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超4万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46026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超4万亩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超4万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超4万亩(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讯 (通讯员李学智 王涛) 今年以来, 为了切实维护 特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充分保 障其基本生活, 畅通救助渠道, 打通镇着力抓好社会救助队伍 建设、 抓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 抓好社会救助制度落实, 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应。 该镇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立 社会救助窗口, 在 17 个村 (社 区) 设立 “社会救助服务站” , 构建以微信、 QQ 群、 短信等为互 动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组织动 员党员85人、 青年企业家6人、 大学生村官 3 人以及优秀团员 10 人,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协助 申报办理社会救助。采取集中 宣传、 悬挂横幅、 村村通、 流动宣 传车等方式对社会救助政策进 行宣传

2、, 利用赶集日举办宣传活 动8场, 发放社会救助宣传资料 5000 余份, 宣传口袋 400 余个,召开院坝会 21 场, 接收群众咨 询600多人次, 接收群众建议20 余条。 据了解, 该镇今年共集中审 核上报低保户70 户136人, 全年 共发放低保金、 慰问金626.7万 元, 支出临时救助金18.63万元, 解决了 264 名困难群众临时困 难, 为232名群众发放医疗救助 金 18.34 万元, 为 147 名五保对 象发放供养金114.5万元, 为920 户2762名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资 金23万元, 为失能、 困难高龄老 年人等发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 贴21.5万元。打通镇 社会救

3、助惠民生本报讯 (通讯员王浈璐) 日前, 市民政局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社区” 宣 讲队走进石角镇石角社区, 向基层干 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并从社 会保障体系、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 区养老服务等方面讲解了民政政策。 当日上午, 宣讲队从党的十九大 的主题、 主要内容、 主要成果以及深远 影响等方面对十九大精神进行了讲 解。其中, 谈到十九大报告关于保障 和改善民生工作, 强调社会保障体系 是民生的保护网, 事关百姓切身利益, 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成, 将成就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宣讲队成员指出, 贯彻十九大精 神, 还需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社区养 老

4、服务体系上下功夫。为此, 要加强 社会救助的精准性, 加强救助家庭经 济状况核查比对, 确保困难群众应保 尽保, 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为困 难群众编密织牢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 全网。宣讲队还分析了我市老龄化形 势、 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表示我市将积 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 机 构为补充、 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 系。 宣讲结束后, 石角社区的居民还 领到了重庆市民政局免费发放的 民 生政策解读100条 小册子和民政政策 宣传挂历。石角社区居民王大爷说: “这次宣讲内容丰富, 讲到了大家最关心的民生 政策, 宣讲方式贴近我们的生活, 十分接地气, 让 我们这些老百姓听得懂, 也能

5、够领会。 ” 石角社区 的干部们听了宣讲后, 也纷纷表示学习宣传贯彻 十九大精神责任十分重大, 要学习掌握好民政政 策,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把十九大精神传达到家 家户户。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进社区本报讯 (通讯员刘静)近 日, 古南街道在花坝村召开 “美 丽乡村” 建设座谈会, 特邀28名 外出及本地的乡贤共商美丽乡 村建设。 据悉, 古南街道认真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按照党的十 九大报告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 要求。拟将离城区仅2公里, 村 内部道路较发达, 且背靠古剑 山、 面向綦江河, 自然风光秀丽, 有 “一河两坝三院” 之称的花坝 村, 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 村。座谈会上, 乡

6、贤们踊跃发 言, 就经济建设及社会管理等方 面献计献策。“离开花坝村多年, 这次回到家乡感到特别亲切, 还 是家乡好!家乡是自己成长的 起点, 支持家乡建设是责无旁贷 的事情, 一定会积极发挥自身优 势, 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 量” 在外经商回乡的王中平 激动地说。 “我认为打造美丽乡村关键 是要统一思想认识, 找准发展定 位, 充分挖掘花坝历史文化, 加 快基础设施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 ” 花坝村知 名人士王华才说。 据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花坝村重点村示范建设, 重点在 于增强自身 “造血” 能力, 依靠自 身优势, 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规 划和产业项目, 通过产业支

7、撑, 实现长期、 可持续发展。以 “乡 土、 乡情、 乡愁” 为纽带, 搭建招 商引资平台, 吸引和凝聚乡贤力 量, 共谋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为 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古南街道 乡贤齐聚共商美丽乡村建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綦江篇便民服务便民服务永新镇生坪村回龙塘组雷朝素遗失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证号: CQ190922040017, 声明作废。本报对外联系电话:办公室85888226 85888939 (传真)总编室 85888334报纸采编部85888234要闻部85888265报纸免费赠阅电话85888245綦江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8

8、5888326QIJIANG RIBAO2 2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本版主编: 龚小芹组版: 马诗奇综合新闻QIJIANG RIBAO(上接1版) 意见 提出, 地方要 统筹整合资源, 紧盯最困难的地方, 瞄准最困难的群体, 扭住最急需解决 的问题, 集中力量解决本区域内深度 贫困问题。要落实脱贫攻坚省负总 责的主体责任, 明确本区域内深度贫 困地区, 制定计划, 加大投入。要做实做细建档立卡, 加强贫困人口精准 识别和精准退出, 实现动态管理, 打 牢精准基础。要加强驻村帮扶工作, 调整充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明 确工作任务, 加强日常管理。要实施 贫困村提升工程, 推进基础设施和

9、公 共服务体系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壮大村集体 经济。 意见 要求, 打赢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战, 要继续发挥我们的政治 优势和制度优势, 发挥贫困地区贫困 群众主动性创造性, 凝聚起各方面力 量。坚定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基本方略,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 坚,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解决形式主 义等倾向性问题, 激发深度贫困地区 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确保 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 据11月22日 人民日报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庆市綦江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 重庆 市綦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10、议于2017年12月19 日召开。 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11月22日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重庆市綦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2017年11月22日綦江区第二届人大常 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重庆市綦江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了区财 政局局长董美月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 重庆市綦江区 2017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 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 2017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 同意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 批准2017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 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11月22日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7年财政预

11、算调整方案的决 议(2017年11月22日綦江区第二届人大常 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近期, 綦江区万盛街道一选区补选袁光灿、 安稳镇一选区 补选关衷效、 东溪镇六选区补选汤建权、 文龙街道十一选区补 选高久鹏、 三江街道五选区补选吴秀斌、 石角镇一选区补选李 吉彬、 东溪镇三选区文严华、 永新镇七选区补选刘松、 篆塘镇 一选区补选姚代强、 新盛镇二选区补选朱鸿、 中峰镇二选区补 选陈景刚为綦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重庆市綦江区 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同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报 告, 确认袁光灿等11人的代表资格有效。 截止2017年11月22日, 重庆市綦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实为

12、361名。 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11月22日重庆市綦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告(第16号)本报讯 (记者成蓉) 11月 22日,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 省信 访局局长周维亮率队来綦, 考 察我区信访稳定风险防控工 作。市信访办副主任周洪亮, 区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施崇刚 一同考察。 考察团一行通过查阅资料 等方式, 对我区信访稳定风险 防控工作进行了解。双方还就 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 我区深入学习贯 彻党的十八大、 十九大精神, 深 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信访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 全 区信访稳定工作以 “改革” 和“法治” 为主线, 坚持问题导向,

13、 坚持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维护 群众合法权益, 保障全区信访 稳定大局, 在抓好资源整合建 设好平台、 抓好信访稳定源头 防范、 抓好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抓好突出信访问题解决、 抓好 信访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狠下 功夫, 取得了一定成效。 周维亮一行对我区在信访 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方面的经验 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并希望两 地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相互学习, 共同促进, 积极探 索, 共同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 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浙江省考察团来綦 考察交流信访工作经验本报讯 (记者叶禹) 11月 22日, 由贵州、 河北两省交通运 输部门组成的交通运输部省际 互检检查组来綦, 对我区规范 公路治超执

14、法专项整治行动工 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组先后前往赶水镇治 超站、 三角镇货物装载源头企 业, 通过现场查看、 听取汇报、 座谈交流、 调阅资料等方式, 对 我区治超工作中的规范执法、 路面治超、 源头治超、 执法保 障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检查 组对我区治超工作给予了充分 肯定, 并希望我区以此次检查为契机, 建立更加完善的执法、 监督和保障机制, 进一步提高 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据悉, 近年来, 我区把治超 纳入全区重点工作, 采取法律、 经济、 行政、 科技、 技术等综合 手段, 坚持 “宣传引导、 源头控 管, 稳步推进、 综合治理, 依法 严惩、 确保安全” 的工作原则, 凝心

15、聚力打响公路治超攻坚 战, 全区公路通畅水平、 道路运 输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治 超工作成效凸显。 副区长杨治洪参加相关活 动。交通运输部检查组来綦检查 充分肯定我区公路治超工作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黄玉文) 今年, 我区已在横山、 永城、 隆盛建设 高标准农田1.37万亩。自2014年实 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 全区共建成 高标准农田面积4.03万亩, 通过完善 水利设施、 田间道路及科技推广等系 列措施, 提升了项目区粮油、 蔬菜、 经 果的综合产能, 同时还保持了水土优 化了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在项 目区新建生产便道、 耕作道、 排水沟、 灌溉池、 山坪塘、 机耕道、 排灌

16、管网等 农业基础和水利设施, 配以改善土 壤、 科技推广等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 基础设施条件, 提升农业生产综合产 能。2014年以来, 我区农业土地治理 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 围绕重 点粮油、 精品蔬菜、 特色经果等重点产业, , 建成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示范 种植场片。高标准农田项目为发挥 农业持久效益奠定了群众的科学种 田观念, 提升了村民的科学种田水 平, 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 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高标准农 田, 不仅方便了平常的耕种管理, 还 改善土壤培肥了土地, 在治理水土流失、 美化乡村环境方面也产生了积极 作用。 ”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区的隆 盛镇蔬菜基地管理人员说, 项目不仅 减轻了农民的耕种劳动强度, 更提升 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据悉, 按照 “集约开发, 注重效 益, 产业主导, 突出重点” 原则, 2018 年我区还将在永城镇、 横山镇打造高 标准农田1.24万亩。本报讯 (记者张学成) 11月22日, 一市民在 回龙湾农贸市场购买羊肉。据悉, 冬至过后羊肉 开始走俏, 28 元一斤的价格在农贸市场供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