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民族英雄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5578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族的民族英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苗族的民族英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苗族的民族英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苗族的民族英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族的民族英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秀眉张秀眉是苗族民族英雄,反清英雄,台江县翁岗掌就村人。从清咸丰五年到同治十一年的 18 年间,带领苗族和侗族的军队转战黔、川、湘,最后在长沙 就义。 2000 年 4 月 18 日,张秀眉的家乡台江为他树立了一座塑像,以纪念这位苗族 英雄。 吴八月吴八月(1729-1796 )又名世宁。清乾州厅(今吉首市)平陇人。苗族。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与贵州松桃厅石柳邓、永绥厅石三保、凤凰厅吴天 半等先后起事,并合兵于永绥雅酋首战告捷,攻克乾州厅城,围攻凤凰厅城, 直捣麻阳、辰溪、泸溪等县。被各路义军共推为“吴王”。义军多次重创清军。 十一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擒。次年三月,惨遭杀害。项崇周项

2、崇周(1856 年?)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项崇周出生于贫苦的苗族雇农 家庭,世世代代定居于云南边境麻栗坡猛洞野猪塘。项崇周生活和成长的年代, 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项崇周 深感切肤之痛。1884 年(光绪十年),28 岁的项崇周联络苗、瑶、壮、傣各族 青年,在猛洞举起了武装抗法斗争的旗帜。他们偷袭敌人的营房,使敌军通宵 难安,伤亡不断。法国侵略军不甘心失败,他们恼羞成怒,以疯狂屠杀无辜百 姓来进行报复,项崇周与猛洞的乡亲们对敌人血洗村寨的暴行愤慨万分,决定 痛惩这些殖民者。他把各村各寨的群众

3、发动起来,充分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 砍伐竹子,削制了大量的竹签,在侵略军来往必要的道路上,挖掘了许多深坑, 在坑里插满尖锐的竹签,坑上搭盖树枝草皮等伪装物,等待法国侵略军自投罗 网。项崇周还命令善于狩猎的群众,在道路两旁的草莽树丛中,暗中遍布机弩, 所有的机弩都涂上了由剧毒物熬成的毒汁,无论是人是兽,只要被毒弩射中, 即使稍微被擦破一点皮肉,都会立即丧命,就这样,项崇周率领士兵和众多乡 亲,给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 从此,项崇周和他领导的抗法人民武装的声威令法国侵略军闻风丧胆。为了稳住阵脚,恢复元气,法国侵略者就改变战术,要求同项崇周进行停 战和谈。

4、项崇周鉴于停战言和既可使抗法人民武装借此得到调整,充实提高战 斗力,也有利于边境各族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就同意了法国侵 略者的请求。1886 年(光绪十二年),双方派出代表,在马关县境的一条小河边进行了 停战谈判。经过多次唇枪舌剑,终于达成协议。法国侵略军被迫同意放弃侵占 的猛洞一带 74 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划定疆界,在确定的国境线上竖立起 72 道 界碑;双方还依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宰鸡杀狗,歃血盟誓,规定双方从此不得 逾越。这一用边疆人民热血换来的胜利协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一页。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特将谈判地的边境小河命名为“赌咒河”,并 一直沿用至今。法国侵略者的

5、武装入侵失败,政治阴谋破产后,又企图通过金钱收买的办 法来实现其侵略目的。1894 年,法军以马队驮载大量银币到猛洞找项崇周谈判, 提出以高价购买猛洞的一块地皮,只要愿意,即使是一张牛皮那样大的地皮, 都可以付给数十万银元。但贫苦农民出身的项崇周一眼就看穿了帝国主义者的 险恶用心,他大义凛然,在巨大诱惑力的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严正地拒绝了 侵略者所谓买地的要求,并将满桌的银币抛掷于地,勒令其搬走,立即驱逐出 境。法国侵略者的各种入侵手段一一遭到项崇周领导的坑法战士与人民的挫败 后,就对项崇周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采取比武、暗杀等手段,妄 图杀死项崇周,但均未得逞。项崇周自从率领人民从侵

6、略者手中夺回猛洞,经 过多年的辛苦经营,不仅边防固若金汤,而且生产恢复,经济繁荣,项崇周实 际上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公认的领袖。1895 年初,项崇周把从法国侵略者手中 夺回的猛洞归献给清王朝。清王朝接受这一请求后,特委项崇周为“边防团练 营管带”,负责麻木头坡、马关、河口三地国境线的边防,并将猛洞命名为 “归仁里”,赐予项崇周为世袭衣禄地,以表彰项崇周和边境各族人民赶走法 国侵略军、收回失地归献祖国的义举。项崇周担任“边防团练营管带”之后, 带领三百多名团丁驻防在麻栗坡一马关一河口边防线上,忠于职守。法国侵略 军经过多次惨痛的教训,已被项崇周的声威所镇服,既不敢无故寻衅,也不敢 染指其防区的一

7、草一木。十余年间,这条边境线上一直相安无事,这一地区的 各族人民也过着和平安静的生活。为了嘉奖项崇周镇守边疆的功绩,光绪三十 四年(1908),清政府赐他锦旗一面,上书“苗中之豪杰,兵防如铁桶”十个 大字。更为可贵的是,项崇周做官后,依然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除办公 事外,很少穿戴顶带官服;平时无事,照旧下田干活,以至远处之人来找“项 四大人”办事,当面相遇还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项崇周。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 A 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陶新春出生于一个世代农奴家 庭,父亲受尽了土目的百般折磨,过早死去,母亲王氏改嫁到巴拉寨的农奴熊

8、 家,陶新春也随母亲到了熊家。他们身为农奴,生活极为悲惨,苦难的遭遇在 他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促使他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1860 年陶新春领导的 起义军消灭了七星关的敌人,占领七星关,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这次胜利大鼓 舞了群众的斗志,起义军的声势日益壮大。威宁、大定、毕节地区的彝族、布 依族人民纷纷参加起义军,张油客、谢三火炮也从喜乐带领一支起义军前来参 加,苗、汉两支起义军的联合,成为黔西北各族人民联合起义的强大武装力量。 1861 年秋,陶新春在猪拱箐建立了农民政权,自任统帅,并仿效太平军设立了 军师、将军、经略、宰辅、巨乡、礼师等职,分管军政事务;实行“垦土种田” 制度,使粮食生产连年增

9、加;开辟了商业贸易场,实行“互易通市”政策,粉 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兴办教育,招徕技艺工人,这些措施,使起义军在政 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胜利,根据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秩序井然, 被誉为“铁筒江山”。陶新春领导的起义军经过 1862 年至 1866 年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清朝统治者对起义军的声威日益畏惧,1866 年 4 月,调集滇川黔三省的兵力向 猪拱箐大举进犯,血腥镇压起义军。陶新春据敌情进行了防御部署。1867 年正 月,岑毓英在镇雄镇压了李开甲、漆老新领导的起义军之后,又到毕节秘密召 集了曾经投靠起义军的土目为他提供内情,2 月 9 日,他亲自带领清军,乘黑 夜突然

10、偷袭了吴家屯,起义军措手不及,死伤甚重,吴家屯失守。岑毓英又调 集重兵包围红严尖山,起义军英勇反击,但在重兵围困又无援军的情况下,阵 地失守,德高望重的军师基哉壮烈牺牲,给起义军带来重大损失。6 月,岑毓 英又集中兵力向猪拱箐发起猛攻,陶新春率领起义军与敌人进行了四个多月的 激战,击败了清军的大举进犯。岑毓英在武装进攻遭到失败后,又采取阴谋手 段收买起义军中的叛徒。在叛徒王长毛的告密和预谋下,6 月 19 日,岑毓英趁 起义军在卯时换班吃饭之机,偷袭猪拱箐营地。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根据地 陷落,陶新春等首领被敌人包围。陶新春的弟弟陶三春等人历尽艰险冲出重围, 转移到海马姑与当地义军共同战斗,因

11、海马姑孤立无援而陷落,陶三春被敌人 杀害。陶新春等首领被俘后,押解到黔西城,9 月初被敌人杀害。余部继续坚 持斗争达四五年这久,直至 1871 年才在敌人的镇压下失败。陶新春领导的苗、彝等民族共民参加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中国少数民 族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中太平天国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陶新春不愧是苗族人民的优秀代表,他和他的战友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受到 人们的敬仰。龙世昌系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农民,1952 年 10 月 19 日在举世闻名的战役中英勇战斗,在身负两处重伤的情况下,连续爆破敌人两个地堡, 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当部队进至九号阵地时,又遭敌人火力所阻,他再 次

12、把爆破筒从敌人机枪射击口塞进地堡,敌人向外推,龙世昌向里塞,在这千 钧一发之际,龙世昌毅然用胸膛死死地顶住爆破筒,炸毁了敌人的地堡而壮烈 牺牲,时年 24 岁。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给龙世昌追记特等功,朝鲜人民民注共和国 授予他英雄勋章,并将一所小学命名为“世昌小学”。1956 年龙世昌的母亲母亲田长 妹出席了全国军烈属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老人家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 留念。松桃苗族自治县的人民为了纪念特等战斗英雄龙世昌,将其所在地的乡、村 更名为世昌乡、世昌村,所在地的中学命名为世昌中学,2006 年 7 月又建成苗 族战斗英雄龙世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立功喜报曾在 2006 年 11 月上旬庆 祝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 50 周年的展览馆展出。所有来宾看后无不感动。他的英 雄事迹,已在中华大地上传扬;他的疯爽英姿,将永远铭刻在中朝两国人民心 中,他的伟大精神,永远鼓舞着苗乡苗乡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