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6066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各国金融市场自由化趋势逐步加深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世界各国的金融业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融全球化成为一股难以抗拒不可逆转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一般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随着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特是,我国于2002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成员,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全面纳入经济全球化宏伟进程,在享受更加繁荣的金融市场和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我国的金融业将面临全球金融市场国际

2、化、自由化、一体化的挑战。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国际互联网通信与金融业务广泛融合,以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业务所取代,多头化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工具,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海外融资屡见不鲜,私募股权基金方兴未艾,使得金融的涵盖面越来越广,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要素,交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统一而广泛的金融市场,使我国受益于更加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同时借助这一契机广泛开展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本国金融体系,在大国金融博弈中占据有利的地位,都是有所裨益的。而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给中国本国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带

3、来极大的冲击。本国的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刚处于起步阶段,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复杂的环境和空前激烈的全面激烈竞争,给民族金融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客观上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便利。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追逐高额回报率,无孔不入地套利套汇,抬高经济的泡沫化程度,稍有风吹草动便大规模撤资,不确定性极大,容易引起本国经济剧烈动荡。而一国的政策调控在金融国际化的冲击下也变得有心无力,各国出于本国的利益经常以邻为壑,经济政策难以协调一致,相互交织在一起给金融调控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经济互相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某国任意一个金融要素的崩溃都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迅速波及其他国家,稍有不慎

4、便扩张为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严重的甚至导致全球经济的大衰退。金融国际化带来的这一系列的影响,对我国金融业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何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内部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制定金融发展战略,培育健康、高效、稳定、安全的金融市场,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强化本国金融业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并探索中国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海外投资的效率,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从外部来说,在国际金融合作和交流愈加频繁的当今时代,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加强中国在重大国际金融事务和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5、,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完成上述的任务,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应该认识到,国际金融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改革需要人才来主导, 金融风险需要人才来防范,金融合作需要人才来开展,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人才来推动。培养既通晓国际业务规范和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有机结合起来, 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国际金融人才,从未像当今时代这样重要和迫切。什么是国际化金融人才?国际化金融人才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市场对这样的人才有多大的需求,更进一步地,怎样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化金融

6、人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2 2、国际化金融人才需求研究现状国际化金融人才需求研究现状(1)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定义西南财经大学殷孟波在呼唤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一文中指出,所谓国际化人才, 是指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全球视野、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的精神、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充分调动资源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等属性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主导的社会中, 高层次的人才必定是国际化的人才,而只有国际化的人才方能称为高层次的人才, 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丘兆祥在建立与中国金融崛起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中指出,我国金融业最为短缺的已不再是一般的从业人员,而主要是以下几种高

7、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领军人物和经营管理人才;精通研究分析、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熟悉和掌握国际金融操作规则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在金融学一个或几个相关领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复合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王晓军在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中认为,我国要培养的现代金融人才,是既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与规律, 又精通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金融人才。吴晓灵在大国金融博弈需要多层次金融人才中认为,国际化金融人才是掌握金融产品开发、定价、风险管理等核心金融技术,具备会计、法律、投

8、资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国际经验、通晓国际金融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可以独立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人才。(2)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素质吴顺达认为有六点。l、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应该在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研究金融学理论。既要熟悉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又要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最前沿有所理解,例如投资理论、网络金融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2、熟练掌握数理分析、税收财务、网络信息等实践技能。国际化的金融人才不仅能处理各类日常的金融业务技术、常规的计算机技能,还必须掌握一些重要的相关技能,例如统计和计量分析技术,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处

9、理复杂信息的能力;3、充分的国际交流能力。他们不但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获取信息,还要能够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真正融人西方文化,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4、创新能力。作为在金融实践前沿活动的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观察家和实践者,其创新能力对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和金融制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另外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还必须具备较强的金融政策意识,以及把握时代金融脉动和发展趋势的能力;5、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保持持久的创新力和竞争力;6、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由于金融业是承载高

10、风险的产业,因而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金融人才首先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亚认为,国际化人才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其知识结构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同类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接。而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至少要具备两个要素,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熟悉东西方文化;同时,他必须是复合化人才;最后,第三个特点是这样的人才要具备创新能力。(3)我国对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康怡在上海与发达国家金融人才队伍素质比较一文中指出,2002年底,上海有包括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375家,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2万亿元。截止2003年5月,上海有19 家证券公司总部,14家基金

11、管理公司,24 家期货经纪公司,近460 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金融机构的高集聚度,带动了上海金融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但资料显示,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按国际标准缺乏24.5万人。实际上各金融企业一般性的人才较多,但真正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复合性人才却极为缺乏。截至2007年,上海拥有国际水准的金融人才不足1万人,还不及伦敦的十分之一,差距明显。上海金融企业中持有国际执业资格的保险精算师、金融分析师等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如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认可的注册金融分析师未来3 年的需求量是3000 人,而上海目前只有30 人。加之,我国“入世”以后,面临多方面对金融人才的争夺,

12、特别是外资银行必将与国内银行重点争夺高级管理人才,那些业务经验丰富、实际能力强、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成为争夺的目标。复合型高级人才缺乏是制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大比较劣势。中央财经大学李全敏在中国金融人才市场特点及趋势中认为,中国金融人才市场体现出以下特点:(一) 需求总量日趋增大, 新型人才独领风骚。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 金融人才需求总量随之攀升, 用人单位竞争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高校金融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良好, 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去向主要到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就业地区分布集中在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13、及辽宁等省市地区。然而, 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概念, 已很难概括和限定金融人才需求变化。新型金融机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是新一轮金融开放和竞争的需要。具体来说, 各类人才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将更宽, 涉及网络经济的专业知识、金融创新、投资期货等专业学科人才和具有一技多能、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需求扩大。此外, 既要求金融业人才须具备渊博的经济、法律知识, 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知识, 也要求金融业人才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 具有优良的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二) 市场需求差异明显, 高端人才备受青睐。就国内各金融行业来看, 国有及股份制商业

14、银行改革加快, 外资银行不断进入, 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 银行业和基金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较快。而由于外资的投资银行大多数在香港,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比其他金融行业更高, 目前在内地需求也在逐渐增大。证券业人才需求增加。保险业则一直是金融行业吸收人才的佼佼者, 其中以营销高手、各类专业人才和投资经理为保险行业最缺乏的三类人才。从总量上看, 高学历、富有经验的高层金融人才不足。据有关专家的预测, 在2007年的后几年内, 全国对特许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保守估计将达6000 余人,而截至2007年, 中国内地获此资格的人不足100 人, 与其他行业相比, 金融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金融行业选拔人

15、才的标准也较一般行业高。例如, 在上海, 金融系统从业人员中7215 %的员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418 %的员工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6418 %的员工拥有专业技术职称。 (三)2005 年以来, 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粗放式”发展阶段, 全面提高市场绩效正成为新的发展主题, 其中提高市场自身的运行效率是重要环节; (2)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 相比较于个人投资者, 他们对市场绩效有更为突出和明确的要求; (3) 海外交易所、国内银行间市场与国内大型证券商开发的交易系统, 都给交易所带来了竞争压力。为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人才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上述职业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大证券公司也加紧网罗、储备优秀人才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