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46036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藻门各属种观察蓝藻门各属种观察XXX,YYY,ZZZXXX,YYY,ZZZ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代表种类的实验观察,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各种蓝藻。 2.理解蓝藻在植物界演化中的地位。 3.制作螺旋藻装片,碘染,观察、分析结果。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显微照相系统、载玻片、盖玻片、蓝藻装片、吸管、培养皿。 2.实验材料:活体螺旋藻。三、实验内容: (一)蓝藻各代表属种的装片观察并照相: 1.实验材料:色球藻属、微囊藻属、螺旋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鱼腥藻属装片。 2.实验步骤及方法: (1)将各种蓝藻的装片,置于低倍镜及高倍镜下观察并照相。蓝藻各属照相图片如下: 1.

2、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 【特征】藻体单细胞或非丝状群体,无论是单细胞体还是群体都是呈球形。繁殖方法 通常是营养细胞的分裂,少数物种能产生微孢子,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 色球藻科 Chroococcaceae 【特征】藻体单个细胞呈球形、盘状或卵形,但通常以群体状态出现。群体外被胶质 鞘,鞘内细胞排列规则或不规则。由于群体内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群体呈球 状或扁平状。繁殖为细胞分裂和群体断裂,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1 色球藻属 Chrococcus 【特征】藻体通常由 2-4 个细胞组成小群体、或由更多的细胞组成较大的胶质群体、 或由小群体间凭借胶质鞘彼此相连而成膜状群

3、体。群体有明显的胶质鞘。胶 质鞘透明无色,厚薄不等,具层次或无层次。藻体细胞球形、半球形或椭球 形。细胞内有或无细小颗粒。【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湖沼色球藻盐泽变种Chrococcus limneticus Lemm.var.subsalsus Lemm.】1.1.2 微囊藻属MicrocystisKuetzing,1833 【特征】藻体通常由很多细胞结集成群体。群体外被无色、质黏、均匀的胶质鞘。 群体内细胞球形,排列很紧密。细胞内常有细小的颗粒或假空泡。生殖方式为细胞分 裂,少数产生微孢子。藻体自由漂浮或附着,多生于淡水湖泊和池塘中,温暖季节常 大量生长而形成水花;海生物种较少,自由漂

4、浮或附着生活。【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铜锈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Kuetzing】2.颤藻目 Oscillatoriales 【特征】藻体为丝状体。繁殖时不产生内外生孢子,而是形成藻殖段(连锁体) 、异形 胞或厚壁孢子。有学者根据藻丝体是否产生异形胞,把颤藻目分为两个亚目。 2.1 颤藻科 Oscillatoriaceae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直形或螺旋状弯曲,单条或多条丝体在一起生 活,胶质鞘有或无。丝状体的顶端细胞外侧钝圆或尖细。繁殖时形成藻殖段, 不产生异形胞。 2.1.1 颤藻属 Oscillatoria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

5、,直形或略有弯曲,没有胶质鞘,或有一层非常 薄的胶质。细胞圆柱形,环面呈窄长方形(少数呈正方形) ,宽大于高。藻 丝体所有的细胞宽度相等,或细胞由丝体前段向顶端其宽度逐渐减小,使丝 体末端渐尖。 顶端细胞的外侧呈弧形凸出或钝圆。 藻丝有特征性的摆动运动。【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庞氏颤藻Oscillatoria bonnemaisoniiGrouan】2.1.2 螺旋藻属 Spirulina Turpin,1829 【特征】本物种与颤藻属的不同之处在于藻丝体常围绕其纵轴旋转,呈螺旋状卷曲。 本属物种有横壁,具活动能力藻丝体能做螺旋状或弯曲状活动。分布较广, 淡水和海水中都有本属物种。营附着

6、或浮游生活。【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Kuetzing】2.2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繁殖时产生异形胞和厚壁孢子。异形胞在丝体的顶部或插在丝 体的中央产生。此外,细胞直接分裂。 2.2.1 念珠藻属 Nostoc Vaucher,1803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丝体通常结集成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胶质球形或不规则形群 体。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卵形。繁殖时产生过异形胞和厚壁孢子。本属物种 主要分布生活在在淡水环境中和潮湿的土壤表面。2.2.2 鱼腥藻属 Anabaena Bory,1822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外被胶质鞘,单独生

7、活或结集成小团块。细胞球形至椭球 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间生或顶生。海生种较少,淡水种较多,有的 能固定游离氮素。【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多变鱼腥藻 Anabaena variabilis Kuetz】(二)螺旋藻活体观察: 实验材料:新鲜螺旋藻属样品 实验方法: 1.用镊子夹取少许样品置于载玻片中央,将其展评,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将丝状蓝藻放置在载玻片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蓝藻的储藏物质蓝藻颗粒体。 3.照相并保存。(三)蓝藻储存物质的观察: 实验材料:I-KI 溶液 实验内容及方法: 1.滴加 I-KI 溶液于螺旋藻装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使藻体内蓝藻颗

8、粒体染色。 2.观察显色反应。【通过染色及观察,得出蓝藻(螺旋藻)体内储存物质为肝醣类物质。利用 I-KI 溶液 可将其染成棕褐色。】四、实验注意事项: 1.制作螺旋藻活体装片时注意小心操作,以免将水溅出,污染显微镜。 2.使用显微照相系统后,要依据使用情况填写使用记录。 3.显微镜使用完毕后,要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蓝藻装片使用完毕要放回原处。桌面要清扫干净。五、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中,我组同学通过对蓝藻代表种类的实际观察,初步掌握了蓝藻门的主要 特征,学会了各种蓝藻区分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形态观察,同学们理解了蓝藻在植物 界演化中的地位;实验中,同学们每人制作了螺旋藻装片,进行碘染,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并进行分析,得出了初步结果,基本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