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与当代艺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455203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策展与当代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策展与当代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策展与当代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策展与当代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策展与当代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策展与当代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策展与当代艺术(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策展与当代艺术王春辰王春辰+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2014.4.15+策展的历史+策展的时代+策展的研究+策展的模式+策展与艺术及当代艺术3CAFAM泛主题展: 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2011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4组织与策展团队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总顾问:潘公凯 学术指导:徐冰 策展委员会:王璜生 皮力 郭晓彦 王春辰 学术研讨主持:汪民安5主题阐释纵观人类历史,在每一个历史时刻,人类因物质的欲望(或去欲望)而产生 文化的思考和实践,并不断地以“超欲望”、“超想象”、“超现实”、“超理性”的 思想和行为来构成社会学意义的“奇观”:社会

2、奇观、科技奇观、生物学奇 观、文化奇观、基因奇观等等,我们既生活在如此奇观的社会里,为之获得 非凡的乐趣,但因之也承担着虚妄的苦果。对于这样的“超有机”概念和思 想,艺术是进行这种“超”行为的表达方式之一,艺术的范畴因“超越”而不断被 扩大疆界、被颠覆固有的认知方式、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知识话语。在某种意 义上,当代艺术即是一种创造新的知识阐释方式的系统,它不断超越我们的 视觉、超越我们的观念和我们的语言。对此,“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 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的主题“超有机”将围绕身体、机器、城市和生命政 治四个单元来展开。在我们看来,当代这四个重要而紧迫的文化政治主题都 呈现出“超有机”的

3、局面。也就是说,它们都脱离了先前的狭隘定义,扩大了 自己的边界,发明了自己的新形式这种德勒兹式的解辖域化过程,在我们 看来就是呈现出一种“超有机”局面。这个展览力图呈现出这样一种新的全球 性的文化政治情景。6参展艺术家生命政治 陈界仁 /黄永砯 /雷本本 /刘小东 /隋建国 /徐冰 /徐坦 /杨健 /于幸泽 /阿岱尔阿德斯梅 /C&C卡拉ok工厂超城市 “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 /高蓉 /刘窗 /邱炯炯 /吴笛 /吴山专 /张辽源 /张囡 /周铁海 /肯德尔戈尔斯 /苏博德古普塔超身体 冯峰 /胡向前 /黄然 /蒋志 /梁铨 /陆扬 /马秋莎 /王音 /袁运生 /马修巴尼 /凯文克拉克 /威姆

4、德尔瓦超机器 李明 /邱志杰 /未知博物馆 /杨心广 /杨福东 /王郁洋 /托尼克拉格 /威廉肯特里奇 /大卫施内尔国际特别项目 戴维克拉伯特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 /安妮特丽莎德克斯梅克 /弗兰克戴斯 /乔尔图尔林科斯 /克里斯托弗罗曼展览共邀请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52位(组)艺术家参展。7开幕式8展览结构第一部分:超有机谱系考 对“超有机”的历史文献及相关资料展开专题研究及展示呈现,以期丰富展览的理解视角,并激发多 层面的讨论。第二部分:超机器 机器已经超越了它狭隘的自治性,它已然浸入到人的身体之中,成为人身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因 此,它不是人的对立面,而是相反地同人体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

5、新的人机结合体。今天的生活, 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生活。机器与人共在。第三部分:超城市 大规模的都市化过程,总是将乡村吞没,但是,现在,一种奇怪的逆反过程也出现了,都市化过 程在吞没乡村的过程中,自身也变得乡村化了。今天的都市有强烈的乡村色彩。市民有强烈的农民色 彩。另一方面,大都市在不断的扩展之中,越来越找到它的边界何在?它将在哪个地方终结?第四部分:超身体 身体镌刻了权力的烙印,社会和历史的阴影总是书写在身体之内。身体并不是自我的自满场所, 相反,它反射了历史的遗迹。就自身内部而言,古老的身心二分法也遭到了质疑,是身体,而非灵 魂,才是自我的真正起源。9展览结构第五部分:生命政治 生命政治意

6、指微观意义上的政治,它呈现出一种具体化的姿态,并且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结合起 来。具体的活动、具体的行为、具体的内容,构成具体的政治,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第六部分 国际特别项目 国际特别项目一:“不确定的文本” 这里的作品都是由比利时重要艺术家创作,与本次泛主题展和核心问题形成紧密的对话。作品包 括各种媒介,如录像、录像装置、灯雕塑、按编舞录制的电影,但也包括较为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绘 画,为中国观众展示出欧洲最活跃、最原创的艺术世界之一的状态,通过此来更加理解艺术的新观 念。国际特别项目二:“同步对象”工作坊 在歌德学院项目中,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邀请编舞家、教师克里斯托弗

7、罗曼来 京,与中国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一场以“同步对象”为主题的工作坊。通过编舞来诠释身体与空间的 关系,并通过网站将这种视觉呈现出来,为观看者开启了一个探索艺术与学术以及实践与理论之间相 互关系的空间。10展览现场11展览现场 12展览现场13工作坊14论坛按照“机器”、“城市”、“身体”和“生命政治”四个主题,在2011年五月底到九月底分别举办了四场 论坛。每场论坛邀请四位学者,就相关主题展开讨论,以知识理论的讨论来延展展览的视觉叙 事语境和互动。共十七位国内国际学者参与了论坛。主持人: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1生命政治 2011/05/2914:00-

8、18:00 韩少功(海南省文联) 张一兵(南京大学) 让 -路易罗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 谢少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2城市 2011/06/2614:00-18:00 夏铸九(台湾大学) 朱涛(香港大学) 闻浩南(德国慕尼黑城市设计国际公司) 李翔宁(同济大学)3身体 2011/09/1114:00-18:00 斯考特 拉什(英国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 冯珠娣 (美国芝加哥大学) 戴锦华(北京大学) 周宪(南京大学) 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4机器 2011/09/2914:00-18:00 何乏笔(台湾中央研究院) 杨凯麟(台北艺术大学 ) 鲍延 芒舍夫(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 郝舫(乐评人

9、)15公共教育活动“超界-私密访谈” 探秘艺术家的“生产”(3场) 通过“私密访谈”的方式亲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以不同界 域、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讨论、体会、记录当代艺术状态。实 现从“非艺术的角度”深度剖析超当代艺术的多次方、多维度的社 会认知及反思。“超有机高峰对话”(6场)“超有机特别讲座”(2场)16公共教育活动“美术馆之夜”“超有机大集结”“超有机高校巡讲”(2场) 通过艺术家进行高校巡讲的方式,把艺术家的“艺术态度”及“艺术方法”被大众所了解的 同时,让“超有机”的概念更广泛的传播。17印刷品与出版物“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画册 “CAFAM泛主题展

10、: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议论集 辑录参展艺术作品及论述论文,提出新的艺术解读方式和展览方式。18展览邀请函、信封、折页、新闻发布会邀请函印刷品与出版物19获奖情况获得“AAC艺术中国”2011年度艺术展览大奖获得Hi艺术2011年度评选“年度主题展”20媒体报道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首届CAFAM 未来展展览时间:2012 年8 月8 日-9 月6 日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海报)(展馆外观)(展厅形象)(展厅形象)(展厅形象)展览组织与策展委员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 家协会总 顾 问:潘公凯总 策 划:徐冰、亚历山大孟璐(A

11、lexandra Munroe)策划团队: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策展助理:高高、岳君瑶、刘希言展览宗旨及目标这一展览活动意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 ,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新方式的推进 。重点考察新生代艺术家在今天的全球语境、文化格 局、生产方式之下的,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这将涉及到的问题是:他们是如何与此在的 世界发生关系的,又是如何投射在他们的艺术中的。作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 未来展”的宗旨是强调“田野性”、“文献 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其作用与功能将是“温度计”

12、和“催化剂”。展览机制作为一个学术性大展,“CAFAM 未来展”将在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为了保障“CAFAM 未来展”的权威性和学术性 ,我们组建了一个提名委员会,其成员(推荐人)由80 位全球重要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艺术 媒体和机构负责人构成。每位提名委员提名6 名青年艺术家(提名委员只负责推荐艺术家,不承担策展工作)。 最终,我们征集上来286 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资料,策展委员会根据展览主题和架构从被提名的这286 名青年艺 术家中挑选出95 位,参加“首届CAFAM 未来展”。展览特点为了体现“CAFAM 未来展”的独特性,策展委员会将对被提名上来的青年艺术家和作品进行分

13、析、分类和研究,并 结合其现象、状态和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话题研究;同时,对艺术家艺术思维、行动、材料以及感官形式的差异 性和生活状态进行归纳和总结;乃至对其中可能影响未来趋势的现象展开调查和分析;进而将我们对当代中国青 年艺术的态度和立场,围绕着一种带有问题意识和侧重对未来把握的策展方式进行呈现。在这个意义上讲,展览 本身已经超越以往的展览模式,它更像是一个 “未来中国艺术趋势报告”。展览结构现象1:蔓生长现象2:自媒体现象3:微抵抗现象4:宅空间现象5:浅生活现象6:未知数提名人(86位)参展艺术家展览现场系列学术/公教活动展览宣传出版物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提名

14、集】(已出版,下图)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展览集】(2013年出版)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议论集】(2013年出版)展览衍生品展览调查结果展览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600 份,收回有效问卷544 份。调查问卷含有19 个问题,此报告将从参观者 背景信息、展览传播方式、公共教育活动、参观者认知、展厅不足之处、印象深刻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这六个方面进行结果分析。媒体报道2014-5-3Transfiguration Pavilion of China541.Issues+Old Issues,but new situation+Social cha

15、nges: -cultural changes, art changes+How do we evaluate them?+Chineseness: Chinese culture as a main structure or infrastructure+westernization: -cultural conflicts in 20th century until now2014-5-32014-5-32014-5-32014-5-3 Globalizationnew challenge Cultural anxietycultural maladjustment Responses:

16、government level individual: scholars vs. artists public Culturally, 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2014-5-3Dynamic Landscape: A Living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Curated by Wang ChunchenXu BingXu Bing uses Chinese motif to remake all these images and semantics.JiziTransfiguration of InkSp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