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仅仅是开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46073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仅仅是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这,仅仅是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这,仅仅是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这,仅仅是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这,仅仅是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这,仅仅是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仅仅是开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仅仅是开始 一 没有希望的年代 在 1990 年代初 YF22 战斗机起飞,中国依然在歼 8 改中里面苦苦挣扎,1996 年台海危机,一股近乎绝望的情绪涌到人们的心头:面对美国强大的军事优势,我 们有能力追赶吗? 在近乎为改革让步的十几年里, 中国军工并没有比 1980 年代初好多少, 而 1980 年代初中国工业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在 1980 年代初期, 中国的工业能力和管理落 后世界了将近 50-70 年,当时香港记者描述的最典型的厂里情况是:三个工人抹墙 壁,一个抹,一个举灰,一个指挥。 乔厂长上任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更如实 反映了当时的管理生产的水平。工人不干活旷工,鬼怪式操作

2、报废品多一半,生产 监督为 0,领导没有管理观念,习惯于文革的政治斗争方式。 1980 年代生产水平最高的上海车厂,准备与德国合资(上海大众) ,外国普遍 怀疑能否进行,一个最乐观的德国 30 岁记者参观过上海车厂这样报道:“大众汽车 将在一个 100 年前的孤岛上生产,工人懒散,生产用的葫芦吊,橡皮榔头都是我爷 爷用的工具。” 日本记者当时参观武汉最好的钢厂, 发现钢厂有水压机铭牌居然是 1898 年日本 产品,连忙问厂长是否错误,厂长回答:没有错,因为质量好还在用。 军工厂当时也只比民厂好那么一点罢了。为改革让步的十几年中,军工产业还 是普遍处于 1980 年代水平。 邓公不是超人,他的打

3、算是留下重点研究部分,开拓交流,提高工业水准,再 将军事水平提升上去,他不可能预见到 1980 年代末西方技术封锁,1991 年苏联的 解体,1990 年代中势力的猖獗,但是他还是留下基础:亚洲最大风洞群,最大 导弹试验场等一大批不惹人注意但是基础已经坚实地打下了。中国的基础研究是扎 实的。但即使当时对军工投入大量资金,也很难对落后的水平有质的改善。军工是 建立在国家实力,和整体工业能力,工人素质和先进管理上的,先有好锦,才能添 花。 F14,当笔者 90 年代初在电影看到帅帅的阿汤哥没有兴趣, 那巨大强 悍的 F14 雄猫却极大地摧残了自己幼小的心灵, 很多人都有这次经历,事实是:F14 已

4、经快要走上终点,我们还在艰难地改进歼 8。套用一位著名的改革者的话说:“我 们开始了,抱着近乎疯狂的热情,回过头来看走过的道路,我们骄傲,但在那时, 如果我们真正知道差距是如此巨大, 道路如此艰辛, 我真怀疑还有没有追赶的勇气。 ” 但是在 96 年危机,现实差距是如此巨大连瞎子都能看到的,而且未来更加恐怖: 美 国 F22,海浪级潜艇等下一代武器将马上服役,我们何去何从? 对于中国领导人,军工,军队,广大的军迷来说:那是一个近乎绝望,看不到 希望的年代。 参考链接:歼 20 前传,96 之耻! 1996 年,当台湾海峡密布战云时,两支航空母舰编队出现在了台湾东南和东北 两个方向,彻底断送了

5、1996 年大陆军事封锁台湾的希望。在 1996 年的中国空军, 以落后的状态直接攻击台湾密布防空导弹和 F5,F104, IDF 战机把守的空域和土地是 极其不现实的,大陆的打算是:在空军的掩护下,海军舰艇进入台湾南北海运通道 封锁,迫使台湾空军离开本土警戒网支援和防空优势火力杀伤区,同大陆空军在海上空战, 大陆空军可以依靠海面舰艇雷达提供早期预警, 依靠数量来消耗对方战力。 迫使台湾空军投入到不占优势的近战中去。 当时台湾空军尚没有空中预警, 但是 F5, F104 战斗机的中距搜索和远射能力,已超过了大陆除 SU27 以外的所有飞机,F104 战斗机虽然被称呼为寡妇制造者,但是超音速性能

6、和拦截能力出众,F5 是一种平庸 的飞机,但是操控简单,电子设备对于中国来说依然先进。而歼 8-2 直到 1998 年, 才告别了单一的雷达系统。更糟糕的是:台湾依靠美国制造的 IDF 战斗机也投入使 用,它存在推重比不足的问题,但是雷达电子性能经过美国支援,已经不亚于 F16A/BBLOCK15 的水准。在台湾强网支援下,台湾空军的训练在美国强化下更有 效率。但是大陆依然有一定的把握达到目的,在 1996 年,中国空军仅有 30 架掌握 尚不充分的 SU27 做为空中中距雷达警戒和打击力量,大陆不打算将这宝贵的力量 投入到近战中,而是作为警戒和空中刺客作为盘旋在台湾空军眼前的阴影存在。由 于

7、低空扫描能力不佳,SU27 将作为中高空的战机补充。 歼 8 战斗机在 1996 年不具备中距远射能力, 雷达性能单一容易受干扰。 但是在 对歼 7 的对抗训练中,中国空军发现:歼 8 的回转半径与歼 7 相当,有更好地爬升 能力,探测能力比歼 7 好,能搭载更多的燃油,这意味着在无地面指挥下,歼 8 可 以采用更多的战术来击败歼 7。更符合境外做战的观念。 歼 7 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性能,但是亚音速性能糟糕,在越南,越空军的米格 21 采用偷袭战术,从不跟美国人空战。如果需要复制这一战术,歼 7 需要良好的引导 和小机群多批赶赴空域。 歼 6 是当时大量存在的超级过时货,但是它是当时唯一一种可

8、以在近战缠斗中 彻底压倒台湾除 IDF 之外所有飞机的国产战斗机。 两台发动机提供几乎 1 战斗推比, 垂直机动性和跨音速空战能力超过 F5,水平机动性远在 F104 之上。但是设备落后, 导弹不可靠只能依靠机炮缠斗,最大的弱点是超音速性能严重不足,油料太少,虽 然靠新保型油箱能够弥补这一点, 但是只能依靠小机群多批连绵不断才能弥补空域。 在越南战争中,歼 6 是美国人认为最难缠但是又最好对付的飞机:不与它缠斗,用 速度保持距离,歼 6 只能返航,这时油多的美国机再追击。歼 6 在缠斗中往往是胜 利者,但是由于油料不足发生事故和被美机追击坠毁的事件惊人。越南空军非常不 喜欢歼 6。 强 5 也

9、具有同歼 6 一样好的低空缠斗能力,在巴国演习中战胜过幻影 3(二代 机里公认地的 F4,米格 21,幻影 3 三大王者之一) ,同时强 5 也具有迫使台湾海军躲 藏在本土的使命,经过大陆评估认为:当时台湾海军的防空能力并没有超越 1981 年马岛海战的英国舰队能力。可以想象:大陆将象阿根廷一样,用少量还不可靠的 歼轰 7,H6D 发射 C601,C801 导弹,众多的强 5 象敢死队一样低空轰炸台湾海军, 只不过规模强度比阿空军残忍地多。虽然预见到会有众多的损失,但是完全可以迫 使台湾海军不能忍受损失只能靠近本土防空火力杀伤优势区,远离大陆封锁舰队。 在 1996 年,大陆的电子指挥和电子战

10、能力仍远远落后“二流北约”水平的台湾, 空军依靠语音指挥能力加秘不足,至于台湾西面的海港,空军力量远未到达,只能 依靠潜艇和导弹进行封锁,对于糟糕的潜艇噪音,台湾东部海域的复杂的声纹情况 会掩盖潜艇的诸多不足,虽然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还是可以完成有限度的封锁 布雷任务。 大陆预计:在高额的损失后,大陆依然能够利用封锁战,导弹来干扰台湾军事,政治,经济的决心。迫使台湾走回谈判桌来。 以上就是所有可行的手段,可以看到:直到 1990 年中,中国的军事力量一直仍 处于停滞状态,为改革让步,大量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依然面向防御大规模入侵时水 平,在冷战时代,这种防御还是有效果的,但是对于抑制海岛进攻性作

11、战,仍属于 力不从心,在 1960-1980 年代初,对于空军进攻性自主项目几乎均告失败,落后的 工业难以支撑。不管如何,在 1996 年,大陆仍有把握进行代价高昂的封锁做战, 空 军缺乏电子对抗, 精确打击能力, 难以对台湾本土的优势防空火力杀伤区进行打击, 但是对于掩护大陆封锁舰队依然是够用,美国海军通过研究认为,大陆海军能够通 过动员民船, 具备一次性布设台湾南北两端与东方国际航线的近乎 7000 枚各种水雷 的能力,这种能力还是令人头疼的。中国此次演习,不但具有恐吓与封锁意图,还 将做战力量将向福建集中之意,有在演习中夺取台湾外海岛屿之意。 美国派遣两只航母舰队先后抵达了台湾东南与东北

12、海域,这两只舰队的部署很 有玄机:它们正好位于台湾优势防空火力杀伤区的侧后,堵住大陆海军封锁通道, 位于大陆空军作战力量的边沿,大陆空军短腿的优势力量难以对其发动攻击。航母 舰队并能够对进入台湾东部海域的大陆海军实施反潜作战。这就扼杀了大陆所有战 胜的希望。 这口气我们咽下了, 伴随着近乎 15 年台毒的猖獗和美国的得意, 但是他们忘记 了一点:大陆虽然落后,但是是一个澎湃快速发展的大国,科技工业和军事的发展 从 1980 年代就开始转变,财力也在不断聚集,即使发展速度与台湾一样,大陆的巨 大基数也是可怕的, 更别说 7-11%的增长率了。 时间对大陆有力, 美国自欺欺人的“卖 给台湾的武器能

13、够保持优势到 2025 年”会逐步失效。 在 2005 年, 美国人已经感到不 妙,大预,空中加油,歼 10,歼 11 等各种空军力量大步前进。中国绝不坐等时间 流失,我们不会忘记 96 之耻:空军的目标是 2015 年取得在台海对美国和台湾的绝 对优势! 歼 20,这种能够飞到台湾东海驱赶美国航母,扫荡敌方空中防线的战机,它的 种子在 1996 年就埋下了! 美国一位军方人士在 2005 年报告:“1996 年台海危机我们错误地炫耀武力的结 果,就是中国人开始疯狂地造飞机买军舰。” 这,仅仅是开始! 在 1996 年危机后,追赶 F22 的念头已经渗透在人们的心中,象一个巨大的魔 咒挥之不去

14、。 在今天, 我们可能习惯了 F22 的造型, 猛禽订立了一个标准, 无论是美国的 F35, 俄国的 T50,日本的“豆飞机”心神小验证机。还是还在空中楼阁的印度 MCAC,韩国 KFX 中型双发小 F22,都可以说是 F22 思路的复制。 F22 的布局目前是最成熟简洁的, 其他方案不过是 F22 的简化,要么是减少某些功能,放大其它功能(T50 减轻隐身, 加强机动性) 。 考虑到中国的工业能力,无论是飞豹也好,歼 8-2 一定有多种方案, 但它们必定选取其中风险最小的,最容易实现的。但是歼 20 出现让人们大吃一惊: 这是完全另类的猛禽!如果有人说这是对 F22 的剽窃,那么其他方案是什

15、么?!他 一定是眼睛瞎了!仅就笔者看到一位英国网友的话说:“就外形设计来讲,歼 20 是 一种另类的设计,它必定对目前单调的五代机设计布局作出巨大贡献,对于世界所 有军事发烧友来说,歼 20 为我们提供一种新奇的享受。”但是另类的背后,则是巨大的努力和风险。这种另类是否值得?能否彻底告别那绝望的年代? 二 布局的困惑 飞机设计是最艰难的科学,由于飞机设计指标几乎是相互矛盾的,一个指标上 去,另一个指标几乎就下降了。战斗机追求各个空域,速度指标的平衡。 仅仅拿飞机机翼面积来说,大面积机翼会降低翼载荷,提高飞机的亚音速机动 能力,但是大面积机翼会降低速度,爬升力。而三角翼对于超音速是最有利的,但

16、是严重提高了翼载荷, 难以做出机动动作。 在笨拙的重视超音速二代机 F4, F5,F104 之后,美国首先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认为在挂载武器时候,战斗机之间很难 发生纯超音速空战,他们从 F15 开始,彪悍地使用了低面积过载和高推力发动机的 思路,而对于缺乏高推力发动机的而有技术基础国家来说,是不可能采用这种跟风 的。当 F22 出现,更是发展了这种彪悍的思路:用大后掠的蝶型翼即加超音速性 能又降低翼载荷和变态的 F119 发动机达到完美的平衡-如果没有 F119,朔大的蝶 型翼是极其笨重的,这种思路非常简洁,即使如此,优良的材料和隐身修形造成的 飞控的复杂程度也是近 20 年其他国家望其项背的。没有发动机,没有材料,但是可 以先做基础研究,反正到了工程阶段,这些问题差不多随工业发展已经解决了,如 果想造飞机,那就早点动手吧。要研究一架 5 代隐身战斗机,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军 方首先要确认一些思路: 1 它是轻型,中型还是重型? 无可否认, 尽管由于材料和电子技术的进步, 战斗机的体积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一方面,对航程的需求,武器载荷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