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460343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 改革开放 3 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 = k 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 要基础。 ”改革开放 3 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 0 年, 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 3 O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 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3 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 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 3 O年。3 0 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 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 改 革开 放 3 0年 来 我 国教 育 事 业 发展 十分 迅 速。 1 9 7 8 - 2 0 0 7年间,全国小

2、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 9 4 提高到 9 9 5 ;初中毛入学率从 2 0 达到 9 8 ;高中阶段教育毛 入学率从不到 1 0 提高到 6 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 1 提高到 2 3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 到 4 4 6 。目前我国 l 5 岁 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 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 8 5年和 l 0 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 于发展 中国家较好水平。 义 务教 育进 入 全面普及巩 固的新 阶段 ,基础教 育 水平全面提升。从 1 9 8 6年全国人大颁布 义务教育法 起, 经过十多年奋斗,2 0 0 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简

3、称 “ 两基” )目标 ,“ 两基” 人 口覆盖率超过 8 5 ,2 0 0 7年进一步扩大到 9 9 。我国已 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 ,数以亿计初中毕 业的劳动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同 时,在基础教育其他领域 ,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 育发展也很迅速。2 0 0 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 2 5 2 2 4万人, 幼儿园 ( 含学前班 )在园 2 3 4 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 生 4 1 3 万人 ,均处于历 史最 高水平。 职业教 育以服 务为宗 旨、 以就 业为导向 ,在 改革 和创新中加快发展。2 0 0 7 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 校生分别为

4、 1 9 8 7万人和 8 6 1 万人,分别是 1 9 7 9年的 3 4 倍和 4 2倍,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技能 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 0 0 7 年非学历的中、高等 教育毕 ( 结)业者分别为 6 8 1 0 8 万人次和 4 1 2 6万人次, 一张力 企业年培训规模 9 1 0 0万人次。国家专项支持建设的 1 0 7 6 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2 8 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 学校、7 0 所示范性高职学院成效明显。职业院校与行业企 业广泛合作,区域间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 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高等教 育世 纪之 交跃

5、上新 的台阶 ,人 才培 养和创 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世纪之交的扩招,促使我国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 2 0 0 2年达到 1 5 ,迈人大众化阶段。2 0 0 7年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 2 7 0 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比 1 9 7 8 年增加 了近 1 1 倍。其中普通本科生 1 0 2 4 4万人,研究生 1 1 9 5万人,分别 比 1 9 7 8年增长 了 2 1 3倍和 1 0 7 6倍。 国家加强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西部和人口大省 高教发展倾斜支持 ,通过 “ 2 l l 工程”和 “ 9 8 5工程”建 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高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 体系建设 ,获

6、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累计 数 均 占 5 0 以上 。2 0 0 6年 全 国高 校 专利 拥有 量 4 5 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 6 2个。高校还汇聚了全国哲学社 会科学界 9 O 以上研究人员和 8 0 0 o 以上研究成果,积极 参与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在理论创新、 国家和区域战略决策咨询、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 师队伍建 设迈开新 的步伐 ,教 师整体素质 水平 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升。2 0 0 7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 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 9 9 1 、9 7 2 和 8

7、 9 3 , 具有高学历教师比例在逐年增加。中小学教职工聘任、新 任教师公开招聘、校长选拔任用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建 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制度 ,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 西部志愿者计划,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 训顺利进行,2 0 0 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 生免费教育试点。职业教育 “ 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的 进展 。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 度 ,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设立高等学校教学 名师奖,师德建设总体上不断加强,涌现出孟二冬、方永 刚同志等大批先进典型。 全面推进 素质教 育

8、,全面提 高教 育质量有 了新 的 中国发展观察 2 0 0 8 1 O 口1 5 口1 6 进展。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 的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系统的根 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 程,中小学德育工作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改革 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 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办法。高考改革 稳步推进,在高水平大学开展 自主选拔录取,部分省市进 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

9、题,高中新课程改 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继续加强, “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 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 , 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法制建设开辟 了新 的局 面,教 育对外开放 水 平不断提高。1 9 8 0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标志我国教育开始走上依法 治教轨道。至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 K 教育法等 8 部教育专门法律,另有 (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 国务院制定了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 ,各地 出台地方性教育 法规数百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

10、百项教育部门 规章,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 框架。同时,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推进。1 9 7 8 - 2 0 0 6年,出 国 留学人员 1 0 6 7万人,回国 2 7 5万人。1 9 9 6 - 2 0 0 7年 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 3 4 7 万人,回国比例达 9 7 5 。 有 留学经历人员在 “ 两 院”院士中占8 0 4 9 ,在教育部 直属高校校长中占7 7 6 1 ,在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研 究基地主任中占7 1 6 5 , 在中占9 4 , 在国家“ 8 6 3 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7 2 。目前我国与世界上 1 8 4个国 家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

11、系,与我国签订互认学历学 位协议的国家地区达 3 2个。2 0 0 7 年来华国际学生总数超 过 1 9 万人,境外孔子学院已达 2 2 6所,中外合作办学也 在稳步进展 。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出进展 改革开放 3 0年的教育 发展成就,既是全党全社会共 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教育领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以改革促发展的成功实践,3 0年的教育体 制改革进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2 O 世 纪 8 O年 代 ,教 育体 制改革 注重 与经 济科技 体制改革相协调。以 1 9 7 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 标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 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12、期,确认了教育和人才对于现代化 建设的基础作用,提出了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中国发展 观察 2 0 0 8 1 0 面向未来”的方针。学校教育重新得到重视,教师和知识 分子恢复有尊严的社会地位,学校开始抓普及和质量,迅 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上世纪 8 0年代中期,党中央开始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改革科技体制,也将 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作为改革的切入点。1 9 8 5年党中央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 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向,提出了把发展 基础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

13、得过多的管理 体制,扩大高等学校办学 自主权等重要举措。国家通过自 上而下为主的方式,推动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 革 ,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显现盎然生机。 O世 纪 9 O 年 代初 到 党 的十 六大 ,教 育体制 改革 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这一时期,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经济建设尽快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 道上来。1 9 9 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 发展纲要) ,不仅规划了 2 0 0 0年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而 且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推进教育管 理、办学和投入等体制改革。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特 点,一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多教

14、育管理权责 ,确立 “ 两基” 的国家级 目标,拟定职业教育结构比例,明确建设高水平 大学和重点学科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财政经费 投入,并制定了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约束性战略目标。 二是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 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构建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三 是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新体制,义务教 育收取杂费作为公用经费补充,非义务教育交纳学费分担 成本,发展校办企业,建立学生资助体系,倡导社会捐集 资助学,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试验中外合作办 学。世纪之交,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成功实现了

15、历史 性跨越,教育事业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势头。 党的十六大 以来 ,教 育体 制 改革 重在 强化政府促 进教育公平责任。这一时期, 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部署,阐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 战略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重视促进 教育公平。国家采取转移支付、专项和政策倾斜等方式加 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随着农村税费改 革和义务教育法修订,国家加快义务教育免费进程。2 0 0 7 年,对农村义务教育 1 5 亿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 供教科书,对其中 7 8 0 万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成为 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2 0 0 8年,免除全国城 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二是继续巩固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在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巩固和改进以 黟7 晤 杰 扫, 仍t- , 、 f 磲 1 2 争 日 伽 ” 1 仲 译文:“ 改革开放”是激发热情、孕育睿智,促进创新的一 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及社 会支持教 育的积极性 ,鼓励基 层教育体制改革 实践 向国 家 政策乃 至法 律转化 。三是教育 投入体制逐渐 完善 ,政府责 任更加明确。在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