据此回答 26 28 题。 26、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完成,对于人类自身、生命科学、医学和制药业的发展都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表明( )A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B认识决定实践C科学实验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D科学实验是

15、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7、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应用,医生将能根据病人自己的“基因卡”进行诊断。医生看 病,从传统的望、闻、问、切,仪器诊断,到现在的根据“基因卡”进行诊断,说明( )A只要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B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不断发展的C医学发展已达到顶点D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决定事物的发展 28、医生利用病人的“基因卡” ,可以开出个性化的处方,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这说第 6 页 (共 7 页)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科学技术决定实践活动的成败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29、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 。这是因为( ) A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实践,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D开放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物质特征 30、 “只有头脑里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才能以科学的立场和态度认 识纷繁复杂的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避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