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6073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1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项 目 名 称: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所属类别: 重点学科建设 项目负责人: 王新军 项目建设周期: 3 年 项目预算资金: 8821001.8707 万元 学校名称: 商洛学院 (盖章)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2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一、总论一、总论(一)项目现状与问题(一)项目现状与问题植物学学科是目前商洛学院唯一获得陕西省扶持的

2、重点学科项目,该学科经省教育厅 陕教资【2008】169 号 文件批准,从 2008 年至 2012 年建设期五年,教育厅投资专项资金 200万元。通过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已取得三个主要方面的成绩:1、人才队伍优化: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50%。2、科研水平提高:通过建设,我院的植物学学科在秦岭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种质创新、规范化栽培技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活性检测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获得省级科研项目 5 项,市(厅)级科研项目 级科研项目 12 项,横向课题 125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

3、论文 260 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 7 项; 科研成果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好评。3、实验室建设加强:依托设立在我院生物医药工程系的“陕西省商洛市 GAP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初步建设了一个有基础设施配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3套、功能较全、技术较先进的能满足基本教学技术较先进,能满足基本教学、科研需要的实验技术平台。拥有学科实验室面积 1609,仪器设备总值 296.06 万元;,专业学术期刊 585 种,专业纸质图书 9.32 万册。2009 年商洛学院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省级高校实验

4、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已经成为陕西及毗邻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由于陕西省财政拨付经费有限,商洛市地方经济落后,加之学院自身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经费紧缺,致使我院植物学学科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 ,现有的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学科影响力不高,与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科研及服务主导产业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差距较大。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以我院植物学重点学科为依托,(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立足秦岭(商洛)植物资源,充分发挥和学科优势,拟建设中药制药工程实验室、秦岭特种经济植物产品中试实验室、秦岭特种经济植物产品质量安

5、全检测中心、陕南坡旱地小麦育种工程实验室 4个实验室,力争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构建较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提升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三)总体建设目标(三)总体建设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把“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陕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4西省陕南地区及毗邻地区乃至整个秦岭地区植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提升我院植物学重点学科的建设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主导产业的能力,努力建成秦岭植物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四)项目建设内容(四

6、)项目建设内容“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拟建设 4 个实验室:1、中药制药工程实验室;2、秦岭特种经济植物产品中试实验室;3、秦岭特种经济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4、陕南坡旱地小麦育种工程实验室。(五)预期效益概述(五)预期效益概述“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该项目的建成,将使我院植物学学科在实验平台建设、科研体系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迈上新的台阶,具有显著的人才、经济、社会效益。二、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二、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

7、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 4 个本科专业和中药、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教育、畜牧兽医 4 个专科专业,其教学实践活动大多与植物学学科关系密切。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转变,通过开放实验室、综合性实践、研究性课程开设,将在植物学唯一的重点学科带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5动下,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创新,提高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验室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2、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通过植物学重点学科建设,引进了一些高学历的人才,产生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总体

8、来看由于实验平台建设相对落后,致使教师的科研水平难以充分发挥,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较少,学科影响力较小。建设秦岭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必将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促进我院科研水平提高。3、搭建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平台的需要秦岭(商洛)植物资源丰富,蕴含的经济潜力巨大。但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赖于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中药、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教学科研平台,将有利于解决商洛、陕南及毗邻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扶持建设我院植物学学科、并建设“秦岭植物资

9、源重点实验室” ,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是商洛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加快商洛“产业兴市”步伐的需要,是建立健全现代科技产业体系、为商洛、陕南乃至整个秦岭地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是提升我院办学特色、加大学术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的需要。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6(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区域资源优势秦岭是我国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南北天然分界线,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堪称“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土壤王国”和“生态王国”。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横跨长江、黄

10、河两大流域,属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商洛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商洛境内植物资源多达 3000 余种,其中中草药 1192 种,2005 药典收录 265 种,是秦岭特种优势植物的聚集区及西北地区中药材最佳适生区之一。商洛市还是全国核桃重点产区之一,其品质优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十分普遍。商洛是中国西部最北端产茶区,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商南、山阳、镇安三县的主要特色产业。秦岭(商洛)丰富的资源植物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2、产业发展优势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中药、绿色食品产业,是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产业兴市”的四大产业

11、中的两个重要支柱产业。2 2008 年 6 月在商洛市举办了中国秦岭“五大商药”发展论坛。商洛被誉为“核桃之乡”,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于 2009 年 10 月在商洛市成功举行。商洛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北端的产茶区,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于 2010 年 4 月 28 日在商洛市隆重开幕,“秦岭最美是商洛”名扬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7于海内外。(1)1998 年,天津天士力集团公司在商洛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丹参药源基地,以丹参、连翘、桔梗、五味子、黄芩五种药材为主的“商药”品牌得到国内外认可,正在推动并辐

12、射带动整个陕南地区及毗邻省区中药产业的发展。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于2010 年 4 月 28 日在商洛市隆重开幕,“秦岭最美是商洛”名扬于海内外。秦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依托资源优势,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将中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据 2009 年统计,商洛市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共 143 万亩,年产中药材超过 10 万吨,销售收入达10.5 亿元,全市实现中药产业总产值 21 亿元(其中中药工业实现产值 8.5 亿元),占全市 GDP 的 15%。如果长期缺乏大批专业化人力资源支撑,就无法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秦岭与陕南的中药资源优势,就不可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如果中药种植、生

13、产、营销专业人才持续短缺,中药材种植业也会举步维艰,药农脱贫致富问题根本无从谈起。这是政府、企业界和教育界必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陕西省政府出台的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实施,陕西省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去年正式出台,这都对我们提出了更加具体的任务。制药企业的开发、制备和应用对于加快陕西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陕西制药企业药品生产的高层次人才也比较缺乏,人才培养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8能力较差,急需建设具有高级研究开发水平和能力的先进实验室。(2)商洛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绿色特种经济植物资

14、源丰富,特别是具有发展核桃和茶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商洛市是全国核桃重点产区之一,其品质优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十分普遍。早在建国后,党中央对商洛种植核桃就十分重视, 1958 年,毛主席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工作方法十六条中指示“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可以经过鸣放辩论取得群众同意后,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 。同年 9 月,全国 16 省(市)核桃生产现场会在营造林成绩显著的商洛市丹凤县武关镇八一林场召开。会议为该林场颁发了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锦旗和奖状。与会代表还亲手栽植了百亩核桃纪念林。2000 年商洛被国家林业局

15、命名为“中国经济林名特优基地-核桃之乡” 。为此,商洛市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一直重视核桃的发展,相继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种植核桃的群众运动,核桃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现在,市委市政府巳将核桃产业列入全市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打造商洛核桃名片,推动全市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商洛对外的影响力,2008 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每年的 10 月 9日确定为“商洛核桃节” 。2009 年,国家林业局又在商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同时商洛市政府举办了首届商洛核桃节。陕西商洛学院 2010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

16、资金项目申报材料9目前,全市核桃栽植面积达 145 万亩,其中新建良种园 27 万亩,年总产量达 2.0245 万吨,产值约 3 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4.05%,名列全国地市(州)级第五位。主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 529 元,户均收入 1920 元,核桃收入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2.03%,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0.2%左右。在核桃加工方面,先后建成了七家中小型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核桃油、核桃软糖、核桃乳、核桃露等。商洛的核桃发展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深加工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多年来,只重视核桃生产的发展,而忽视了采后处理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核桃商品多数是以原核桃或核桃仁销售,绝大部分是为外地加工企业提供原料,近年来,虽已先后建成了中小型加工企业,也开发有核桃油、核桃软糖、核桃乳、核桃露等产品,但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产品品质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迫切需要更新技术工艺,技术改造,增加适销对路的花色品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营销网络,搭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